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紗場

除了興辦墾牧公司,張謇還以棉紡織業為中心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 張謇在創辦大生紗廠時,生產技術十分薄弱,因此遇事就要依賴洋人。 1912年4月,張謇在大生紗廠附設紡織傳習所,開設時僅一個班,十多個學生。

建工廠
大生紗廠最初確定是商辦,張謇試圖通過官招商辦、官商合辦來集股籌款,但收效甚微,籌集資金十分有限。張謇無可奈何,只得向官府尋求援助,1896年11月,張謇通過曾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商務大臣的劉坤一,擱置在上海的一批已經鏽蝕的官機作價50萬兩入股,作為官股。恰在此時,以官督商辦及官商合辦形式壟斷洋務企業的盛宣懷也正要買機器,便把這批機器與張謇對分,各得20400錠,作價25萬兩官股,另集25萬兩商股。官股不計盈虧,只按年取官利,因而大生紗廠變成“紳領商辦”性質。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大生紗廠正式在通州城土動工,1899年正式投產,紡出了第一縷棉紗。
按計畫,張謇本來是準備興建9個紗廠,後因種種原因未果。張謇竭力建好大生一廠,不斷投資擴大規模,紗錠由投產時的2萬多錠增到6萬錠,並增置了織布車間。到1926年,大生四個廠共有紗綻16萬360枚,布機1580台,自有資本708.4萬元,為建廠時的10倍,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民族資本紡織企業。
修棉田
困難和挫折鍛鍊了張謇的意志,也激勵著他向更加宏偉的目標前進。隨著棉紗的暢銷,棉花的價格也在天天上漲,張謇認為,如果能夠擁有自己的棉田,不就可以不受棉花市場的牽制了嗎?他決定,建立一個墾牧公司,把南通呂四沿海的荒灘改造成棉田,自己種棉花自己用。在經過與幾位老朋友商量後,張謇再次拜訪兩江總督劉坤一,要求將沿海荒棄的灘涂劃給他們辦個農牧墾殖場,使工商農牧形成一個系統。劉坤一當即表示支持,讓張謇以他的名義寫一份奏章給朝廷。這份奏章很快得到朝廷的批覆,1900年9月,通海墾牧公司正式開始籌備。
對於土壤改良,張謇提出的措施也頗獨特。先在劃定好的田地四周築埂儲雨水,沖消鹽分後再排於河中,稱為“蓄淡”。蓄淡相當長時間後,才種植耐鹽的蘆葦、苜蓿,稱“種青”,再經護堤與種青數年後才開始種植棉花,並且為了讓已墾田地保持肥力,張謇規定一年時間裡只能種大豆和棉花。1910年後,墾牧公司開始收益,據不完整資料統計,公司自墾田平均每年向紗廠提供棉花12000擔左右。張謇首創墾牧公司自營原料基地的做法,為紡織行業樹立了仿效的樣板。此後,黃海之濱雨後春筍般成立了大大小小40餘家鹽墾公司,擁有土地2000餘萬畝,開發種植的土地達到400餘萬畝,年產棉花60餘萬擔,為棉紡工業開闢了新的棉花來源。
張謇創辦墾植事業,堅持與改良棉花品種相結合,引進優良棉種。為此,張謇花8年時間,收集世界各地150個棉種,供種植研究,並不惜耗資購地辟實驗農場、苗圃,購置儀器,設立化驗室。
獨占鰲頭
除了興辦墾牧公司,張謇還以棉紡織業為中心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首先原棉加工後會留下大量的棉籽。棉籽含油量高,既可作食用油,也可作工業原料。但按傳統的辦法榨油,出油率很低,而且從上海來收購棉籽的油廠把收購價格壓得很低,導致許多棉農往往直接將棉籽作肥料,造成極大的浪費。1903年,張謇決定由大生紗廠直接出資購買新式榨油機,在唐家閘建立廣生油廠,榨出的油經純淨後賣給農民食用,油下腳料賣給肥皂廠作原料,棉餅則用作肥料。
其次,考慮到紗廠的機器經常要修理,張謇認為必須要有自己的修理工廠。1905年,他開始籌建鑄造廠。1906年又投資22萬兩白銀,購置各種車床、沖床、化鐵爐等設備,建起一個機器製造廠,名為“資生鐵廠”,取“資助大生”之意,該廠主要為大生廠修配機器,前後為大生系統各企業製造各種紡織機械1500多台。此外,還為農墾公司修造機器,並製造載重數十噸的大小輪船10多艘。
而大生紗廠建成之初,廠內的小型發電機組僅能供本廠照明,不能用於生產。1916年,張謇在如皋和唐家閘建立了兩個小型發電廠,稱為“通明公司”。1920年,大生廠又投資在天生港建立一座較大的火力發電廠,使紗厂部分機器改為電力牽動,並解決了南通的照明問題。
南通的東面和北面臨海,南瀕長江,離上海雖僅百里,卻因水路阻隔,交通不便。南通各紗廠所用的機器設備、燃料等,都要從上海運來,而生產的棉紗、布匹也都運往上海銷售或轉口。張謇在籌建大生紗廠時,便購買了一艘輪船,成立了大生輪船公司,專為紗廠服務。大生紗廠投產後,張謇於1904年把大生輪船公司擴展為大達輪船公司,除擴建原先南通的天生碼頭外,又在上海修建了大達碼頭,先後添置了7條大型江輪,張謇還在唐家閘開辦了大達內河輪船公司,擁有20條客貨輪,15條拖輪。
在南通創辦了許多企業後,張謇對外的資金往來日多。但是,當時南通只有老式的錢莊,沒有一家新式銀行,業務往來很不方便。因此,他一直考慮自己開設一家銀行。1919年,他在南通正式成立了淮海實業銀行,由其長子張孝若任總經理,並在上海、漢口、揚州、南京、蘇州、鎮江、海門等地設立分行,在鹽城、東台等地設立分理行或辦事處。淮海實業銀行成了張謇企業融通資金的重要機構。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張謇已興辦各類企業二三十個,形成了一個以輕紡工業為核心的企業群,在東南沿海地區獨占鰲頭的新興的民族資本集團。
而在興辦實業之外,張謇一生中最為重視的就是辦教育了。他認為教育也是救國救民的重要手段,要想國家富強,人民就得掌握知識,因此,中國必須大力發展教育事業。
創辦學校
張謇在創辦大生紗廠時,生產技術十分薄弱,因此遇事就要依賴洋人。
對此,張謇深感中國缺乏紡織工程方面的人才,他認為,如果事事依賴洋人,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技術、經濟實權操縱在他人之手,紡織業的發展處處受到牽制。張謇把發展中國紡織工業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技術人員身上。“紡織需紡織專門人才。”他決心建立紡織專門學校的作用在於培養專門人才,以掌握和發展近代機器紡織工業。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張謇應劉坤一電邀赴江寧討論興學之事,雖然劉坤一極力贊成,但藩司吳、巡道徐、鹽道胡卻極力阻撓。張謇嘆息不已,決定與羅叔韞、湯壽潛等人籌劃在通州自立師範,計以張謇從任辦通州紗廠五年以來應得未支的公費連本帶息2萬元,另加勸集資助可成。同年七月九日通州師範擇定南通城東南千佛寺為校址開工建設,翌年正式開學,這是我國第一所師範學校,它的建立標誌著中國師範教育專設機關的開端。
1907年張謇又創辦了農業學校和女子師範學校,1909年倡建通海五屬公立中學(即今南通中學)。1912年4月,張謇在大生紗廠附設紡織傳習所,開設時僅一個班,十多個學生。是年秋,規模擴大,改稱南通紡織學校,聘請日籍教員和中國留美學生任教。中國紡織領域以學校形式大規模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由此而始,並以此為基礎,逐步壯大了我國紡織工業技術隊伍,打破了“洋人”對紡織技術的壟斷。
1927年,紡織專門學校更名為南通紡織大學,1928年與南通醫科大學、南通農科大學合併成南通大學,1930年又更名為南通學院,設紡織科一個專業,1952年院系調整時併入華東紡織工學院,即現在中國紡織大學的前身。
隨著事業的一步步延伸,張謇的經濟事業達到了頂峰,1921年大生資本集團在全盛時期資本總額2480餘萬兩白銀。
但隨後情形急轉直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主義列強捲土重來,特別是日、美、英等國加緊向中國傾銷商品和輸入資本,再次使民族工商業陷於凋敝;同時由於大生資本集團歷年盈餘分配過巨,影響了擴大再生產資金的提留,陳舊的機器長期得不到更新;而且大生的投資面過廣,一戰過後匯率變動,造成大生買入機器的成本大增;加上大股東挪用巨額資金和無度開支,幾大因素造成了大生紗廠負債累累,資金枯竭,原料缺乏,生產幾陷於停頓。
1922年起,大生各紡織廠開始連年虧蝕,債務不斷增加;一廠結虧為39萬多兩,負債總額達到1242萬餘兩,二廠結虧為31萬多兩,負債總額也達352萬兩。從此大生資本集團迅速走上衰敗破產的道路。
到1925年,大生資本集團的情況愈益惡化,當年7月,由上海方面的中國、交通、金城、上海四家銀行和永豐、永聚錢莊組成的債權人團全面接管了大生企業,張謇被迫把將近30年苦心經營的全部企業交給債權人江浙財團接辦。
民國十五年七月十七日(1926年8月24日)處暑,張謇病逝於南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