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門中文名: 被子植物門
綱中文名: 雙子葉植物綱
目中文名:殼斗目
科編號: 124
科中文名: 殼斗科
科拉丁名: Fagaceae
屬中文名:柯屬
屬拉丁名: Lithocarpus
種中文名: 大葉苦柯
種拉丁名: LithocarpuspaihengiiChunetTsiang
其它屬名:大葉板、苦錐樹、大葉苦錐(廣東)
種下等級:
生境: 山地雜木林中
海撥低限: 700
海撥高限: 1600
是否中國特有: 是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
國外分布:
所在卷冊: 22
物種名稱
中文名:大葉苦柯
拉丁名:LithocarpuspaihengiiChunetTsiang
別名:大葉板、苦錐樹、大葉苦錐(廣東)科名:殼斗科(Fagaceae)屬名:柯屬(LithocarpusBl.)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15米,胸徑50厘米,枝、葉無毛。葉厚革質,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
大葉苦柯 |
少有倒卵狀橢圓形,長15-25厘米,寬4-9厘米,頂部長尖或短突尖,基部寬楔形,沿葉柄下延,全緣,中脈在葉面至少下半段稍凸起,中央裂槽狀,側脈每邊8-13條,支脈不明顯或甚纖細,嫩葉背面被黃棕色或紅褐色粉末狀鬆散易抹落鱗秕,成長葉乾後黃灰色,葉面暗棕色至紅褐色,常略有油潤光澤;葉柄長2-3厘米,粗壯,乾後暗褐至黑褐色,有時有白色粉霜,雄穗狀花序單穗腋生或多穗排成圓錐花序,長達20厘米,花序軸被稀疏的灰黃色短柔毛;雌花序長7-13厘米,頂部常著生少數雄花;雌花每3朵一簇,花柱長約1毫米。殼斗圓或扁圓形,包著堅果絕大部分,橫徑20-28毫米,殼壁厚1.5-2.5毫米,小苞片三角形,緊貼,位於殼斗下部的增大但較模糊,僅頂尖部分鑽尖狀,有時基部連生成圓環狀,外壁有灰色鱗秕層;堅果扁圓形或寬圓錐形,高12-20毫米,寬14-24毫米,被黃灰色細伏毛,果臍凸起,但四周邊緣微凹陷,占堅果面積約1/3,柱座四周稍凹陷。花期5-6月,果次年10-11月成熟。模式標本采自湖南宜章(莽山)。大葉苦柯[1]
產地生境
產江西、福建、湖南三省南部,廣東、廣西。生於海拔700-1600米山地雜木林中,生於較乾燥環境的其葉片較小。
功能用途
樹幹通直,樹皮褐灰色,縱裂,小片狀剝落。果實含澱粉。
文獻來源
中國植物志第22卷,34.大葉苦柯大葉板、苦錐樹、大葉苦錐(廣東)圖版32:5-7LithocarpuspaihengiiChunetTsianginJourn.Arn.Arb.28:322.1947;A.CamusChenes3:643.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