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荷

大頭荷

解放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指引下,趙馬村俱樂部在民間藝人,當年縣人大代表費昭禎的帶領下,發掘整理出瀕臨失傳的大頭荷一一《八仙慶壽》。 粉碎“四人幫”後,大頭荷獲得新生,在上級文化部門關懷支持下,趙馬村重新製作了大頭荷頭套。 2001年底,在市文化站輔導下,以趙馬村年輕女子為主的第四代大頭荷演出隊脫穎而出。

起源

大頭荷,又名大頭和,清鹹豐、同治(1862——1875)年間,人們為了活躍文化生活,在彩頭戲“掘藏”的基礎上,把面具(俗稱木臉)改作“頭套”,因為頭套特大,沒有頭髮,像和尚的頭,故稱大頭和。創始人費德風,浙江嵊州市崇仁鎮趙馬村人。

歷史沿革和發展

大頭荷初創時期有36個包括生旦淨末不同行當不同臉譜的大頭荷。能表演劇情簡單的短戲。後來逐漸減少頭套,表演內容也以自編自演為主。至民國初,演變成9個頭套的“八仙慶壽”作為喜慶節慶時的開場戲,祈求風調雨順,延年益壽。演員套上八仙、仙女、王母等頭套,在鼓樂聲中漢鍾離手執蒲扇,鐵拐李拄著拐棍,握著酒葫蘆一瘸一拐上場。接著曹國舅手帶尺版,持著鬍子,張果老倒騎毛驢迎向觀眾;然後呂洞賓背插寶劍,韓湘子吹著洞簫登場;最後是藍采和提著花籃,何仙姑手提荷花邊走邊舞。八仙亮相完畢成“八字”形站定。在悠揚的樂曲聲中,仙女甲乙擎著掌扇護引王母娘娘上場。八仙一 一出禮向她祝壽。最後,王母娘娘答謝眾仙並賜酒,慶壽圓滿結束。 至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著“小歌班”(越劇)的興起,民間舞蹈大頭荷才漸漸被更受人歡迎的越劇所替代而衰落。
解放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指引下,趙馬村俱樂部在民間藝人,當年縣人大代表費昭禎的帶領下,發掘整理出瀕臨失傳的大頭荷一一《八仙慶壽》。他親自排演並擔任總指揮司鼓,參加1956年底嵊縣民問舞蹈會演,獲一等獎,次年又參加紹興地區會演再獲一等獎。
文革破四舊,所有頭套被毀,慶幸戲劇服裝被保留了下來。粉碎“四人幫”後,大頭荷獲得新生,在上級文化部門關懷支持下,趙馬村重新製作了大頭荷頭套。早年參加地區會演第一代演員以老帶新培養出第二代演員,並參加了會演。改革開放後,趙馬村培養了第三代年輕演員。用“大頭荷”、“八仙慶壽”形式,古為今用,為春聯鄉(註:趙馬村原屬春聯鄉)的土特產一一榨面、豆腐皮、紫砂工藝做廣告,招商引資,獲縣民間工藝會演特別獎。
2001年底,在市文化站輔導下,以趙馬村年輕女子為主的第四代大頭荷演出隊脫穎而出。她們年輕、有文化、善學習、愛文藝,並相對穩定,經短欺排練後代表崇仁鎮參加市文藝會演,深受領導和專業人員的肯定與讚美。
2006年5月被列入嵊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9年參加了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民間藝術彩街暨成就彩車巡展》,2010年趙馬大頭荷亮相紹興安昌臘月風情節
為使大頭荷真正走進農民朋友心裡,成為趙馬村裡的主流文化,該村在“種”字上下功夫,一是請專家來村里“種文化”,先後邀請省、市專家來村為農民朋友作專題講座,激發農民朋友演出熱情;二是請鎮裡村裡的藝術骨幹經常性開展大頭荷培訓活動,辟出專門場地,開展大頭荷文化踩街活動,讓許多從未參加過的農民朋友也能過一把表演癮。平日裡還經常組織豐富多彩的大頭荷藝術活動,春節、元宵、老人節不僅在村里表演,而且還在周邊鄉鎮、村進行巡演,曾在嵊州市慶祝建國60周年民間藝術踩街活動、紹興安昌第11屆臘月風情節和《嵊州》新形象宣傳片中亮相。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活動,極大地豐富了農民朋友的精神生活,也在表演中提高了水平,提升了素養,和諧了村風民風。並通過與其他民間藝術的合作,不斷發揚光大大頭荷的這種充滿鄉土氣息的藝術。

大頭荷風采

排練中排練中
表演之一表演之一
表演之二表演之二
表演之三表演之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