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村[山東省濰坊安丘市凌河鎮大路村]

大路村[山東省濰坊安丘市凌河鎮大路村]

山東省安丘市凌河鎮大路村受安丘市管轄、鄰村有前文莊村、許古道村、前松元村、小大路村,人勤物豐,氣候宜人,空氣清新。近年來,大路村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紮實開展和諧村莊、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實現了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協調發展。

安丘市凌河鎮大路村共有512戶,1836口人,耕地1750畝。近年來,我們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紮實開展和諧村莊、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實現了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協調發展。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00元。先後榮獲了“山東省文明村”、“山東省村鎮建設明星村”、“山東省民主法制示範村”、“山東省先進婦代會”、“山東省十大和諧村莊”、“山東省優秀人民調解委員會”、“山東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優秀規範化站點”等稱號。村支部書記李志明同志獲得了“山東省新農村建設十大模範人物”、“山東省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濰坊市勞動模範”等多項榮譽,光榮當選濰坊市人大代表、安丘市市委委員、安丘市政協常委。
一、加快經濟發展,築牢和諧之基
建設和諧村莊、和諧家庭,經濟是基礎。為此,我們堅持多管齊下,三產並舉,民眾增收致富的步子不斷加快。
一是立足實際抓調整,讓土地的產出效益高起來。前些年,我們在保證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大膽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達到了戶均“畝半果、畝半姜、七分蘆筍、八分桑”的種植格局。後來根據國際市場需求,在派專人到日本及東南亞國家考察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引導民眾按國際標準種植出口蔬菜,民眾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同時,我們還立足本村實際,對已規劃建設的“兩路一山、兩河一灘”進行了綠化、美化,對我村轄區內的新、老下小路沿線、鳳凰山,以及汶河、史溝河沿線和村北河灘分步開發建設,現已對村前的500畝嶺地和村北的400畝河灘進行了大規模的治理改造,在嶺地上發展冬棗300畝,大桃200畝,在汶河河灘、史溝河兩岸栽植防護林500多畝,並進行了林權制度改革,使山嶺薄地和灘涂變成了高效田。
二是因勢利導辦企業,讓民眾儘快富起來。近幾年,我們先後投資3300多萬元,建起了漂液廠、福利紙箱廠、蔬菜加工廠等一批村辦企業。在這些企業的帶動下,村裡的“能人”也紛紛投資建廠,振大食品、舒君淨化材料廠等企業迅速崛起。同時,我們還通過最佳化投資環境,吸引了南京天盛焊業、東方紅食品等外地企業到我們村落戶。目前,全村企業已達26家,年產值1.2億元,利稅1000萬元,這些企業安排我村600多名勞動力和外地部分人員就業,年人均工資收入9000多元,為村集體每年增加積累80多萬元。
三是發揮優勢搞三產,讓民眾的收入多起來。我們村地處鎮區,交通便利,流動人口較多,具備發展第三產業的良好條件。我們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將村前新凌大街進行了統一規劃,兩側新建經營樓房43處,重點發展餐飲服務、商品批發、維修加工等三產項目。目前,全村個體工商戶已發展到78家,年創利稅400多萬元。
二、改善人居環境,打造和諧村貌
為改善村容村貌,我們堅持建管齊舉,切實為民眾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一方面,抓好村莊美化。我們按照“抓效益型綠化、建花果園村莊”的思路,投資250多萬元,硬化了村內的大街小巷,在主街兩側安裝路燈98盞、栽植櫻花等綠化樹1萬多株。組織農戶在庭內院外栽植葡萄、小街兩旁栽植柿子等高效林果,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庭院經濟,不僅美化了環境,而且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去年,村里僅出售櫻花樹、百日紅就收入20多萬元。另一方面,搞好村莊規劃。去年以來,我們對全村生產生活規劃布局作了進一步調整完善,確立了開發建設“六區一園一帶”的新目標,即建設功能別墅區、平房住宅區、休閒娛樂區、生產服務區、工業加工區、高效農業區、鳳凰山產業園和史溝河風景帶,多方籌資投入,分期開發建設,努力打造環境優雅、生活舒適、風光秀美的新大路。目前,我村的“櫻花園住宅小區”已開工建設,第一棟居民樓已有近百戶村民入住,第二棟居民正在裝修中。
三、償樹文明新風,搭建和諧平台
今年,村里將投資400萬元,對新凌街西段進行沿街開發。
村兩委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始終注意償樹新風正氣,提高幹部民眾的文明程度。
一是班子團結務實,工作以身作則。我們時刻注意做到團結務實,相互支持。班子成員樹正氣,功名利祿不貪;走正道,歪風邪氣不沾;做正人,大小便宜不圖。工作中做到“三不脫離”:上不脫離領導,下不脫離民眾,工作不脫離實際。“兩委”一班人時時刻刻做到公正無私,廉潔勤政。凡要求民眾做到的,自己帶頭做到;凡要求民眾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廉潔勤政的作風贏得了民眾的信任和支持。如今在我們村,每開展一項工作,只要對民眾講明白,就會一呼百應,很快就能完成,出現了風正、氣順、人和的局面。村兩委班子自1982年當選以來,除正常退休的老同志和培養的年輕幹部進班子外,一直連選連任到現在,沒有一個落選。
二是提高民眾素質,倡樹文明新風。充分利用村科普學校和遠程教育接收點,通過觀看遠程教育節目、聘請專家學者講課等形式,對村民進行生產技術、常用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教育培訓,提高了村民的整體素質。圍繞償樹新風,我們制定了村規民約和農戶行為規範,目前,全村有95%的農戶成為鎮村級文明戶。同時,每年的“五一”、“國慶節”、“老人節”和“春節”等節日期間,村里都組織開展象棋比賽、書畫展覽和京劇票友演唱會等活動,既陶冶了情操,又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
三是加強民主管理,凝聚和諧之源。一方面,搞好村務公開。對民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定期公開,確保項目全、內容真;對臨時性、階段性的事項,隨時搞好公開,讓民眾對村務、財務心中有數、瞭若指掌。另一方面,搞好民主議事。辦事情、做決策,堅持從全村民眾的利益出發,本著“大夥的事情大夥辦”的原則,充分調動每一位村民的積極性。對村里重大事務決策和熱點、難點問題,我們都是在徵求民眾意見的基礎上,由村“兩委”拿出建議性意見,召開“兩個議事會”和村民代表會議討論解決,最後付諸實施,這樣幹部清白,民眾明白,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自然就強了。同時,我們還成立了調解中心,發現問題派專人負責及時調處。健全了治安聯防組織,積極開展群防群治,營造了安定團結的良好氛圍。現在,村里幹群關係融洽,鄰里團結和睦,秩序穩定,已連續20多年沒有發生信訪和刑事案件,農民民眾真正實現了安居樂業。
四、辦好公益事業,匯集和諧之力
興辦公益事業,是村莊和諧的基本條件。近年來,村里先後投資17萬元為村民安裝了自來水;建起了文化大院和老年人活動中心,配備了象棋、撲克、桌球等娛樂設施和相關的報刊書籍;結合搞好黨員遠程教育,投資30萬元,新上了20台微機,配套完善了科普學校和電教室;投資20萬元建設了健身公園,為村民休閒健身提供了良好場所;投資50萬元,在村北的河上新建兩座大橋,2009年又投資70多萬元對村內主要街道進行重修,進一步改善了村莊的環境,方便了民眾出行。村里投資30多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學校和幼稚園,建立了獎教獎學制度,對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給予獎勵,每年暑假都組織教師外出旅遊;對考上大學和研究生的,獎勵500——2000元。近幾年,全村每年發放的獎教獎學金都在3萬元以上。自恢復高考以來,村里已有416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僅去年一年就考入31名,其中研究生4名,成為遠近聞名的“狀元村”,《人民日報》以“探秘狀元村”為題作以報導。積極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逢年過節對村里7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慰問金,為貧困戶、五保戶每年發放救助款2萬元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