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交通大學精細陶瓷研究中心

一,超純納米陶瓷粉體製備技術 三,農業廢棄物綠色人造板製備技術 四,金屬材料複合納米粉體強化技術

基本概況

大連交通大學精細陶瓷研究中心於1995年成立,同年,中心與東北大學材料化學研究所合作開始合作招收首屆博士研究生,並與瑞爾公司等校內外企業合作,在國內外率先實現了“化學法超純納米氧化鋁粉體製備技術產業化”,製備技術與製得產品同時達到了當前國際領先水平,產生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主要業績

2007年,精細陶瓷研究中心成立了超細無機粉體製備及套用重點實驗室成立,成為遼寧省重點實驗室,以高新技術產業化、自主研發與引進國外技術相結合、產學研一體化、特別是由俄羅斯引進和轉化高新技術為主要特色。10餘年來,通過自主創新、與企業和國內外科研單位合作,本實驗室在有機化學法、機械化學法粉體和工模具材料製備和套用方面,獲得了多項達國際領先水平的原創性或共有智慧財產權,在超純氧化鋁粉體製備、無毒艦船防污塗料、金屬材料納米粉體強韌化與耐腐、天然柔性調剖劑三次採油、綠色飼料添加劑研究及套用等方面已達到國內外領先或先進水平,並與企業合作實現了產業化,培養了一批專門人才,建立了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體制,在國內外同行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和知名度。

研究方向

一,超純納米陶瓷粉體製備技術
採用醇鹽水解溶膠凝膠法製備雷射晶體級超高純氧化鋁、氧化鎂、氧化釔(稀土氧化物)、氧化鍶及其各種複合氧化物粉體,粉體一次粒子粒度為納米級,二次粒子粒度為亞微米級,純度>99.99-99.999%,其中超純納米氧化鋁粉體製備技術已實現產業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主要套用於大功率雷射晶體、人造寶石、高級螢光粉、高壓鈉燈管及長餘暉發光材料等行業;
二,海洋無毒防污塗料
研究仿生無毒防污塗料製備技術產業化過程中所涉及的材料、工藝和設備等,可在防止海洋生物覆著的同時,解決現有塗料中有機錫對海洋生態和人類健康造成的污染問題,已通過技術鑑定,實現了產業化,達到當前國際先進水平,主要套用于海洋艦船、網箱養殖、海洋工程、海岸電廠及海上旅遊等領域;
三,農業廢棄物綠色人造板製備技術
利用我國豐富的農業廢棄物資源為原料,通過機械活化技術釋放廢棄物內的有機無機粘結劑,製備“農業廢棄物綠色人造板”,對緩解我國木材短缺的現狀、從源頭上解決甲醛污染問題及推動我國人造板工業的迅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金屬材料複合納米粉體強化技術
為俄科學院納米高科技與傳統產業結合的原創性技術,居於國際領先水平,可大幅度提高鑄鐵、鋼材、鎳和銅等金屬材料的強度、韌性、塑性、耐磨性和耐腐蝕性等綜合性能,套用前景十分廣闊,經濟效益巨大,投資小,附加值高,可以推動我國鋼鐵行業跨上新的技術台階,可以產生數百億元以上的產值,形成新的高科技經濟成長點。
五,三次採油天然柔性調剖劑技術
採用機械化學技術獲得了新型凝膠填充物料,可以沙子、稻殼、工業垃圾等各種工農業廢棄物為原料,可在油井現場或在車輛上移動工作,還可為特殊油層準備特種填充料;在俄羅斯“Yuganskneftegaz&raquo”和“laquo;Tatneft&raquo”等石油聯合體獲得成功套用,顯著增加了原油產量,大幅度降低了採油成本,經濟與社會效益極其可觀。
六,綠色生物添加劑
採用機械化學納米化技術,以各種農業廢棄物為原料,溶生物化肥和飼料添加劑製備於一體,產品屬於純天然生物活性物質,為俄科學院原創性技術,生產工藝簡單實用,產量較傳統方法提高了數十倍,農作物和畜禽產品產量較同類生物化肥和飼料添加劑使用後提高10%-30%,具有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七,可加工玻璃陶瓷
以廢玻璃粉或普通無機礦粉為主要原料,採用熔融法或直接加入法製備可加工玻璃陶瓷,可用普通金屬加工工具機對其進行加工,具有環保、低耗、工藝簡單、投資少和附加值高等特點,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其中直入法技術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主要套用於需要精密加工的各種結構或功能陶瓷零部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