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羹不致

此語出自《左傳·桓公二年》:是以清廟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是說因此太廟用茅草蓋頂,大車用蒲蓆作墊子,肉汁不放調味品,主食不用精米,這是明白地曉示節儉。

原文

夏四月,取郜大鼎於宋。戊申,納於大廟。非禮也。臧哀伯諫曰:“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孫:是以清廟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袞、冕、黻、珽,帶、裳、幅、舄,衡、紞、紘、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革咅,鞶、厲、游、纓,昭其數也。火、龍、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錫、鸞、和、鈴,昭其聲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之,以臨照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今滅德立違,而置其賂器於大廟,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誅焉?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賂章也。郜鼎在廟,章孰甚焉?武王克商,遷九鼎於雒邑,義士猶或非之,而況將昭違亂之賂器於大廟,其若之何?”公不聽。周內史聞之曰:“臧孫達其有後於魯乎!君違不忘諫之以德。”

釋文

魯桓公二年夏天四月,桓公從宋國取得原屬郜國的傳國大鼎,放進太廟,這是不符合禮儀的事。
臧哀伯進諫道:“作君主的人,應該發揚美德,堵塞違禮的行為,來為百官做出表率,就是這樣,還怕有不足之處,所以要顯示各種美德以傳示子孫。因此,宗廟使用茅草蓋的房子,樸素的車子,草編的蓆子;肉食不調五味,糧食不加工成細糧,這些是為了顯示節儉。祭祀的禮服、禮冠,皮做的蔽膝、玉制的朝板,腰帶、下衣、綁腿、靴子、冠上的橫簪、冠旁的填繩、系冠的帶子、冠頂的蓋版,這都是表明尊卑等級制度的。皮做的襯玉器、刀鞘上的裝飾、束衣的布帶、下垂的帶穗、旌旗上的飄帶、馬頸上的絲繩,這也是表明尊卑等級的禮數。禮服上繡的火形、龍形、斧形、弓形等花紋,這些是為了顯示紋彩上的差別。用五色繪出模仿天地四方的各種圖象來裝飾器物服飾,這是為了顯示器物物色的差別。馬鈴、大小車鈴、旗鈴,是為了顯示聲音節奏,旌旗上畫的日、月、星辰,是為了顯示光明。所謂美德,就是節儉而有法度,上下尊卑有禮數,並用紋彩和顏色、器物加以標誌,用聲音和光亮加以表現,把這些擺在百官面前,百官才感到警戒和畏懼,而不敢違反法度。現在擯棄美德,樹立違禮的壞榜樣,把別國賄賂的大鼎安放在太廟裡,以此明白昭示百官。如果百官都來效法,又有什麼理由去懲罰他們呢?國家的衰敗,是由於官吏不走正道。官吏喪失德行,則是由於國君寵愛和賄賂風行的原故。現在,郜鼎放在魯國的太廟,還有什麼比這更顯眼的?武王滅了殷商,將九鼎搬到洛陽,當時的義士尚且認為他做的不對,何況把明顯的違德招亂的賄賂物放在太廟裡,又將怎么辦呢?”桓公不聽。
周王室的內史聽到這件事,說:“臧孫達的後代大概會在魯國世代享受爵祿吧!國君雖然違背了禮制,他卻不忘用昭德塞違的道理去勸諫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