歷史沿革
明代,南沙鹿頸村曾建有天妃廟一座,為南沙天后宮的前身。清乾隆年間,經重修定名為“元君古廟”,後被日夷炸毀。一九九四年,國家政協副主席,著名實業家霍英東先生倡議並捐資重建南沙天后宮,於一九九六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誕辰)舉行了隆重的落成慶典,重建的南沙天后宮坐落於南沙大角山東南麓,面對煙波浩淼的伶仃洋。
建築布局
1.5 公頃的廣場上,矗立著美麗善良的巨型天后聖像。建築的特點則集北京故宮的風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氣勢於一體,其規模是現今世界同類建築之最。這裡草木蔥蘢,繁花吐艷,還有楊柳依依的池塘,高聳的南嶺塔,雅致的小山亭。曖日晴煙,涼風習習。樹上的鳥兒自由歌唱,花間的彩蝶翩翩起舞。一派祥和景象,令遊客留連忘返。
景區內更有大角山炮台多座,與東莞的沙角炮台相守望。當年鴉片戰爭,硝洇滾滾,寫下了中國人民抗擊英帝國主義可歌可泣悲壯的一頁。現今炮台內彈痕殘壁,依稀可尋。國家已將其列為重點保護文物。逐漸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是值得青少年參觀學習和緬懷的好地方。
建築介紹
南沙天后宮是參照福建莆田湄洲媽祖廟建成的
(該廟是媽祖廟的祖廟),占地 100 公頃 。其整體建築是清代宮殿式的建築風格,莊嚴肅穆,極具宮廷的氣派。天后聖像高達 14.5 米 ,屹立在占地 1.5 公頃 的天后宮廣場上。整座天后宮四周綠樹婆娑,殿中香菸裊裊,置身其間令人頓生超凡脫俗的感覺。 矗立在天后宮廣場巨大的天后石雕聖像,用 365 塊花崗岩石砌成,象徵著天后娘娘在一年 365 天中都保佑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在廣場中央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條中軸線,南沙天后宮的建築物都是依據這條中軸線而建造的 。 牌坊原全國宗教協會主 席趙朴初 先生生前為牌坊題詞。穿過牌坊便到達山門。山門是天后宮的正門,室內供奉是“千里眼”和“順風耳”這兩尊像神。
山門兩側有鐘樓和鼓樓。鐘鼓樓內的鐘和鼓都按時敲擊。每逢節慶期間,這裡更是鐘鼓齊鳴,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獻殿則位於山門的正上方。殿內供奉著“蹈海天后”,四海龍王則持圭在兩旁站立著,寓意天后女神統領四海龍王的安瀾利運。正殿是南沙天后宮的中心,木雕神龕中分別供奉著以香檀木雕刻貼金的天后像,以及從天后故里湄洲媽祖廟點睛分靈出來的出巡軟身天后像。整個殿堂仁愛與威嚴同在,正氣與聖潔共存。寢殿位於正殿之後,是天后起居休息之所,內供奉素裝的天后坐像,兩側布置模仿天后日常生活的器具和擺設。從這閨房中,可看見天后是一位十分艱苦樸素的民間女子。南嶺塔塔高 45 米 、共 8 層。據傳,修塔的原因大致有四:一是此塔可平衡右側較高的大角山的主峰;二是應了所謂“左青龍”的說法;三是天后既為海神,就必應有指路導航的建築物在此;四是該塔作為人們登高眺望的建築,它同時亦是一座標識物。與此同時,這塔的層數是 8 層,之所以是雙數,與其它塔單數的不同,是因為民間傳說中有這么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男神仙的代碼是單數,女神仙的代碼是雙數。天后是女神,因此天后宮內,無論是階梯、瓦楞還是對聯的單聯(上聯或者下聯)字數,都是呈雙數的。
放生池是遊客放生的地方,所謂種善因得善果。放生是一大善事,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來這裡放生 。
天后簡介
天后,林默,(公元 960 年—— 987 年)民間稱之 媽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她是 宋代 福建湄洲嶼的一個奇女子,暫短的生命留下了許多行善濟世,救助海難的動人傳說。歷來備受治國者的褒封。人們逐漸把她奉之為神,頂禮膜拜。據資料顯示,現今世界上約有一億多人信奉天后,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天后宮,足見其影響的深遠。
明代,南沙鹿頸村曾建有天妃廟一座,為南沙天后宮的前身。清乾隆年間,經重修定名為“元君古廟”,後被日夷炸毀。一九九四年,國家政協副主席,著名實業家霍英東先生倡議並捐資重建南沙天后宮,於一九九六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誕辰)舉行了隆重的落成慶典。
交通指南
位置
位於廣州市,南沙區大角山東南麓。市內有直達景區的公車南54、南4,可乘坐當地計程車或包車前往景區。
乘車路線
蘆灣村站轉乘南沙18路(環島專線東線)(坐5站)到南沙灣站下、金洲捷運站轉乘南沙19路(環島專線西線)(坐21站)到 南沙灣站下、南沙客運站(公交站)轉乘南沙5路(坐3站)到南沙灣總站、南沙客運港步行800到南沙灣、番禺汽車客運站坐南54到天后宮東門、蕉門捷運站坐南4到天后宮東門
門票
成人:20元
開放時間:08: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