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名: 大西洋藍吊
俗名別名: 紫藍吊(香港)
英 文 名: Blue tang Surgeonfish、Atlantic Blue Tang
拉丁學名: Acanthurus coeruleus
地理分布 分布在西大西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紐約和百慕達至墨西哥灣(Gulf of Mexico)和巴西一帶海域。在東大西洋的阿松森島(Ascension Island)也可見其蹤跡。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41度和南緯33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群體產卵型
食性 藻食性
大西洋藍吊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9條 背鰭軟條(總數):26-28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24-26條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彎月形。成魚體藍黑色,吻部淺藍色。身體各鰭魚體色一致,並具鮮藍色緣帶,尾棘鮮黃色。幼魚與成魚截然不同,幼魚體一致鮮黃色,上眼圈和下眼圈藍色,中間具兩個白點,背鰭和臀鰭具藍色緣。隨著成長,幼魚體色逐漸轉為藍色,體側出現灰色橫紋。大西洋藍吊幼魚與白尾吊(Ctenochaetus flavicauda)的幼魚非常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的背鰭和臀鰭軟條部為鈍圓形,而後者的則為角形,不難分辨。
註:大西洋藍吊的尾棘具毒腺,能使人引起劇痛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39cm
習性 棲息於珊瑚礁區、岩岸海草叢以及岩礁區水深2-40米之間的水域,通常成群生活。主要以海藻為食。在西南大西洋的費爾南多群島(Fernando de Noronha Archipelago)海域中,大西洋藍吊幼魚常常與藍尾灰吊(Acanthurus chirurgus)幼魚和岩豆娘(Abudefduf saxatilis)幼魚一起啄食海藻和海龜頭部、四肢、尾巴以及龜殼上的寄生蟲,最喜歡清理的部分為海龜的鰭狀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