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衙村位於韓江下游,外砂鎮最北端,三面環水,北面臨韓江主流進梅溪河通市區,對岸潮州,東面外砂河最上游,對岸澄海新城,西面新津河頂端,對岸市區下蓬,南面與本鎮南社、富砂兩村接壤,有迎賓北路和青年路直通324國道,距離不足4公里。水清地淨,素有“綠色半島”之稱,地球位置於東經116°45′,北緯23°27′。全村總面積2.1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243公里,村民居住公共設施占地面積0.951平方公里。2012年底全村人口近7167人。大衙村土地為海濱沖積層,唐宋以前為海濱荒涼之地,人煙稀少,到元代官府於村北設定衙門,專管海濱事務,故名“大衙”,現以藍氏人口占20%,蔡氏79%,另有幾戶陳、李、方,歷來互友相睦,共同發展。大衙的文化積沉使廣大村民對祖傳文化遺產十分重視,自90年代開始,村民集資修建了蔡氏家廟、藍氏大宗祠、蔡氏碧祖祠、藍氏通鑑祠、天后宮、上帝古廟、駟馬拖車等30多處古建築物,村民對文化、文物都比較重視。1960年,大衙村開始成為汕頭市主要“蔬菜生產基地”;1993年被評為“解放戰爭革命老區”;2002年被授為“省級生態示範村”;2003年被省建設廳定位“舊村改造試點村”;2006年省國土廳定為“土地整理試點村”,同年為汕頭市“新農村建設示範單位”、汕頭市農村“信息化創建單位”
建制沿革
本村始創於宋末元初,至元代逐漸並成村。昔有傳說:“未有藍蔡,先有吳望”。據重修“種玉堂”之碑誌所考,宋末(1200——1219年)藍氏自福建省漳浦縣烏衣巷移居潮州後,於元代“鐵翁公奉安列祖列宗”移居大衙裔分三房。嘉慶年間大衙藍氏有部分移居本縣東里鄉,二房中古春公一房又移居潮陽縣河浦鎮浮山村,裔分二個房頭,其二房中部分再遷居潮陽達濠鎮。蔡氏於宋末自福建省蒲田縣石獅巷第三門樓移居揭陽縣溪口村,(大衙有公田約二畝,直至民國時期每年派人收租供大宗祭祖之用,有殘存祠堂基於當地水田中),後於元代移居大衙。始祖平湖公,娶妻吳氏(吳復古之孫女),陳氏(揭陽溪口陳),祖墓西山馬鬃山,共產四子:文祖、行祖、忠祖、信祖。文祖南賓公裔分四房頭;信祖質翁公分三房頭;行祖、忠祖一祖移往潮陽縣和平村,再派分潮陽縣鳳田村,普寧縣龍田村,潮陽縣海田村、神仙里村,相傳一祖移往揭陽縣。1987年7月前往稽考,在揭陽縣象岡村於建國前有大衙蔡氏宗祠公田一畝五分地。乾隆時蔡氏信祖三房仁授公(大衙頭社)移居澄海新溪鎮下九合村及汕頭市郊下蓬鎮蔡社村;吳望兩姓因年代久遠難以稽考,但村竹橋頭處尚有一石橋叫“望厝橋”。清朝以後有李氏、陳氏、方氏、汪氏到村定居。大衙村民祖先素以漁耕為主業,世代相傳,勤勞儉樸,省衣省食,圍建堤防,建造厝屋,繁衍生息,至明代形成完整村莊。
行政區劃
大衙村本為海濱沖積層。唐宋以前為海濱荒涼之地,人煙稀少。相傳元代(1279年——1368年),官府在本村之北面設定一衙門,專管海濱事務,故名——大衙。原屬揭陽縣蓬洲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屬澄海縣蓬洲都。由族老、鄉紳理政,全鄉分9個社。民國期間,鄉設保甲制。1932年屬上蓬區,抗日戰爭時期成立維持會,後又恢復保甲制,分為七個保。1946年改為大衙村,劃入大東鄉管轄,實行連保制,當年,大衙分設15、16、17三個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
1950 澄海縣第五區政府 上東鄉大衙村 中、東、西片
1953 澄海縣第五區公所 大衙鄉人民政府 三個聯片
1956 澄海人民公社 鳳窖鄉大衙村 三個聯片
1958 汕頭市郊澄海
人民公社四支隊 四零一團(鳳窖鄉) 分五個連隊
1959 汕頭市郊上蓬區 大衙生產大隊 11個生產隊
1961 澄海縣外砂公社 大衙生產大隊 18個生產隊
1969 澄海縣外砂公社 大衙大隊革命委員會 18個生產隊
1979 澄海縣外砂公社 大衙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 18個生產隊
1984 澄海縣外砂區 大衙鄉人民政府 18個生產隊
1987 澄海縣外砂鎮 大衙村民委員會 18個村民小組
1990 澄海縣外砂鎮 大衙管理區 18個村民小組
1994 澄海市外砂鎮 大衙管理區 18個村民小組
1999 澄海市外砂鎮 大衙村民委員會 18個村民小組
2003 汕頭市龍湖區外砂鎮 大衙村民委員會 9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大衙村位於澄海縣城之北面,由公路往縣城8公里;往汕頭市16公里;
往外砂機場5公里;往潮州市30公里;往汕頭特區19公里;距海岸約14公里,三面環水。西臨韓江主流梅溪河,對岸為潮州市梅溪村;東面為外砂河,與上華冠山上窖村對峙;西南面臨新津河,與汕頭市郊蛋家園村相望,素有“綠色半島”之稱,東南面與本鎮富砂村、南社村接壤,方圓3里,約3600畝(225萬平方米)。
自然資源
大衙村位於北回歸線,瀕臨南海之濱,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適應種植亞熱帶作物,三面環江,水資源豐富,江景風光秀麗。
人口民族
2015年底,在冊人口達到7260多人。漢族。
政治體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建立了大衙村農民協會,是村解除舊政體,尚未新建政前的臨時權力機構。農會主席蔡悅鵬、李惠德,會員千餘人。農會的口號是:“依靠貧僱農,團結中農,孤立富農,打擊地主階級”。工作主要任務是清匪反霸,宣傳土地改革。
自2013年村黨總支部,升格為黨委,黨委書記一名,副書記二名,委員五名,黨委下設九個黨支部,各支部各設書記一名。黨員人數達200人。自1999年,村民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而後每三年一屆村民選舉產生新一屆村民委員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