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眾部印度早期佛教派別,後世大乘佛教的先驅。最初起源於佛陀圓寂之後後約一百年的西元前4世紀,起初因“十事非法之爭”而與上座部產生分歧,但未決裂。後於“阿育王”時期,因“大天五事”與上座部徹底公開決裂。據史傳所載;現傳大乘佛法皆淵源於大眾部教法。佛滅後眾弟子在王舍城外靈鷲山七葉窟內外結集經典,在窟內結集的,名上座部,在窟外結集的,名大眾部。
起源
公元前4~前3世紀,印度的原始佛教在釋迦牟尼去世100年後分裂形成許多部派,這個時期的佛教稱為部派佛教。佛教內部由於對戒律和教義看法的不同,最初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上座部以僧團長老為主,思想傳統、保守;大眾部則以革新派比丘為主,較為積極和前進。上座部和大眾部被稱為“根本二部”,以後又從兩個根本部中總計分裂出18部(根據南傳佛教的說法)或20部(根據北傳佛教的說法)。
大眾部 上座部不同之處
對戒律、教義的爭論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宇宙是實有的還是假有的?二、有我還是無我?三、釋迦牟尼是人還是神?如原始佛教把存在(即“法”)分為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兩類,而部派佛教把“法”分為“有為法”(即一切依緣而有生滅的事物)和“無為法”(即不依因緣本來不生不滅的事物)。在客觀事物的有無、真假問題上,上座部各派偏重於說實有;大眾部則偏重於說“空”,認為事物的過去和未來都沒有實體。再如,原始佛教否認有“我”(靈魂),但同時又承認有業報輪迴,因此在理論和邏輯上必然要承認有輪迴業報的主體。部派佛教對此爭論激烈,有的堅持無“我”的看法,更多的派別則是變相地承認有靈魂存在。另外,上座部把釋迦牟尼視為教主,而大眾部則認為釋迦牟尼是萬能的神。
大眾部分支
大眾部在佛滅二百年的初期,即行分出三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次於佛滅第二百年中期,大眾部中復出一部,名多聞部。不久更出一部,名說假部。次於佛滅第二百年的未期,大眾部僧多居於制多山,因重提大天五事引起辯論,分為三部,名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
大眾部自佛滅第二百年初期至末期,共分出八部,連同本部,則為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