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簡介
定陶,位於山東省西南部,上古曰陶國,夏商為三鬷國,西周時期為曹國,建都陶丘。越國大夫范蠡,棄越遠齊,輾轉至此,認為此地:“東利鹽鐵,西及燃石(指煤),北達皮革,南致絲物,”逐定居經商,十九年三擲千金,自號陶朱公。陶因其定居而稱“定陶”,漢高祖劉邦於定陶氾水之陽稱帝,太史公司馬遷稱這裡是“天下之中”。
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改定陶國為濟陰郡。
漢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更名為定陶國,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又改為濟陰郡,屬兗州。
東漢時期,初為定陶國,不久,改為濟陰郡。
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劉長被封為濟陰王,立十二年,元和元年卒,因無後,國除,復為濟陰郡。
延光三年(公元124年),漢安帝太子劉保被廢為濟陰王,延光四年劉保即皇帝位,濟陰復為郡。
漢獻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濟陰復為國。
三國,據《補三國疆域志》載:濟陰郡,領縣九:定陶、冤句、成陽、乘氏、句陽、單父、成武、己氏、離狐。仍治定陶。
晉,《晉書·地理志》載:兗州,濟陰郡,統縣九:定陶、乘氏、句陽、離狐、宛句、己氏、成武、單父、成陽。”仍治定陶。
南北朝,屬北魏勢力範圍。《魏書·地形志》載: “西兗州,濟陰郡,領縣四:定陶、離狐、冤句、乘氏。”仍治定陶,後遷左城。
隋,《隋書·地理志》:“濟陰郡,統縣九:濟陰縣、外黃、濟陽、成武、冤句、乘氏、定陶、單父、金鄉。”
唐,《舊唐書·地理志》:隋濟陰郡,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為曹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曹州為濟陰郡,領縣六:濟陰、冤句、乘氏、南華、成武、考城。仍治濟陰。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為曹州。
天下之中
一是交通中心。這裡陸路、水路四通八達,是當時交通樞紐。在交通工具主要依靠車馬船隻的時代,這裡地處平原,道路易修,車輛易行;同時,這裡又位於濟水兩岸,濟水、長江、黃河、淮水古時並稱“四瀆”,是當時主要水路通道。順濟而東,可達齊魯;溯濟而西,可抵宋、韓、魏、秦;濟水經菏水再入淮入江,可抵吳、楚;濟水本與黃河相通,沿濟水入黃河,可至趙、燕。司馬遷稱:“交易有無之路通”。可見交通之便利。
二是經濟商貿中心。這裡四季分明,沃野千里,是“春種一粒粟,秋收成萬顆籽”的富庶之地。古書載有“富比曹、衛”的說法,足見當時曹國的富庶為世人所欽慕。《史記.貨殖列傳》記載了天下五大都會,其中曰:“夫自鴻溝以東,芒碭山以北,屬巨野,此梁、宋也。陶、睢陽亦一都會也。”范蠡定居於此,成就了千古商祖。孔子門生端木賜(字子貢)倡儒門之風,經商於曹、魯兩國之間,富致千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取其利,必先喻其義,”成就儒商之首。
三是列國地域中心。這裡南至吳楚,北至趙燕,西至晉秦,東到齊國,都是千里之地。從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圖集》中可以看到:戰國七雄大致呈“十”字交叉的縱橫軸線分布,這裡接近縱橫交叉的中心原點,基本處於列國地域中心,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四是人們嚮往的中心。這裡是古代聖王主要的活動地,人文深厚,民風淳樸,堯,伊祁氏,名放勛,中國第一帝,生於此,立邦定都於此,這裡是中華第一都。《夏書》曰:“陶丘有堯城,堯嘗居焉,故號陶唐氏。舜,有虞氏,生於此,長於此,被禪讓帝位於此。《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陶丘有河濱寺,今定陶馬集鎮境內,馬集鎮至今仍有堯王墓。禹,有莘氏,治水功大,受舜禪讓為帝。《禹貢》字不滿兩千,而有四處提到古曹州(古曹州府治在馬集鎮左山800餘年),可見定陶之重要。
歷史遺蹟
仿山旅遊區
仿山旅遊區位於定陶區城北5公里,距離菏澤市牡丹區15公里,為國家AA級景區。仿山是西周曹國國君墓群地,屬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元前1046年,武王滅商,分封天下,封其弟振鐸於曹,建曹國,都陶丘。公元前487年,曹亡後,曹民懷念故國,便在仿山建造曹伯祠,供奉祭祀。曹伯祠屢圮屢建。唐宋以後,仿山陸續建造寺廟道觀,至明清時達到鼎盛,廟宇達40餘座。1995年設立仿山旅遊開發區,面積4.6平方公里。
官堌堆
官堌堆位於定陶城區西北6.3公里,仿山鎮姜樓村南400米處。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堌堆高6米,長60米,寬48米,總面積近2900平方米。
官堌堆從發掘出土的石刀、石鐮、石針、陶器等文物考證,此堌堆為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新石器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洪水茫茫,人類只得擇高台居住。大禹治水成功後,“九河既道,雷夏復澤,於是民得下丘居土”。該堌堆乃大禹治水前原始居民的居所。
戚姬寺
戚姬寺位於山東省定陶區城東北十二華里。戚姬為漢高帝劉邦的愛妃,劉邦死後戚氏母子被呂后所害。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元年),文帝劉恆即位,剷除諸呂,恢復了劉氏政權,並在戚夫人的故鄉定陶建祠祭奠,以亦紀念,。該祠建在高崗之上,人稱戚姬寺。戚姬寺原有大殿三間及配房,院內古樹參天,傍晚時分,晚鴉歸巢,繞寺飛鳴,似哀戚姬,故“戚堌晚鴉”成為了定陶古八景之一。 “文革”期間,戚姬寺遭嚴重破壞,加之年久失修,僅存清代大殿三間,大門一座。姬寺遺址於2006年12月7日入選“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列表。
項梁墓
項梁墓位於定陶城區東北2.5公里,堌堆劉莊西南100米處。項梁,秦末戰爭中著名反秦將領,楚名將項燕之子,霸王項羽之叔父。公元前208年9月,項梁與秦軍大戰於定陶,兵敗身死,就地埋葬。存封土高出地面2米,南北長130米,東西寬52米,占地面積10餘畝,平面呈橢園形。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梁王台
梁王台遺址位於定陶城區東北3公里,定陶鎮賈樓村西北100米。梁王台南北長50米,東西寬35米,高2米。乃漢初梁王彭越的點將台。2013年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范蠡墓
定陶城區往東北走5華里,就到了一個叫崔莊的小村落。穿過一片田地,往村北再走200米,有一土冢,即為范蠡墓,2013年被列為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墓地封土南北長70米,東西寬100米,最高處2米。墓項呈橢圓形,占地面積700平方米。墓地及其周圍有大量春秋戰國時期的陶器殘片。據《史記》載,范蠡輔越滅吳後,棄官經商,先到齊國,後定居於陶,自稱陶朱公,曾三致千金。死後葬於此地。
左山寺
左山寺,又名左山禪寺,位於定陶區馬集鎮郭莊村南300米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原名興華禪院,建於東漢年間,隋、唐、宋時最為興盛。
明代寺院占地2.67餘公頃,自南至北依次建有戲樓、寺門、鐘樓、鼓樓、關帝廟、白衣奶奶廟、龍王殿、祖師廟等300餘間,以天王殿、十八羅漢堂、立佛殿、睡佛殿、藏經殿和百神殿最為雄偉。寺院西南角有寶乘塔,下藏舍利子6顆。
定陶漢墓
定陶靈聖湖漢墓位於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馬集鎮大李家村西北約2000米。墓地原有3座大型封土墓葬,封土早年被平毀。 該墓葬屬於“甲”字形大型木槨墓,封土直徑約150米。從墓室結構初步判斷,墓葬年代屬於西漢晚期。該墓是山東發掘的規模最大的木槨墓葬。2013年4月,山東省定陶靈聖湖漢墓入選 被稱為“文物界奧斯卡”的2012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
著名人物
冉耕
冉耕:字伯牛,生於陶(今山東菏澤定陶區),春秋時期著名學者、孔子門徒。為人質樸,擅長待人接物。官至中都宰。有“鄆侯”、“東平公”、“先賢冉子”等封號。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與顏淵、閔子騫並稱。因惡疾早逝。
冉雍
冉雍:冉雍(前522-?),字仲弓,春秋末期魯國陶(今山東定陶區)人。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曹叔振鐸數傳至冉離,世居“菏澤之陽”,人稱“犁牛氏”。
冉求
冉求:冉求(前522-前489年), 字子有,通稱冉有,春秋末期魯國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冉堌鎮)人。春秋末年著名學者、孔子門徒。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以政事見稱。多才多藝,尤擅長理財,曾擔任季氏宰臣。
范蠡
范蠡:字少伯,生於楚國宛(今河南省南陽)地,在陶經商致富,號陶朱公,是東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商業家。
曹叔振鐸
曹叔振鐸,本名姬振鐸,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周武王姬發之弟,曹國開國君主。
項梁
項梁: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末著名起義軍首領之一,楚國名將項燕次子、安平侯項承之孫,西楚霸王項羽之叔父。
彭越
彭越:字仲,昌邑(今山東省巨野縣大謝集鎮前昌邑村)人,秦末漢初的軍事政治人物,西漢開國功臣,封梁王於定陶。
吳起
吳起:古代東周著名的軍事家和改革家,與著名軍事家孫子並稱為“孫吳”,戰國時期衛國左氏(今定陶區力本屯鄉左崗)。
左丘明
左丘明:曹國左氏(今定陶區力本屯鄉左崗)人,《左傳》的作者。他自幼聰明倔強,勤奮讀書,知難而進,被鄉鄰稱為神童。左丘明長大成人,當了魯國史官,精心研究歷史資料。後來雙目失明,但身殘志不殘,立志傳《春秋》。他嘔心瀝血,秉公直書,采各國史記作《左傳》。
戚夫人
戚夫人(公元前223年一公元前194年):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濟陰戚家寨(今定陶區杜堂鄉戚莊村)人。
穀梁赤
穀梁赤:字元始,《穀梁傳》的作者,戰國時魯(今定陶區陳集鎮西谷莊村)人。他精明能幹,思想敏捷,是一位語言學家和史學家。《穀梁傳》與《公羊傳》體裁相近,主要從思想上闡釋《春秋》,是研究這一時期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
吳質
吳質(177—230):字季重,定陶人,三國時著名文學家,曹魏大臣。
公元193年,曹操在鄄城招賢納士,吳質應召而至。因其才學通博,受到曹氏父子的賞識,成為曹丕的摯友,曹植的文友。
董昭
董昭(156年-236年7月4日),字公仁,濟陰定陶(今山東定陶區)人。
曹魏初年的謀士、大臣。原仕袁紹,多有功勞,因受讒言而離開,成為張楊的謀士,後隨張楊迎接漢獻帝,被拜為議郎。
董昭建議曹操將漢獻帝遷往許昌,從此成為曹操的謀士,深受曹操信賴。後來,在董昭的建議下,曹操加九錫,成為魏公、魏王。
曹丕、曹叡執政期間,董昭也多有謀劃,官至司徒,封樂平侯。青龍四年(236年)卒,時年八十一,謚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