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馮營鄉

大馮營鄉

大馮營鄉(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位於社旗縣與宛城區結合部,社旗縣縣城西12公里處,南駐公路、社晉公路穿境而過。全鄉總面積75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71個自然村,17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5萬人,耕地面積6.7萬畝。

基本信息


大馮營鄉位於鴨河灌區,水利條件得天獨厚。產業結構調整初具規模,小辣椒種植連片集中,全部選用優良品種,實施模式化栽培,地膜覆蓋,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相結合等高產、優質栽培技術。全鄉小辣椒種植面積2.5萬畝。年產量600萬公斤,主要品種有內椒1號、子彈頭、三鷹椒,具有產量高,品質好,無污染等優點,是市場銷售、加工色素、生產調料的理想原料。加工產品主要銷往廣東、湖南、湖北、雲南、四川等地,產品供不應求。棉花的種植歷史悠久,技術水平高,棉花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品質優,為國家優質長絨棉生產基地。近年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大馮營鄉畜牧產業也得到了迅猛發展,現在全鄉已形成2個黃牛養殖基地,2個專業村,300戶養殖大戶,黃牛存欄囂8000多頭,已成為宛東最大的黃牛養殖基地。該項目總投資500萬元,年產皮革3萬餘張,年產值1500萬元,效益300萬元。
近年來,大馮營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搶抓機遇,務實拼搏,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極大地促進了全鄉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2003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實現1.68億元,同比增長10%;財政收入完成296.1萬元,鄉鎮企業(民營企業)產值完成60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580元。
大馮營鄉因大馮營村而得名。大馮營自然村包括前營、後營、西營。大馮營行政村包括大馮營村、小趙莊(張姓居多且多為大馮營村張姓)、湖營(王姓居多)、李莊、景莊、史莊(史姓、劉姓)。在現今多個版本的社旗縣地圖中,繪圖者將前營、後營、西營、小趙莊、史莊籠統標示為大馮營,且標註在緊鄰社旗至晉莊公路旁的史莊位置,應更正。其實真正的大馮營村距離現在鄉政府位置東南余約6公里處,毗鄰以前社旗青台鎮鄉域,由於70年代中期大馮營公社建設初期政府臨時在大馮營村辦公,大馮營鄉名稱由此而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