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戲院

天一戲院

老漢口也有“天一戲院”,這便是清末天一茶園,它於1901年開業,地點在花樓街篤安里。 原來,漢劇也叫“漢調”,俗稱“二黃”,與京劇血脈相通。 如今,武漢京、漢劇再次聚首,將劇場取名“天一戲院”,就是對此歷史的追憶。

概述

天一戲院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口北湖正街原武漢藝術學校內,是2007年武漢京劇院創辦

天一戲院天一戲院
的戲院,天一戲院採用現代科技與古老韻味相結合的運作模式,舞台、音響、燈光等很現代,
武漢京劇院演出武漢京劇院演出
觀眾席卻沿襲舊茶園,擺起了靠椅和八仙桌,可以讓觀眾邊飲茶邊看戲,使人聯想老漢口的茶園戲院盛景。
武漢京劇院成立於1950年,曾湧現出周信芳、高百歲、高盛麟等眾多京劇藝術家,藝術大師梅蘭芳曾將該院與北京、上海京劇院並稱為我國“三鼎甲”京劇院團。目前,武漢京劇院擁有一個可容納300餘人的多功能小劇場——天一戲院、8個排練廳、兩個練樂房和10餘間辦公室。
2007年年末,新天一戲院落成揭幕,這是武漢市振興文化產業、扶持國劇的一個舉措,也為江城人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品茶聽戲的場所。

歷史

老漢口也有“天一戲院”,這便是清末天一茶園,它於1901年開業,地點在花樓街篤安里。據武漢市《文化志》記載,早在清嘉慶、道光年間,後湖一帶茶肆就興起,藝人在其間演唱、賣藝,但是,缺少專門演戲的舞台。19世紀末娛樂漸興,漢口有劇場雛形出現,起初被稱為茶園,規模不大,設備簡陋,卻頗受民眾歡迎,一時百戲雜陳,終歲聲振樂鳴……
民間戲班進茶園演出,是向劇場過渡的序曲。丹桂茶園,是武漢市第一家茶園,1899年,建於大智門外如壽里。園內演唱京劇,開劇場演出之先河。天一茶園身居鬧市區,是漢口的第二家茶園,各地戲班常年來演出,受到不少商賈捧場。於是名角薈萃,好戲連台,占盡天時地利,一時盛況空前。當年,全國京劇演出集中地,京滬漢俗稱為“三鼎甲”,來漢口演出可以走紅。連許多京滬戲班演員,都慕名紛至沓來,如蓋叫天(原名張英傑),1901年隨班來漢口,就在天一茶園演出過,開始是無名氣的小角,後以《定軍山》一劇受捧,回滬后冠藝名蓋叫天。
天一茶園舉行過京、漢劇合演。京劇有由滬來漢的趙如泉、王洪壽、汪笑儂(三麻子)等。漢劇有餘洪元、李彩雲等。汪笑儂將自己創編的《哭祖廟》劇本贈給余洪元,余則以漢劇劇本《刀劈三關》還贈,開創京、漢劇交流的佳話。原來,漢劇也叫“漢調”,俗稱“二黃”,與京劇血脈相通。京劇是徽、漢兩個劇種,在北京融合後的產物。在融匯衍變的過程中,漢調還占有主要位置,它的聲腔、板式、字韻等,成為京劇的主要“內涵”。如今,武漢京、漢劇再次聚首,將劇場取名“天一戲院”,就是對此歷史的追憶。
1919年,漢口新市場(後稱民眾樂園)建成以後,年獲巨利,惹人注目,於是群起效法。各種戲院相繼而建立,演藝日漸鼎盛,據1934年《漢口市政概況》統計,共有37家之多,專業演員走進了劇場,茶園終於退出歷史舞台。應當指出,漢口還有座天一戲院,1934年,建於天聲街如壽里側,若論名氣,顯然就沒有前者大了。
古時的戲院,還有人名,以及藏書樓等,為何名字起“天一”呢?原來,取之《易經》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中國傳統的“五行”認為,人的四柱八字為天生,許多人的五行難俱全,要通過取名進行彌補。如魯迅散文中的“閏土”,就因這個人五行缺土。有的人因五行缺了水,便取名叫“天水”或“天一”。古時的劇院、藏書樓等,災禍原因多數為火毀。我去過寧波的天一閣,這座藏書樓坐北朝南,樓上一統間,表示“天一”,樓下六開間,表示“地六”。“天一生水,以水克火”。企圖經取名避火消災,也是信奉五行的傳統,象徵永保平安的期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