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風景區[信陽天台山景區]

天台山景區隸屬邛崍山脈,位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文君故里”邛崍市,距成都110公里。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

地理概況

“誰壘層台著此岑,洪蒙天造到如今。盤懸仙掌朝承露,泉注瑤池旱作霖。雪立中天成玉柱,風回石籟振金鈴。到來絕頂援琴鼓,萬壑千崖得我心。”前人的這首《游天台懷感》,把天台山的綺麗景色描繪得淋漓盡致。更有明代李贄“朝來雲雨千峰閉,恍惚仙人在上頭”的著名詩句,把天台奇景推入了仙境。天台山位於新縣西南部,距縣城約40公里,主峰海拔817米,為豫南鄂北名山,史稱“淮南第一峰”。

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天台山原名烏龍頂。因其形似樓台,另有三峰參差屹立,與主峰並稱伯台、仲台、叔台、小台,故明初改稱天台山。此山如刀削斧劈,由803級石階組成的登山小徑,似千仞雲梯,倚陡壁懸空而掛。沿途獅草競爭,野竹橫生,古藤如織,蒼松倒掛,驚風掠岩,白雲繞崖。小徑經離垢、息緣、達天三門而至峰頂,謂登上天台,可離人間污垢,息紅塵俗緣,達天堂,入仙境,其樂無窮。

主要看點

四台奇景,美不勝收。

告天爐

此乃入山第一景。一進山門,迎面一柱奇石,狀如蘑菇,高兩米有餘。三人合圍的石柱上,渾然天成地托起一塊石冠,上面約有五平方米大小。平面東側,書著“告天”兩個大字。過去,朝山者至此便頂禮膜拜,禱告蒼天,祈求賜壽降福。然而石柱上卻刻著:“天心我一心,告天猶告我。終朝對此山,默默自印可。”此詩充滿禪機,仿佛在催人頓悟。

金龜探海、天然佛像

駐足太陽仙洞,向東望去,一峰峭然而立(叔台),頂端一巨石向南伸出,恰似一龜探頭瞰視,其口、鼻、眼清晰可辯,前方山谷林海蒼蒼,雲海茫茫。是為“金龜探海”。“金龜”下方,累累層石錯落有致,形成一尊天然大佛頭像。“石佛”慈眉善目,面容安詳,一副看透紅塵雲煙的神態。

坐忘台、鳴琴處

入離垢門,迎面石屏上書著斗大的“伯台”二字。左近,有約二米見方的方石,此為“坐忘台”。遊人在此小憩,背靠伯台,面對雄奇挺秀的仲、叔、小三台,頓覺萬慮俱消,心胸曠達。坐忘台後上方,書有“鳴琴處”三字,想古人在此鳴琴,奏高山流水,賞清風明月,必有心神俱寧,飄飄欲仙之感。詩曰:“崖上雲相逐,誰是坐忘者。習靜此山中,世外任瀟灑。”

臥龍洞

“龍臥洞雲閒,抱驪與世絕。豈忘行雨心,且任泉聲咽。”天台山的奇麗風光,引得神龍在此築洞安家,與世隔絕,連行雲施雨的本職工作也置之腦後,哪還管他泉聲鳴咽呢!此洞位於坐忘台左側。

作霖池

作霖池毗鄰臥龍洞。懸崖下兩方池水清澈見底,四秀不竭。池水本可化作甘霖,造福人類,卻亦為老龍所據。有詩為證:“池中有老龍,臥此忘春冬。誰倩池中水,飛灑遍提封。”

抱奇窟

作霖池往前,崖上一巨石突出,擋住去路,巨石下方僅餘一縫,可容一人爬過。貼石壁走寬不盈盡小徑數步,即到抱奇窟。但見兩塊方石從絕壁中斷出,欲飛身下崖,恰被上下崖體卡住。有詩讚曰:“抱奇亦何為,可似荊山璞。寧老萬山中,勿運匠石琢。”方石後有洞深丈余,人胸背貼石,匍匐而入,洞盡頭從絕壁腰際開一口。探頭而出,白雲指面,驚鳥掠發,下視萬丈深淵,令人心驚肉跳。

一線天、風雷洞

離垢門右行不遠,山體裂一石縫,深約20米,高10餘米,容人側身前行,即為“一線天”。“一線天”盡頭,有洞分五層,貫風作響,其聲如雷,此即“風雷洞”。

鐵瓦寺

曾名烏龍觀,現稱天台觀。出一線天,登85級台階,過二天門即到。觀內供奉道家神像十餘尊,常年香火不斷。觀前一潭一井,相距不足兩米,雖在同一平面,井水卻比潭水高出一米有餘。堪稱天台一奇。

太子洞

位於伯台西南峭壁中段,無路可通,需垂繩而下,方可到達。據道士李信平介紹,此洞有七間屋大小,曾是唐高宗第六子,章懷太子避難之所。

試心石

伯台峰頂西角,有巨石從山體切出一米左右,名“試心石”。石長約5米,寬米餘。相傳,熱戀中的男女,敢不敢從山體躍上此石,可測出是否心誠、堅貞。但下臨百米深澗,勸君切莫試跳,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了心關、留月岩、賓陽壁

仲台、叔台,似原為一體,卻被一刀劈為兩半,那切口形成一道石門,寬兩米,高十米,是為“了心關”:“了心一何期,一了一切了。疇能度此關,閒坐聽啼鳥。”關右石壁,為“留月岩”,遊人夜半依壁觀月,清輝滿目,幽情頓生。有詩記此:“明月照空山,山空月自住。清輝夜半發,欲去仍回顧。”關左北側有“賓陽壁”,此壁終歲見太陽之日可數,故曰:“日去扶桑東,偶此成賓主。纖陰不暫停,堪與神明伍。”

撫松岩

叔台峰頂南端,“金龜探海”石縫中,生一奇松,高不逾丈,胸徑近尺,裸根曲突,鐵乾虬枝,蒼勁挺拔,傲立於絕壁之上。岩下書“撫松岩”三字,字旁有詩:“岩上有孤松,興來時一撫。聊同五柳翁,閒作三徑主。”

披雲峰

即小台,位於仲台北側。其上怪石聳立,如公雞向西啼鳴。“雞”下方石上刻有“小台”二字。石上亦刻有一詩:“雲散彌蒼穹,雲歸仍太空。披雲誰氏子?獨立向長風。”

1、景區概況

天台山景區隸屬邛崍山脈,位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文君故里”邛崍市,距成都110公里。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
天台山景區為蜀中名山。相傳系遠古洪荒時期,為蜀中名山。相傳系大禹治水路過蜀國,曾選此山為登高祭天之處。景區與成都市與雅安名山、蘆山縣雨城接壤,地處邛崍山脈的尾部。景區面積106平方公里,目前已開發40平方公里,為國內罕見的箱狀向斜山地,整座山大致呈英文字母“n”字形,分為三級台地(一台地:肖家灣-等樂安;二台地:等樂安-小九寨;三台地:正天台以上)。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狀若沖天高台,丹霞地貌和紅層類岩溶地貌混雜,形成與常規反差極大的獨特地貌形態。獨特地貌形態又與多態的水體構成完美的山水骨架。
金龍河自玉霄峰蜿延而下,匯聚各條小溪而成,全長90多公里。一路上鋪成了瀑布、疊溪、長灘、深潭,水景線密集,諸多景觀依水幻化,形成了“九十里長河八百川,九千顆怪石兩千峰”的中國山水畫長卷。是山嶽型風景區以玩水為主題的旅遊勝地。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造就了天台山景區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
遠古時代,天台山景區即為古“邛”族生息繁衍之地,“大石文化”至今尚有遺存。漢代,道家在此相山鑿洞,築壇祭神。南北朝時期,西域僧人普達舍耶,雲遊到此,創建了天台佛會寺;儒教也在這裡傳開來;宋朝,儒、佛、道三教, 道觀、佛寺、官房多達100餘處,形成龐大的宗教山城,氣象非凡。後毀於明未清初戰火。至今,留下了眾多石碑、石刻,還保留著國內唯一的宗教法庭“和尚衙門”、宗教集市“和尚街”、“第一禪林”永樂寺等眾多遺址。
作為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緊密結合的天台山景區,以“山奇、石怪、水美、林幽”而著稱。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溫18℃,造就了景區殊異的原始生態環境,高山低生植物同生共榮。全山植被覆蓋率達94.4%,有83科400餘種,其中珙桐、峨嵋含笑、紅豆杉等20餘種,屬於國家保護的珍稀樹種,還有大量的木本油料、木本糧食和野果資源及藥香原料等,被專家譽為“綠色明珠”。 景區內棲息著52種野生脊椎動物以及獸類、鳥類、魚類等。其中大熊貓、小熊貓、金雞、毛冠鹿、樟子等屬於國家珍稀保護的動物。另外還有分屬於12目64科的200多種昆蟲。還有帝王蝶等270多個珍貴的蝴蝶品種及17個螢火蟲品種資源,種群數量繁多。景區開展的賞蝶、賞螢活動已成為時下流行的生態觀光旅遊項目。
“高山玩水”是天台山景區特色旅遊品牌,山有多高水有多長,彰顯了天台山景區“高山流水”的浪漫情懷,十八里香草溝、小九寨、花石海等景點的十餘個親水玩水項目,讓你在酷暑難耐的夏季與天台山景區的碧水山泉親密接觸,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清涼愜意。
茂密的原始森林,使你從喧囂和紛爭的塵世回歸到靜謐純樸的大自然;綿延起伏的山巒和神態各異的奇峰怪石,讓你領略天台山景區的美麗與神奇;一百零八座廟宇的遺蹟與和尚衙門的傳說,展示了天台山景區曾經的輝煌和歷史的滄桑。
隨著旅遊設施的不斷完善,旅遊活動的不斷豐富,天台山景區正以秀美的風姿喜迎中外遊客。
主要景點有:肖家灣、等樂安、小磨坊、和尚衙門、小九寨、正天台、秀水山韻和十八里香草溝等約30多處。

永樂寺(第一禪林)

永樂寺距天台山景區門肖家灣2.5公里,是天台山景區古寺廟中唯一保存下來的寺廟,占地十二畝,為南北朝明月江和尚始建,是川內佛教勝地,至宋元時期衰落,後在明朝永樂<1403-1424>年間重建,石坊為“天全六番招討司”掌印婦官劉氏修造,正面鐫刻“雪巢名勝”,背面正書“第一禪林”,永樂寺是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

山門

天台山景區山門1989年由成都規劃設計院設計,總高50米,“天台山景區”三個大字由中國書法十大評審之一的何應輝先生親筆題寫。從選材上看,山門主要採用天台山景區本土紅砂石條為原料建成;從造型上看,它主體呈現圓柱型,總體氣勢浩大,古樸大方、耐人尋味。 “天台天台,登天之台”,山門台柱外形好像沖天高台,內部空心,設有螺鏇形梯子,您可以從台柱內部拾級而上,體會登天之樂。山門的設計和建築選材有三重含義:第一,三台結構象徵天台山景區三大台地獨特地形;第二,“天台天台,登天之台”,是“天門”二字的直接生成;第三,山門造型採用類似水桶、香爐等圓形的寺院之物,是我國古代“天圓地方”思想的體現,隱現了天台山景區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體現天台山景區是一座宗教名山。

長虹瀑布

長虹瀑布高200米,寬20米。源於望軍頂下的長虹溪呈多級飄然散落而成,綠樹掩映,洋洋灑灑,故而得名長虹瀑布。當天氣晴朗時,迷濛水霧經陽光照射形成彩虹,恰似一身著七彩霓裳的仙女,絢麗迷人。

神蜂窟

神蜂窟相傳是當年天罡神蜂為王母娘娘醞釀仙蜜之所。實際上,神蜂窟是由水蝕、風蝕和地質變化而形成,形如巨大的蛤蟆嘴。窟內有水蝕形成的波痕石和風蝕形成的許多蜂窩狀巢穴。

響水灘瀑布

響水灘瀑布是川西地區第一大瀑布,高60米,寬20米,由金龍河遇斷岩而形成,瀑水如同脫韁野馬,奔騰而下,飛花碎玉,水聲高猛,震盪空谷,由此而得名“響水”。當雨水充沛天氣晴朗時,有緣者可觀數十丈長的彩虹橫貫其上,蔚為壯觀。

白杜鵑

杜鵑又名映山紅,為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世界三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植株豐滿,葉大,有白、粉、紅等顏色,呈球形開放,色澤鮮艷,素有“花中西施”之稱。詩聖白居易曾贊它“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高山杜鵑一般樹高約3米,生長在海拔1500至4000米山地陰坡的冷杉林中或林緣草坡上。此棵高山杜鵑已有千年樹齡,此處海拔約1000米,如此低的海拔處能生長得這么好,實屬罕見。其花色由純白色逐漸轉為粉白色,正迎合著“杜鵑啼血”的古老傳說。

觀音橋

觀音橋,又名祖師橋,為古時進山必經之道。當時天台山景區山洪經常肆虐,此橋屢建屢毀。明朝時期,山民集巨資修復此橋,並請來觀音像坐鎮,故稱觀音橋。到清朝時,觀音橋再次被山洪所毀,又請來開山祖師坐鎮,期望能合觀音、開山祖師之力,降伏山洪,因而此橋又稱祖師橋。

二台地——等樂安

等樂安原名叫等樂庵,原本是一座庵堂所在地,是第一二台地的交界地。天台山景區除了秀麗的自然風光而外,自古就是宗教名山。據《邛州直隸州志》和《邛崍縣誌》記:天台山景區古稱蒙山,乃蒙山五嶽之首,曰東蒙,自漢時名天台,從唐代開始就有宗教軼事記載。兩宋時期成為儒、道、佛三教勝地,“三教合流”使天台山景區在當時成為一座龐大的宗教山城。到明末清初,被張獻忠的隊伍盡毀。民國以後逐漸衰落,幾乎成為無人區,大量的道觀寺廟遺蹟至今都還淹沒在天台山景區的莽莽森林之中。
如果我們從游道步行而上,就能夠領略到西川絕壁壁立千仞的險峻風光。絕壁頂端為摩雲峰,是山中的奇峰之一,以峰高崖險著稱。峰頂平緩,古木蔚然幽深,古藤老樹蒼野罕見。摩雲峰是古時祭天的場所,如果登上頂峰,還可以看到古人祭天所點天燈的遺址——天燈崗。現在,天台山景區每逢春節都要選高處立高桿掛串燈,以祈福保平安,而摩雲峰天燈則是天台山景區最高最精美的燈盞,數十里外都可以看見,被譽為天台一景。

銀頂峰

銀頂峰,海拔1560米,為景區中部的至高點,是古時天台山景區和尚道士藏金埋銀之地,也是當年紅軍戰鬥的軍事要塞。沿途景色壯觀,絕壁棧道、藤蘿古樹、虬根怪石都隨處可見。沿棧道而上,可以尋幽探密;上至頂峰,可俯瞰天台,美景盡收眼底。現在,銀頂峰是我們向遊客推薦的登山健身游最佳地點。

天縫峽(一線天)

也稱為一線天,傳說為如來佛祖與太上老君在此鬥法震裂了巨石而成,實際上是地質運動將山崖從中斷裂形成的。天縫峽拔地而起100餘米,宛如刀削一般,奇特的是頂端閉合併且古木繁生,中開一縫,不及一米,舉頭仰望,藍天一線。更奇特的是,縫裡嵌著一塊1立方米的圓形大石,讓從下而過的人們目眩心悸。

倒靴石

倒靴石,高200餘米,寬20餘米,酷似倒立的長靴子。傳說這就是赤腳大仙赴王母娘娘蟠桃會,酒醉後將靴子遺失在此而形成的。

小磨房

小磨房因保存有古磨房而得名。水磨,是天台山景區山民磨麵的工具,已有2000多年的使用歷史。此處水磨在古時是免費使用的公磨,平常無人看守,年頭歲尾大家共同修葺,它使用的確切年月已無從考證了,現在大家看到的水磨是清朝時期修建的。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景區的人們已不再使用這種古老的磨麵工具,但它卻向我們展示了景區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景區生活的寧靜和諧。

和尚衙門

和尚衙門,是中國唯一的“宗教法庭”。始建於北宋,毀於明末,它隱藏於古林高樹之間,占地約八畝,古時的主要職能是總管川西地區宗教事務,同時兼顧接待帝王和王公貴族朝山進香。據考證,在隋唐天台山景區宗教發展迅速;至兩宋時期,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流”的畸形政治已經形成,三家不斷爭山奪林,擴張勢力。當時道觀、佛寺、官房多達108處,在天台山景區還出現了獨特的交易場所“和尚街”。三教共山,各派勢力泛濫,矛盾百出,於是和尚衙門就應運而生了。北宋文同、南宋陸游都曾以“州通判”的身份在此任職,執掌“宗教法庭”。

陸游在天台山景區

陸游(公元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公元 1177年入蜀,曾任邛州通判,主政天台山景區和尚衙門,處理各宗派紛爭,他主持修建了遠近聞名的“和尚街”,深得當時天台山景區各宗派愛戴。據《明史》載,古臨邛在明代還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當時稱得上是蠻夷之地,所以,陸放翁在此是相當不得志的,“落魄西川泥酒杯”就是他當時的心理寫造。雖然落魄,但陸放翁依舊豪情萬丈,寫下了“酒酣幾度上琴台”豪邁詩句。在他的詩作《題天台山景區院》中還曾滿懷激情地寫道,“竹輿沖雨上天台,綠樹蔭中小閣開;榜作玉霄君會否,要知散吏按行來”。

花石林地質奇觀

花石林面積約2平方公里,由出露於地表的灰質礫岩經億萬年的風化、剝蝕以及流水切割而形成。
花石林成份構成複雜,以礫石為主,含灰岩、砂岩、石英岩及少量火山岩,與完全有純潔灰岩構成的雲南路南石林、四川珙縣石林等完全不同,為全國罕見。據專家推斷,距今2億年以前的晚三疊系,天台山景區一帶處於古陸環境,從1.4-1.9億年左右的侏羅紀開始,天台山景區地區下降成為濕熱氣候條件下的內陸湖泊,形成湖濱相、河湖相堆積物。距今6500年前左右的新生代第三紀初,在後期造山運動的作用下,天台山景區地區變形隆起成山,形成褶皺,到距今200-300萬年左右,天台山景區北東、西南向的箱狀向斜構造地貌基本形成。第四紀的新構造運動波及天台山景區一帶,對塑造天台山景區地貌起了重要作用。距今十萬年左右,由於風化、剝蝕和個別的流水切割作用,形成了現在奇異的花石林。

小九寨和山茶花

小九寨有三灣十二里水路,集中了山泉疊溪、淺灘深澗和潭海暗河等水景,水中時有彩魚游弋,還有珍稀的大鯢(娃娃魚)出沒。小九寨的河床都是由整塊平整的紅砂岩石構成,這種發育於中生代平緩的厚層紅色砂岩,發育垂直節理,是天台山景區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這裡是天台山景區高山踏水跑、水上拔河等玩水項目好地方。
兩岸植被茂密,為低矮灌木原始林區,山茶花、山礬花、杜鵑花、野櫻花夾岸競相開放,在冬季(從11月到次年3月),雪中山茶花更顯得晶瑩剔透,把其“愛”的花語表現得淋漓盡致。此處也是景區的“山茶花賞花走廊”,天台山景區的山茶花以其在川西地區規模最大(共有數十萬株野生山茶花)、平均樹齡最長(逾百年),被評為成都市八大花卉之一。

第三台地簡介

天台山景區第三台地景區所屬範圍從海拔1400餘米的正天台至海拔1812米的玉霄峰,年均氣溫10℃,景區林木蔥鬱,動、植物種類繁多,河水清澈,景色清麗奇絕,空氣清新爽然,不帶一絲纖塵,猶如世外桃園,有高山玩水第一溝——十八里香草溝、香草疊溪、月洞飛水、蟠龍瀑布、萬人坑、靈空塔、應光寶塔和玉霄峰等景點。這個區域是蝴蝶、螢火蟲繁衍生息的理想場所。從春末至秋初,白天您可以在美麗的蝴蝶灘與蝶共舞,那裡女士們個個都是“香香公主”;夜晚您可以和您的愛人或者小孩到和尚街“星光大道”體驗“童話天台”的神奇世界。

雷音寺

“自古名山僧占多,十分風景屬僧家”,風光綺麗的天台山景區,從來都是儒佛道三教薈萃之地。雷音寺,位於天台山景區玉霄峰下,占地百餘畝,最初為漢代道觀,唐以後逐漸變為佛寺,該寺興旺於宋代,明末大部分毀於戰火,後幾經興衰,到今天,我們只能從遺蹟來推想當年的佛事盛況。
因所占據的地理條件優勢,雷音寺被公認為天台山景區佛寺遺址中,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寺廟。從沙盤模型可以看出,雷音寺採用的是傳統寺廟布局方式,沿一條中軸線左右對稱,依次排列為:照壁—三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祖師殿和各大殿兩邊的配殿以及羅漢堂。寺廟總體建築採用明代風格,多為四合院和迂迴長廊,布局嚴謹而合理。

千年紅豆杉

紅豆杉植物學名為南國紅豆杉,常綠喬木,紅豆杉科,紅豆杉是國家一級保護保護樹種,它的果實為紅色肉質,俗稱“紅豆子”,但並不等於我們所說的“相思豆”,它之所以珍貴就在於它的樹皮中能夠提煉出迄今為止世界上最為昂貴的抗癌物質――紫杉醇。這棵紅豆杉樹齡已逾千年,約需要4個成年人手牽手才能合圍,曾被評為“天府樹王”。

天台山景區螢火蟲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牛郎織女星。”這是唐朝杜牧的一首詩:《詠螢》。
螢火蟲屬鞘翅目螢科昆蟲。全世界有2000多種,我國約有144種,美麗的天台山景區就有10餘種。
天台山景區是大陸首家螢火蟲生態旅遊景區,在日本和我國的台灣地區都早已興起了賞螢的生態旅遊,但這些國家和地區一般觀賞時間都在1至2個月,像天台山景區這樣能從每年4月至10月都能觀賞到螢火蟲的,很少見。以至於台灣等地的專家多次到景區考察,都稱讚天台山景區的環境是螢火蟲的最好的棲息地,螢火蟲資源不僅種群數量多而且品種豐富,是研究和觀賞螢火蟲的最佳場所。
觀賞螢火蟲的最佳地點是肖家灣、等樂安、經輪院、正天台和和尚街。靜靜的夜晚,飛舞的浪漫,就是這樣的情境,引領我們進入童話天台的神秘世界。

天台山景區蝴蝶

中國蝴蝶種類豐富,有1300多種。天台山景區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了豐富的蝴蝶資源,品種涵蓋國內所有包括鳳蝶、絹蝶等在內的13個科蝴蝶,約有300種,07年5月在景區就曾發現過比大熊貓還稀少的金帶喙鳳蝶。
景區的蝴蝶主要分布在沿金龍河一線,每年夏季,天氣晴朗時,如果您能到蝴蝶灘,就會欣賞到各式各樣的蝴蝶在此翩翩飛舞。如果有幸的話,美麗的蝴蝶還會團團圍繞著您,那您就是比蝴蝶還美麗的“香香公主”啦!

秀水三韻

秀水三韻景區地處第三台級底部,年均氣溫為10,由香草疊溪、月洞飛水和蟠龍瀑布組成,三道不同的水景觀或動靜交加、繪聲繪色;或靜中有動、形神兼備;或動中有靜、自然天成。這裡薈萃了天台水形的精華,疊溪、飛水、瀑布將天台山景區高山流水的韻律演藝到了極致。

琴台石

在《史記》中記載:“司馬相如者,字長卿,蜀郡成都人也”。在落魄邛崍時,相如以一曲《鳳求凰》博得了卓文君的芳心,為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追求自由的愛情,兩人連夜出逃,在臨邛當壚賣酒,留下“一曲鳳求凰,千載文君酒”的千古佳話。兩人曾多次相攜到天台山景區遊玩,在此石上撫琴作詩,為了紀念“鳳求凰”的浪漫愛情,後人將此石稱為“琴台石”。側耳傾聽,您或許還能聽到千古愛情譜寫出的天籟之音。

流月灘

北宋時期,文同駐山主政,常夜遊於此,聞聽木魚聲聲,乃賦詩曰:“流月橋邊石徑斜,僻蘿深處有僧家。高禪鎮月無閒事,兀坐蒲團誦法華。”流月灘因此得名。灘上原有一廊橋,畫棟雕廊,明末毀於兵禍。這裡可分左、右兩條游道,成“Y”字形,兩條游道都能通往蟠龍瀑布。

香草疊溪

香草疊溪水流如織、澗聲清雅。溪中幽蘭白芷、奇花異木受水氣潤澤,瀰漫著陣陣芳香,猶如流光溢彩的丹青畫卷;溪澗高低不平,逶迤數里,水床披草層疊、十步一折,暗流觸石迴旋、淺及過踝,形成水鳴、樹動、草亮、花香的世外桃源景象。

月洞飛水

月洞飛水水勢瀟灑,峭壁出眾。峻岭之間自然生出一孔寬5米、高2米的月洞,河源匯流從中翻滾湧出,深谷沸騰,雲氣籠罩;飛泉奔泄成60多米的“之”形水坡,在山高月曉、水落石出中,與松風、飛泉、浪花共同彈奏滌盪塵心的水月交響曲。

蟠龍瀑布

蟠龍瀑布闊200米,高80米,當山雨過後,山泉從環狀的山崖順勢垂掛而下,環繞近一圈,形成奇特的環狀瀑布,極為壯觀。此消彼長的紫煙里,次第有序的峰巒仿佛巨龍騰雲駕霧,令人心曠神怡。

玉霄峰

玉霄峰是景區最高峰,海拔1812M,為原始森林區域,站在山頂可見天台山景區如同一把巨大的護椅矗立天地間,現存眾多遺址,有萬人坑、應光寶塔......

十八里香草溝

到了天台山景區,不到十八里香草溝是您的遺憾!這裡是您親水玩水的最佳選擇,享有“九寨歸來不看水,天台歸來不玩水”的美譽。十八里香草溝聚集了“子母木船、溯溪尋源、水上懸橋、瘦身坊、神仙擔”等18項水上娛樂項目,不僅能讓您觀賞到天台山景區豐富的水景,如果您換上草鞋,還能與水嬉戲、同水共舞,盡情享受自然玩水的樂趣。

2、遊客中心

天台山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坐落於天台山景區鎮,占地約50畝,總投資達1500多萬元,由主體大樓、大型生態停車場和濱河公共休閒區等幾部分構成。遊客中心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由三層建築構成,配以水幕牆,寓天台山景區山體為三級台地的山型和眾多瀑布水流的特點。材質選用上更是頗具匠心,主體的紅色材質暗示了天台山景區紅色丹霞砂岩地貌,部分玻璃幕牆的使用,又彰顯出天台山景區蓬勃發展的生機。遊客中心內功能配套完善,有旅遊諮詢、旅遊購物、醫療救護、郵政、票務和大型電子顯示屏等設施,能為遊客提供標準化的綜合服務。遊客中心大型生態停車場占地20000餘平方米,設計停車車位600個。該停車場的建成使景區的接待基礎設施有了質的提高,也讓景區向規範化現代景區邁進了一大步。

3、三級台地簡介

大自然把天台山景區塑造成了三級台地。每一級台地都展現了不同的魅力。第一台地叫做瀑布飛虹景區,範圍從山門區到等樂安,海拔高度為800米至1200米,年均氣溫18℃,主要景點有長虹瀑布、川西第一瀑響水灘瀑布、丹霞奇觀神蜂窟、明代觀音橋等,呈現出壯美的自然風光。第二台地叫做雅潭聞古景區,範圍從等樂安至正天台,海拔高度為1200米至1400米,年均氣溫14℃,主要景點有西川絕壁、小磨房、醉石林、和尚衙門、花石林、花石海、小九寨等,呈現出奇美的自然風光;第三台地是應光皓月景區,範圍從正天台到玉霄峰,海拔高度為1400米至1812米,年均氣溫10℃,主要景點有高山玩水一條溝——十八里香草溝、秀水三韻,呈現出原始森林的秀美。自古就有 “天台山景區,天台山景區,一重天台一重天,重重天台上九天”的民謠,來描述天台山景區三級台地的獨特地形。

4、賓館飯店

目前景區有賓館飯店70家,其中有2家3星級酒店,有1家高端商務帳篷營地,類似於2星級的酒店13家,其於大多為特色農家樂,還有剛開業的旅遊新村新型農家樂,共能夠接待5000人/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