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二十年前,金哥的母親死在逃荒路上。臨死時,她將懷裡的兒子交給丈夫,拼著最後一口氣說:“快抱著孩子去吧,找路,只有向前。”
二十年後,金哥長大,他與沉默剛毅的老張,率直憨厚的章大,千靈百怪的韓小六子,年輕有為的小羅,聰明而有學問的鄭君等五個青年朋友,不甘在城市裡受欺侮剝削,同到內地築路工程隊,參加修築一條重要的軍用公路。公路修築到一處險要地段,金哥等人就 在村口丁福記飯鋪包飯,與飯鋪丁老闆之女丁香和投靠丁老闆的江湖女藝人茉莉結下友誼。軍事形勢日趨緊張 ,築路工人和士兵晝夜不停,合力施工。敵人鑒於這條公路對侵略政策不利,暗中指使漢奸進行破壞。漢奸邀請金哥等六工人赴宴,席間,以謊言 籠絡不成,用金錢收買,又不成,遂 囚六人於地下室。丁香和茉莉因金哥 等久去不回,懷疑出事,翌日以替漢奸燒菜為名,進入漢奸住宅,用計救出金哥等人。老張因掩護同伴脫險, 在與爪牙搏鬥時犧牲。
金哥回村後,當地駐軍聞報,及時懲治了這伙漢奸。公路修通後,敵機突然來襲。金哥等人奮起保護公路,與敵機進行鬥爭,最後與茉莉一起壯烈犧牲。前方戰事又起,後援部隊從新修公路開赴前線。這時,唯一倖存下來的丁香,目送飛駛而去的軍車,仿佛看到金哥等六青年仍在合力拉著鐵滾前進,天空中也隱約響起築路工人的《大路歌》聲。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金焰 | 金 哥 | |
陳燕燕 | 丁 香 | |
黎莉莉 | 茉 莉 | |
羅朋 | 小 羅 | |
劉繼群 | 丁老闆 | |
韓蘭根 | 韓小六子 | |
章志直 | 章 大 | |
張翼 | 老 張 | |
鄭君里 | 鄭 君 |
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孫瑜Yu Sun
編劇 Writer
孫瑜 Yu Sun
攝影 Cinematography
洪偉烈 Weilie Hong
影片賞析
左翼國防電影的代表作,或者中國無聲電影藝術的最成熟的作品之一,這是這部《大路》名垂青史的兩個堂皇的理由。但是假如你跟我一樣,認為對於電影來說技術和藝術同樣重要,70年的時代風塵總會在膠片上留下一些印記的話,那么作為經典的《大路》也許不會給你帶來賞心悅目的觀影體驗。
不過賞心悅目從來不是古今中外所有經典追求的唯一目標,“大路”上張揚起的風沙,那幫雄性動物身體上蜜汁樣的汗水,投影在那個時代,就是最原始的力量,就是胡虜未破何以家為的煽動性。這樣一個故事有死亡,有愛情,有仇恨,再加上孫瑜導演靈動的執導風格,當年一定打動了不少熱血青年,立志保家衛國。然而借用一首也叫《大路》的香港流行曲的歌詞,“大路齊闊步,我另有思慕,偷偷看一眼,那角落裡有窄路,暗暗曲折,幽幽詭秘”。
影片誕生的上世紀三十年代,正是西方性解放開始發軔的一刻,銀幕上肉彈明星嶄露頭角,銀幕下同性戀一度成為風尚,當然,無論在銀幕上下,女子都開始大聲說話。以當時中西文化交流之盛,這樣的風潮至少會對上海這樣的城市有所影響。這部《大路》便是個證據。
首先是影片中滿目皆是的赤裸上身的男性形象,金焰、張翼、鄭君里等當時最當紅的男星都赤膊上陣,近景中“影帝”金焰健美的胸腹肌肉被攝影師精心塑造成流汗的青銅雕塑。這樣的場景在同期的電影中非常罕見,不過尚能被解讀為對男性/進步力量的張揚,而另一幕即使放在今天的中國影壇也會驚世駭俗,這一幕中一幫男主角全身赤裸地在河中洗澡,兩位女主角在岸上與他們調笑,男性神情緊張,而女性的言語相當有進攻性。
不過最為匪夷所思的一幕還不是發生在女性和男性之間,而是由黎莉莉和陳燕燕兩位女演員攜手演出。身材健美的黎莉莉向來扮演成熟嬌媚女子,而陳燕燕當時是“小家碧玉”型演員,飯鋪後屋之中,黎抱起陳,兩人相偎依在躺椅上躺下,之後長達數分鐘的時間內,鏡頭不斷表現兩人的親昵,包括親吻、撫摸等動作,而如果你以為導演是在拍一段同性感情的話,兩人間的對白又是在談論他們的築路工朋友,跟肢體動作毫無聯繫。
當時上海的雜誌上已經有了關於同性戀的八卦,同性愛的概念在當時是存在的,那么這兩位女星的親密接觸到底代表著什麼呢?是未意識到嫌疑而不去避免,還是刻意迎合?迄今為止未見有任何關於《大路》的研究論述到這一點。
更神秘的是,有位台灣學者在論及這段戲時,提到黎莉莉的一句台詞“你這邊鼓鼓的,還說不想男人?”這句台詞和角色的動作頗相般配,然而在我看到的影碟中並沒有這樣的台詞,莫非《大路》並不止一個版本?不知這是否又是一段影史公案。(作者:牛文怡)
專家評點:性別視角的成功換位
這部影片是非常大膽的一次嘗試,描寫男性赤膊,通過女性的眼光觀察男性,是一次性別視角的換位。對男性之間兄弟情誼、同生共死的“抗惡”氣節的表現完美體現了中國傳統男性價值觀念和倫理觀念。
影片中關於兩種愛情的描寫是另一亮點,小羅和丁香的愛情澄澈歡暢,明快活潑的格調將一對少男少女的朦朧情懷詮釋得聲情並貌;另一種是金哥與茉莉的愛情含蓄內斂,互相之間沒有直接的表達,他們直到生命危急時刻才用最後的牽手做了內心深重的表白。
另外影片利用蒙太奇達到了很好的表現效果,許多鏡頭都成為了電影史中的經典鏡頭。演員的出色發揮使得那種樸素、自然、生活化的表演與流暢的鏡頭組接、豐富的構圖以及充滿生活質感的場景融為一體。(評點:陳山采寫:張悅)
導演信息
人物:頭戴“詩人”桂冠的導演電影科班“海歸”第一人
孫瑜生於重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學薰陶,父親是一位頗具才學的前清舉人,年少時隨研究歷史的父親游遍名山大川,見多識廣。1914年孫瑜入南開中學,與少年周恩來曾同學四年,當時周恩來在學校編演《一圓錢》進步話劇,孫瑜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在清華大學文學系就讀時,孫瑜開始迷戀上電影。1923年他赴美留學,先在威斯康星大學研習文學戲劇,學位論文是《論英譯李白詩歌》,後又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電影編劇和導演,在紐約攝影學院學習電影攝影、洗印和剪接。
1926年孫瑜學成回國,作為中國在西方系統學習過戲劇電影的第一人,他於1927年被長城公司聘為編導,進入影界。
由武俠片開始創作路
孫瑜的處女作是1928年為“長城”拍攝的《漁叉怪傑》,描寫了兩個漁民的生死之交,隨後孫瑜轉入“民新”,編導了另一部武俠片《風流劍客》,在武俠片風靡的年代裡,有著自己的敘事理想的孫瑜拍攝的這兩部影片卻“悲壯孤高”、清新脫俗。
“聯華”成立之後,孫瑜的導演才能得到了展現的機會,“聯華”成立之初的兩部賣座影片《故都春夢》和《野草閒花》均出自孫瑜之手。自1933年起他所編導的《小玩意》、《體育皇后》尤其是《大路》,寫下了中國電影史上的光輝一頁。抗戰時期他還拍攝過一部反映空軍生活的電影《長空萬里》。
接受 “詩人”的桂冠
在同期電影創作中現實主義風格居絕對主導地位的情況下,孫瑜影片中浪漫的詩情獨樹一幟。
對於自己這一創作特色,孫瑜在寫於1934年的《我可以接受這“詩人的桂冠”嗎》一文中做過闡釋:“假如那是一頂老是仰著頭對著天空,閉著眼睛唱著‘花呀’‘月呀’‘愛人呀’來欺騙自己,麻醉別人的所謂‘愛美詩人’的桂冠,我是一定不敢領受的。但是,假如那一項桂冠是預備賜給一個‘理想詩人’的,他的眼睛是睜著的,朝前的,所謂他的詩——影片——是充滿朝氣,不避艱苦,不怕謾罵,一心把向上的精神向頹廢的受苦的人們心裡灌輸,……我是極盼望那一頂‘詩人的桂冠’,願意永遠地愛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