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地方稅務局

大理市地方稅務局於1994年8月組建成立,負責大理市的地方稅收征管工作。

局長致辭

黨組書記、局長: 晏雙彪黨組書記、局長: 晏雙彪
歡迎您光臨大理市地方稅務局:
大理市地方稅務局於1994年8月組建成立,負責大理市的地方稅收征管工作。稅收是人類文明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稅收是國家的血脈,強國富民離不開稅收。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稅收承擔著組織財政收入、調控經濟、調節社會分配的職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同時,稅務機關要努力做到依法誠信服務,依法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不斷提高為納稅人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稅收工作需要社會各界和廣大納稅人的理解支持,社會各界和廣大納稅人也需要及時了解稅收政策和稅務機關工作情況。大理市地稅局網站的開通,旨在我們征納雙方之間開通一條信息“高速公路”,使您及時了解我局主要工作職能,了解和諮詢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和規章,傳遞征管信息與工作動態,學習稅收實務,為您提供優質、高效的稅收服務。我們期望通過大理市地稅局網站與社會各界和廣大納稅人架起一座相互溝通的橋樑。
衷心感謝您的訪問!
大理市地方稅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晏雙彪

本局概況

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文獻名邦”大理市,是我國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一座積澱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展現著時代風采的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宛如一顆鑲嵌在蒼山洱海間璀璨的明珠。實行分稅制近11年來,大理市地方稅務局在省、州地方稅務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族地稅幹部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堅持以組織收入為中心,以幹部隊伍建設為保證,嚴格稅收征管,全面推進依法治稅,加強稅收征管信息化建設,狠抓精神文明建設,按照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年年完成各項稅收工作任務,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建設和諧社會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堅持以組織收入為中心,為邊疆民族地區經濟建設提供財力保障
大理市地方稅務局擔負著1.2萬戶工商稅納稅戶的征管工作任務,全局上下認真貫徹“加強征管、堵塞漏洞、懲治腐敗、清繳欠稅”的依法治稅十六字方針,嚴格執行國家稅收政策,加強稅收征管,強化稅務稽查,積極推進稅收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努力做到應收盡收。
從1994年國家實行分稅制以來,大理市地方稅務局累計組織地方稅收入24.5億元,年均遞增達20%以上,地方稅年收入由1994年的8200萬元增長到2005年的4.2億元,年收入增加了3.4億元,增長4.5倍。地方稅收入的連年大幅度增長,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財力保障,近11年來,大理市逐步成為國際知名中國一流的旅遊城市,城市發展日新月異,無一不凝聚著全市各族地稅幹部的辛勤汗水。
二、積極推行稅收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全面實行執法責任制,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
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大理市地稅局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實行稅收征管改革的方案,結合大理市轄區有城市、有農村、有山區的實際情況,開拓進取、大膽探索,勇於實踐,銳意改革。
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顯著提高。近幾年來,經省、州地稅局幾次檢查和考核,大理市地方稅務局征管質量“六率”均名列全省、全州前茅。
稅收征管信息化建設不斷邁上新台階。2000年,在雲南省率先推行“電子報稅”,為納稅人提供了安全、方便、快捷、準確的辦稅服務;2002年,在全局範圍內成功推行使用“雲南省地稅綜合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全面套用於稅收業務處理、管理服務、徵收監控、計統財務和稅務稽查等各項工作;2003年,城域網成功開通,全局各部門實現了聯網和信息實時共享;2005年4月,全面推行辦公自動化,同時,進一步深化“銀稅一體化”,在實現了社會保險費電子申報的基礎上,全面推行深層次、寬領域的多元化申報方式,廣大納稅人和繳費人實現了可以在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任何服務網點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險費,稅收信息化建設走在全省地稅系統前列,2003年,大理市地稅局被國家稅務總局評為“全國稅務系統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
三、從嚴治隊,幹部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
大理市地稅局共有幹部職工182人,民族成分多樣,11年來 ,大理市地方稅務局不斷加大幹部隊伍建設力度,致力於建設一支思想好、作風硬、業務精、勤政廉政的幹部隊伍。
一是黨風廉政建設不斷開創新局面。通過層層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針對“兩權”運行情況,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建立“局長接待日”制度,開展走訪納稅戶活動,聘請特邀監察員,拓寬社會監督渠道,使整個地方稅收工作置於有效的管理監督之中。11年來,大理市地方稅務局黨風廉政建設連年被州局評為一級達標單位,被大理市紀委考評為“優秀單位”。
二是加強班子建設。市局黨組和行政班子在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基礎上,講團結乾實事。通過增強團結意識,發揮領導班子的整體效能。班子主要領導善於集思廣益,用大局統一思想,協調行動,處理矛盾。每位班子成員自覺維護領導班子團結,領導之間民主氣氛和諧,工作協調。班子成員之間政治上互相愛護、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關心,形成了“團結一致向前看,集中精力抓發展”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是努力提高幹部隊伍綜合素質。通過開展經常性的思想教育,建立和完善學習制度,狠抓幹部業務培訓,注重抓好乾部隊伍學歷教育,特別是2004年,在雲南省地稅系統開展的“崗位大練兵”活動中,大理市地方稅務局有14位同志榮獲“州級業務標兵”稱號,在全州6位省級標兵中市局就有2位同志榮獲“省級業務標兵”稱號,市局還被州局評為“崗位練兵先進集體”。
四、狠抓精神文明建設,三個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稅收服務工作不斷最佳化。一是規範服務言行,嚴格使用文明用語,禁用服務忌語,著裝整齊,佩證上崗,實行微笑服務,做到服務態度讓納稅人滿意。二是規範服務承諾,縮短辦稅時間,做到服務效率讓納稅人滿意。三是規範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和強化辦稅大廳的服務功能,做到服務環境讓納稅人滿意。四是規範服務程式,做到服務質量讓納稅人滿意。與此同時,在服務工作中,全面實行文明辦稅“八公開”,推行《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務承諾制》,開闢“下崗失業人員綠色通道”,針對社會保險費多部門徵收管理的實際,從方便繳費人,最佳化繳費工作出發,簡化繳費程式,實行勞動、社保部門和銀行進駐地稅辦稅服務廳合署辦公的“一廳式”服務。
1999年,在全市行風評議工作中,市地稅局行業作風被評為全市第一名; 2003年至2004年,在大理市委和市紀委組織的企業評議經濟行政管理部門活動中,市地稅局滿意率都達90%以上;2004年,在市委組織的社會評議機關作風活動中,市地稅局的機關作風被全市人民評為行政執法部門第一名。
爭先創優工作不斷邁上新台階。全局爭創工作蔚然成風,黨、團、工、青、婦齊抓共管,密切配合。近11年來,全局各部門先後42次榮獲國家、省、州、市級文明單位、青年文明號,有5個部門榮獲省級表彰的先進集體;市局分別被授予“全國稅務系統文明單位”、“省級文明單位”,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雲南省促進再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第五分局評為“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全局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地稅工作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重視支持,在蒼洱大地上樹立了良好的地稅形象。
通過11年來的發展,大理市地稅局為大理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展望未來,全局幹部職工將滿懷豪情,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和謙虛謹慎的工作作風,更好地肩負起蒼洱地稅人為國聚財的神聖使命,為名城大理改革開放的明天譜寫更加絢麗的華章,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建設和諧社會再立新功。

機構職能

大理市地方稅務局成立於1994年8月14日,內設辦公室、監察室、人事教育科、計畫會計統計科、規費科、征管科、稅政科、法規科、計算機辦公室9個職能科(室),按經濟區劃在全市共設1個徵收分局、1個管理分局、7個征管分局。
大理市地方稅務局的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稅收工作的方針、政策和各項稅收法律、法規、規章。
(二)參與市級區域內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研究,提出運用稅收徵收政策支持本市經濟發展。
(三)組織全市地方稅以及省、州、市人民政府規定由地稅部門徵收的各種基金、規費等收入。編制地方稅長遠規劃和年度收入計畫,做好監督、執行、檢查和落實工作;建立健全征管機構,組織實施稅收征管改革,強化征管手段,完善征管制度,堅持依法治稅,監督檢查各鄉、鎮、各部門、各納稅戶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地方稅收法律、法規和地方性法規、規章的執行情況。
(四)根據公平稅負,平等競爭的原則,貫徹法規政策、地方稅收政策,負責大理市的地方稅、規費、基金的徵收管理。
(五)調查和掌握地方稅稅源,編制稅收計畫,督促稅收計畫的完成,監督稅款的徵收、入庫,對征、解、提、退進行核算和管理。負責本市地稅系統財務會計管理、稅收票證管理、經費審計監督和稅收統計、會計資料的匯總及報表管理工作。
(六)負責本市地方稅務系統經費預算、核算、撥款工作,加強對財產及基建、修繕、交通、通訊等裝備的管理工作。
(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管法》的規定,負責對涉及地方稅的經營性發票、票證的發放、管理和違規處罰。
(八)負責本市地稅系統人事、勞動工資、機構編制;按照乾管許可權,負責本市地方稅務系統幹部管理、負責幹部隊伍的教育培訓、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負責全市地稅系統的黨風廉政建設,承擔市局管理幹部的監督及其案件查處工作。
(九)組織稅收政策法規宣傳,研究地方稅收政策、法規,積極探索地方稅費征管辦法。
(十)完成州地方稅務局和大理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碩果纍纍

在雲南省地方稅務研究會2007年度稅收科研成果評選活動中,市局有7篇科研成果獲獎,並受到雲南省地方稅務研究會的表彰獎勵,其中:市局黨組書記、局長晏雙彪同志撰寫的《談談地稅領導幹部的作風建設》和《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 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和思維水平》、九分局字畢魚同志撰寫的《對〈征管法〉在具體執行中存在難點的調研》獲二等獎,張雄光、楊萬芳、楊昕亮、胡岑浪同志撰寫的理論文章分別獲三等獎。
近年來,大理市地方稅務局高度重視稅收科研工作,2004年以來,共向省、州地方稅務研究會推薦稅收科研成果126篇,有21篇被雲南省地方稅務研究會評為“優秀科研成果”,印製稅收論文集2冊,刊發稅收論文126篇,稅收科研工作受到省、州局的肯定和表揚。
領導重視。局領導高度重視稅收理論研究,積極帶頭撰寫稅收調研文章,規定班子成員每年至少撰寫2篇調研文章;與此同時,鼓勵各部門幹部職工深入調研,對地方稅收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及熱、難點問題進行調研和思考,撰寫理論文章,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建議。
完善機制。建立健全稅收理論文章撰寫獎懲機制,把稅收理論文章撰寫工作納入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要求全局各部門和中層幹部每年必須撰寫1篇理論調研文章,實現稅收理論調研工作制度化。
建立平台。市局專門創辦了內部理論研究刊物《工作研究》,在內部信息交流網上創辦了“基層黨建論壇”、“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論壇”,在大理市地稅局網站上開設了“地稅園地”欄目,為幹部職工學習研究稅收工作理論營造平台。截至2008年8月,共刊發《工作研究》49期,理論文章140篇。
全局參與。領導的重視、健全的機制、良好的平台,極大地調動了全局幹部職工參與稅收科研的積極性,廣大幹部職工結合自身工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踴躍撰寫理論文章,為地方稅收事業的改革發展出謀劃策。2004年,二分局稅收管理員提出規範旅遊行業和導遊稅收管理的建議被採納後,當年旅遊行業稅收增收200萬元以上;2006年,四分局稅收管理員的理論文章《建立“雙台帳制度”,促進稅收精細化管理》經市局推廣,酒店行業稅收管理更加規範;2007年,六分局、九分局關於建築安裝業稅收征管的理論文章,為《大理市建築業稅收管理辦法(試行)》的出台提供了借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