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壩村[四川省華鎣市祿市鎮下轄村]

大石壩村[四川省華鎣市祿市鎮下轄村]

大石壩村,這個村落名稱在我國比較常見,在四川省廣安市華鎣市祿市鎮、重慶市南川區福壽鄉、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阿拉鄉和雲南省文山州硯山縣稼依鎮等地都有同名的村鎮。由於地理位置及當地政策的差異,各個村鎮的發展也不盡相同。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該村位於祿市鎮南面,距離場鎮大約1.5公里。東、西、北分別與山門口村、姚家塝村、六水溝村毗鄰,南面則與華龍街道的石堰牆村接壤。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666戶、2290人,其中男性1200人,女性1090人。該村屬於低矮丘陵地形,是典型的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耕地面積1377畝,其中水田達1092畝,占耕地面積的79%,旱地有285畝;水域面積有40畝。

經濟發展

該村是純農業村,民眾的經濟收入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外出勞務收入、種養殖業收入以及傳統農業收入。該村是全鎮外出務工率最高的村,常年在家的人口只占50%,而全家都在外務工的戶數則占到30%。因此,外出勞務收入是很大部分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在種養殖業方面則以養殖業為主,以三組養雞業最為突出,截至2010年上半年,該雞場有8000多隻蛋雞,蛋年產量100噸。種植業則主要集中在二組,以種植枇杷、黃花梨、桃樹、柑橘等經濟果樹為主。該村2009年底糧食總產量60萬公斤,種植業收入40萬元,養殖業收入100萬元。總的來說,該村仍是較為貧困的村,2009年人均收入2700元,低於祿市鎮的人均平均水平。

基礎設施

該村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一是交通基礎設施較差,截至2010年上半年,雖然全村6個村民小組都通有公路,總里程有8.7公里,其中屬於硬化的村級公路有3.7公里,組級公路5公里。但絕大部分組級公路屬簡易公路,行人、車輛過往極不便利。二是通訊基礎較差,信息較為閉塞,截至2009年上半年,全村已通固定電話和使用手機的民眾分別僅有260戶、800人。三是無正規村活動室,不僅使村幹部辦公條件受到限制,也給民眾前來辦事以及舉行村民活動帶來了一定的不便。四是全村通自來水的民眾有200戶,已全部通自來水,但通水的用戶只是安裝了一個簡易的引水管道,無蓄水池,無過濾池,無法保障衛生。五是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滯後,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不足,該村是祿市鎮有名的旱區和水淹區。例如2009年5月5日的大暴雨,使該村田坎垮塌200多處、秧田受災25畝、小麥受災也達到17畝。給該村的農田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

農村事業

2010年上半年,全村有線電視入戶率已達到90%,精神文明建設上了一個台階。該村有4個村級衛生室,村醫4名,有病床10台,能滿足農戶的小病醫治。民眾的家庭衛生狀況一般,經過村支兩委組織民眾參加自身房前屋後的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後,大部分家庭能保持環境衛生。全村民眾積極參加了新型合作醫療,2009年底參合率達到100%。全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村民有42人,有4名孤寡老人享受了五保供養。

黨建工作

截至2010年上半年,該村黨組織有1個黨支部,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51名黨員,其中大專以上的黨員3名,流動黨員4名。值得一提的是這幾名流動黨員,都是外出務工、經商的能手,很好的起到了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該村黨支部積極推行村黨務公開,做到黨務公開與村務公開相統一,提高了黨務工作的透明度。出色完成了各項事務,多次受到上級黨組織的表揚和嘉獎。

小康發展目標

該村現實是較為貧困的村,但不論是幹部黨員,還是人民民眾,都有改變現狀,實現經濟富裕、社會和諧的願望和決心。該村村支兩委在不斷了解、徵求民意,以及根據實踐發展的科學經驗得出了新形勢下實現小康目標的思路和措施:

一是積極爭取政策、資金等措施改善我村的基礎設施,以實現改善全村的人居環境以及投資環境。村部也認識到,要改變該村落後的基礎設施面貌,不僅需要依靠上級的扶持,更需要民眾的轉變觀念和自力更生。2009年,該村一組的村民就自行集資修建了組級公路,以連線臨近的村組,實現了通公路。

二是發揮自身優勢,發展產業。該村是外出務工的大村,在外出務工的人員中,不乏有率先致富的能手,這是該村的一個相對優勢。要積極動員先富起來的這部分人,鼓勵他們回到家鄉創業,發展產業,帶動家鄉人民共同致富。

三是根據該村的自然特徵和現實狀況,著力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在擴大現有養、種植規模的基礎上,繼續鼓勵更多的村民發展養、種植業,同時積極引進外地資金來村里發展產業。

四是發動村幹部和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爭取每名村幹部以及黨員都有參與的發展項目和產業,在人民民眾中間起到引導、示範、帶動的作用,做到以點帶片、以片帶全,來實現全村的小康目標,實現全村人民的共同富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