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開鑿於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盛於宋代。現存摩崖石刻造像5萬餘尊,銘文10萬餘寧,遍布100多處。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北山(包括北塔)、寶頂山、南山、石門、石篆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石刻造像代表。石刻以佛教造像為主,兼有儒、道造像。具有石窟造像的特徵,屬於石窟藝術的範疇。早期的“廟宇殿堂”式結構,完全是摩崖造像,如大佛灣造像全都裸露在外,與山崖連成一片,給人一種非常直觀的感覺。突破了一些宗教的約束,使造像更具人性化。雕刻形式有圓雕、高浮雕、淺浮雕、凸浮雕、陰雕五種,但主要以高浮雕為主,輔以其他形式。不僅有不計其數的各階層人物形象,以及眾多的社會生活場面,而且還配有大量的文字記載,是一幅生動的歷史畫卷。
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範,規模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大足石刻因地處中國內地山區,過去交通不便,倖免了歷代戰爭的浩劫和人為破壞,具有很高的文物、雕刻和旅遊價值,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寶頂山摩崖石刻最集中。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縣是重慶市所轄郊縣,始建於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豐大足”而得名,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五金之鄉”,全國首批甲級開放縣,國家確定的長江三峽旅遊縣的起點,全國生態農業先進縣,重慶市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大足縣歷史悠久,人文景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縣境內石刻造像星羅棋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歷史文化名城馬拉喀什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將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神聖殿堂。
1999年12月1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因為滿足世界文化遺產下列評定標準而登錄:(i)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ii)能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過大影響;(iii)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1999年12月1日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Ⅰ)(Ⅱ)(Ⅵ)在摩洛哥歷史文化名城馬拉喀什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將我國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中國申報的世界遺產只有一項獲得批准,那就是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這也是我國的洞窟石刻類遺產在1987年莫高窟之後的第二次入選。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大足地區的險峻山崖上保存著絕無僅有的系列石刻,時間跨度從9世紀到13世紀。這些石刻以其藝術品質極高、題材豐富多變而聞名遐邇,從世俗到宗教,鮮明地反映了中國這一時期的日常社會生活,並充分證明了這一時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諧相處局面。
重慶市的大足石刻以其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和保存完整而著稱於世。它集中國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藝術的精華,以鮮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為中國石窟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它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史料,從不同側面展示了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中國石刻藝術的風格和民間宗教信仰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刻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具有前代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許多歐洲人、尤其是法國人,對大足石刻寵愛倍加。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是石刻之鄉,全縣有40多處石刻,造像達5萬多個。其中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有兩處,一處叫寶頂山,一處叫北山。這兩處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晚唐以後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大足縣是重慶市所轄郊縣,始建於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豐大足”而得名,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五金之鄉”,全國首批甲級開放縣,國家確定的長江三峽旅遊縣的起點,全國生態農業先進縣,重慶市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
大足縣歷史悠久,人文景觀、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縣境內石刻造像星羅棋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大足石刻其規模宏大,刻藝精湛,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在我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國內外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是天才的藝術,是一座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
相關詞條
-
大足石窟
大足石刻摩岩造像達五萬多尊。它以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技藝精湛而著稱。大足石刻在重大足縣,距重慶市中心130公里。全縣有石刻40餘處。以寶頂山、北山的規模...
簡介 多姿多彩的石窟特色 藝術寶庫-文化分析 -
釋迦涅盤聖跡圖
釋迦涅盤聖跡圖中釋迦右脅側臥,其身前刻18尊弟子像,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側首佇望,皆靜穆莊重,表現出弟子對逝者崇敬厚愛而依依眷戀之...
簡介 記載 -
大足石窟藝術
《大足石窟藝術》,是黎方銀編著,重慶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
釋迦涅般聖跡圖
"釋迦涅槃聖跡圖俗稱"臥佛",刻於寶頂大佛灣東岩正壁,編為第11號,全龕寬3.2米、高6.8米。表現的是釋迦"涅槃"時的情景。"涅槃"是佛教全部修行所要...
-
北山摩匡造像
。 在大足石刻中,公元11—13世紀的道教摩崖造像,是中國道教石窟...簡介 北山,古名龍崗山,距大足縣城龍崗鎮北1.5公里,海拔...造像近萬尊,主要為世俗祈佛出資雕刻。造像題材51種,以佛教密宗為主,約占...
簡介 造像特點 歷史 種類 現存狀況 -
寶頂山
岩灣、龍潭、對面佛等,共13處景觀。其中以大佛灣石刻造像規模最大...。這不但是中國千手觀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藝術中一大奇觀。釋迦涅般像,又稱...組織開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同時,也是大足石刻精華之...
景點概述 柳本尊佛 歷史沿革 交通信息 實用信息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青北大禹廟|黎城城隍廟|南涅水石刻|太岳軍區司令部舊址晉城市青蓮寺...關帝廟朔州市佛宮寺釋迦塔|崇福寺|廣武漢墓群|淨土寺|廣武城晉中市平遙城牆...天仙廟|中漳伏羲廟|襄垣昭澤王廟|長寧大廟|南涅水洪教院|馬廠崇教寺|武鄉...
發布批次 部分名單 -
羅漢寺
的古佛岩,存有宋代摩岩石刻佛像400餘尊,其中臥佛涅像(俗稱“睡佛”)、觀音像和供養人像等,風格頗近大足寶頂山石刻。 大雄寶殿中有許多佛教藝術珍品,有十六尊者塑像,即釋迦佛的16位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有明代的“西方三聖...
地理位置 簡介 香港羅漢寺 蘇州羅漢寺 四川省羅漢寺 -
羅漢寺[重慶渝中區羅漢寺]
的古佛岩,存有宋代摩岩石刻佛像400餘尊,其中臥佛涅像(俗稱“睡佛”)、觀音像和供養人像等,風格頗近大足寶頂山石刻。 大雄寶殿中有許多佛教藝術珍品,有十六尊者塑像,即釋迦佛的16位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有明代的“西方三聖...
地理位置 簡介 香港羅漢寺 蘇州羅漢寺 四川省羅漢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