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鄶家溝村

2002年,全村有251戶,850口人,共有耕地面積1672畝,林、荒地面積600餘畝。 1999年,投資30萬元,建老母豬河滾水壩1座。 1987年,本村有學校1處,幼稚園1個。

村居由來 建村年代不詳,相傳有二百餘年(清乾隆年間)。名稱來歷傳說有歧,含義不清。一說金姓從山西遷來立村,以姓氏命村;一說南方人到此淘金,以物產命村,均叫金家溝。一說解放前改為大鄶家溝。民國版《高密縣誌》即標作鄶家溝。“鄶”讀音桂,含義不清。
政區人口 位於鎮駐地西南,朱諸公路南側,老母豬河西岸,北靠明山嶺,三面環嶺,一面靠河,是休閒觀光旅遊的黃金地段。2002年,全村有251戶,850口人,共有耕地面積1672畝,林、荒地面積600餘畝。
經濟狀況 1987年,全村糧食畝產210公斤,人均純收入750元,後來通過整修土地,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1990年,投資20萬元,挖直徑20米,深6米的大口井3個。1992年,新建水庫1座。1999年,投資30萬元,建老母豬河滾水壩1座。2002年,全村的糧食畝產增加到630公斤,人均純收入4310元,使民眾生活水平步入了小康。改革開放後,充分利用溝多,樹多,荒多,草多的優勢,大力發展養殖業,增加了經濟收入。2005年,全村有大中型養雞場4個,養豬場8個,養牛450頭,羊400隻。全村有木器加工廠6個,運輸專業戶10家,帶動了全村的經濟發展。隨著市、鎮工業園區掘起,全村外出打工的人員逐年增加,外出打工人員占全村總人口的25%以上,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
社會事業 1987年,本村有學校1處,幼稚園1個。村兩委為改善教學環境,新購置了桌椅板凳,整修了教室、操場,改善了教學條件。並規定,凡在全鎮學生期末考試名列1-5名的班級,獎勵任課教師200-600元,充分調動了教職員工的積極性,使本村的學習成績一直在全鎮名列前茅。村集體投資15萬元,為村民安裝自來水。對街道進行了整體規劃,建街道水溝4條,並對大街進行了綠化,改善了環境,提高了衛生條件。同年,被評為青島市“文明村莊標兵”;1992年,被評為膠州市“村級管理規範化村莊“;1997年,被評為膠州市計畫生育“三為主”模範村。1998年,新建配電室1棟,完成電網改造。2002年,被評為膠州市“五個好”先進黨支部。全村有電話146部,電視機265台,機動三輪車26台,汽車8台,小拖拉機23台,50車3台,手扶車80台,機車120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