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溝岩刻畫

大黑溝岩刻畫在險峻的峭壁上,舉目望去,奔騰的獸群,習武的將士,若隱若現,栩栩入神。 大黑溝岩畫共有34組,圖案190多幅,畫面的大部分內容為射獵、放牧、練武、乘馬作戰等場面。 岩刻畫畫面多以凹刻和凸刻形式,大部分刻畫在避風向陽的山坳陡峭的花崗岩和石灰岩上。

簡介

乘車從肅北縣城出發,沿"黨石"公路行駛30多公里,就到了大黑溝口,朝里不遠就是大黑溝岩畫群

特點

大黑溝岩刻畫在險峻的峭壁上,舉目望去,奔騰的獸群,習武的將士,若隱若現,栩栩入神。大黑溝岩畫共有34組,圖案190多幅,畫面的大部分內容為射獵、放牧、練武、乘馬作戰等場面。圖中動物除梅花鹿、大角羊、野牛和野駱駝外,還有象、虎等動物。在岩刻畫的旁邊又有晚於岩刻畫的隋朝��年號和一些人名題記。七個驢岩刻畫在石包城鄉東北18.5公里的七個驢溝。畫面主要分布在溝中段北壁,共15組,圖象74幅,畫面雄偉壯闊,有的畫面高4米,寬3米, 其中最大的駱駝圖象達94厘米。肅北縣境內的祁連山北麓和馬鬃山一帶分布著大量的古代岩刻畫,在大黑溝、七個驢溝、野牛溝、灰灣子四處岩刻遺址共發現畫面55組,圖象300多幅。岩刻畫畫面多以凹刻和凸刻形式,大部分刻畫在避風向陽的山坳陡峭的花崗岩和石灰岩上。
據文物工作者考證,這些岩刻畫大部分是春秋、戰國至西漢期間,這一地區遊牧民族的文化遺存,是研究這期間勞動生息於河西走廊西段古代遊牧民族歷史的重要形象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