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雲南省玉溪市華寧縣青龍鎮大火地村
大火地村隸屬於青龍鎮紅岩委會。位於青龍鎮南邊,距離青龍鎮22公里,國土面積2014.5畝,海拔2040米,年平均氣溫12.6℃,適合種植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476畝,林地450畝,人均耕地2.6畝,共有經濟林果地157.5畝。全村有農戶48戶,共178人,均為農業人口,勞動力145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34.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1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大火地村今後發展的重點:烤菸和核桃。2009年大火地村農村經濟總收入134.4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7.7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65.25%;畜牧業收入3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3.05%,外出勞務收入12.83萬元。農民人均總收入7556元,人均純收入3719元。
該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居住為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村目前已有2戶居住其他結構住房,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的農戶47戶。2009年底全村擁有拖拉機1輛,機車10輛。
2、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下金廠鄉大火地村
村情概況
大火地村隸屬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下金廠鄉,地處下金廠鄉東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4公里,到鄉道路為土 路,交通方便,距縣40公里。東鄰八布,南鄰雲嶺,西鄰中寨,北鄰金廠。轄大火地、檳榔溝、昨房等19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05戶,有鄉村人口2668人,其中農業人口2668人,勞動力140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66人。全村國土面積27.22平方公里,海拔1425米,年平均氣溫17.8℃,年降水量1711.6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030畝,人均耕地1.1畝,林地3717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604戶實現通自來水)。有604戶通電,全村60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04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1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12戶(分別占總數的84.76%和84.76%)。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沙石路;進村道路為沙石路面;村內大多數自然村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村民乘車方便,距離集貿市場13.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2輛,機車6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40.00畝,有效灌溉率為 0.02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14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25戶;已完成“一池三改”的農戶110戶。全村有19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1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無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3戶住轉(鋼)混結構住房,有3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5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95.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22.00萬元,占總收入的28%;畜牧業收入264.00萬元,占總收入的3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63頭,肉牛31頭,肉雞10590隻);林業收入 70.00萬元,占總收入的9%;第二、三產業收入 81.00萬元,占總收入的 10%;工資性收入 146.00萬元,占總收入的 18%。農民人均純收入 1,323.00 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46.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5人(占勞動力的14.05%),在省內務工85人,到省外務工120人。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04戶,共鄉村人口2706人,其中男性1559人,女性1147人。其中農業人口2700人,勞動力 1459人。該村以漢族、苗族、瑤族為主,其中苗族290人,壯族12人,瑤族172人,其他民族0人。到 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38 人,占人口總數的1.42%;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389人,參合率88.28%;享受低保 7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14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6個。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948.00 平方米,擁有教師14人,距離金廠中學14.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1人,其中小學生64人,中學生73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4個、圖書室 4個、業餘文娛宣傳隊4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604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697.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1,6000.00元(人均5.93元),一事一議籌勞4,992.00 元(勞均4元)。年末集體總收入2.00萬元,有固定資產128.3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和農村財務管理。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15 個,共有黨員104人,少數民族黨員14人,其中男黨員91人、女黨員13人。村委會由支書楊國榮、副主任聶應坤 、文書羅文友組成,下設大火地、昨房、檳榔溝等23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3個,共有團員19人。
人文地理
該村為漢族、苗族、壯族雜居的村寨,村民民風淳樸,長久以來該村苗族都有“採花山”,瑤族都有過“盤王節”的風俗習慣。新農村建設
2005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80萬元。在建設當中,按照“生產發展、村容整潔、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20字方針的要求,積極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設施,開展扶貧攻堅,儘快使農民民眾早日脫貧致富。目前,已建成大火地、檳榔溝、昨房、韋龍4個小康示範村。3、 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金河鎮大火地村
大火地村隸屬於金河鎮閘門村委會,屬於山區瑤族村寨。位於金河鎮西邊,距離閘門村委會4.5 公里,距離鎮人民政府所在地(縣城)28.5公里。國土面積有3.5平方公里,海拔1380米,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278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789畝,其中人均耕地1.07畝;有林地2640畝。全村轄1個村小組,有農戶157戶,有鄉村人口738人,其中農業人口738人,勞動力45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93人。
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26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4、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花山鄉大火地村
大火地村是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花山鄉的一個行政村。位於花山鄉西邊,距離鄉政府駐地17.5公里,大火地村國土面積 57000畝,海拔1880米,年平均氣溫 11.4℃,適合種植玉米農作物;全村有農戶1470戶,共6389人,其中農業人口6389人,勞動力3499人,全村農民收入以畜牧業為主。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97.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36元。農民收入以種養為主。村內幹部關係融洽,社會治安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自然資源
大火地村位於 花山鄉西邊,距離鄉政府駐地17。5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全村國土面積 58050畝。全村耕地總面積 12434畝(其中:田0畝,地 12434畝),人均耕地 2畝,主要種植玉米作物。擁有林地 21600畝,,有水面760畝。基礎設施
大火地目前已實現通 路 、通水 、通電 。全村有940戶通自來水, 530戶還飲用井水,530戶還在飲水困難;147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04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7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6戶。該村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土路面。全村共有0戶農戶建有沼氣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 0戶;裝有太陽能0戶;建有小水窖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0畝。農村經濟
2006年大火地村農村經濟總收入897400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161000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46.3%;畜牧業收入2487000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7.7%;。外出勞務收入1432000元。農民人均總收入1405元,人均純收入736元。大火地村民的住房以石木結構住房居住為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該 村目前已有792戶居住磚(鋼)混結構住房,還有 16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2006年底全自然村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12輛,機車35輛。
人口衛生
全村有農戶1470戶,共6389人,其中農業人口6389人,勞動力3499人,全村農民收入以畜牧業為主。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的有2715人,處出務工人數784人。大火地以漢族為主,是以漢,彝,苗族混居地,少數民族共1700人。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及衛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改善,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開始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至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0人,享受低保人數537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1188戶,總計4335人,參合率70%,村民有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 1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0公里。
文化教育
大火地村有國小5所,校舍建築面積 2510平方米,有教師35人,距離鄉中學17.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校1716人,其中小學生人數 1451人,中學生人數265人。基層組織
大火地村自然村設黨支部 1個,共有黨員總數53人,黨員中男性50人,女性 3人;年齡在60歲以下的39人,60歲以上的14人。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教育基礎差,道路不通.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大力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修通公路,控制人口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