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浮萍
正文
大浮萍(《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
大薸(《綱目》),豬姆蓮(《嶺南採藥錄》),水浮萍(《南寧市藥物志》),大浦藻(《嶺南草藥志》),浮萍(《廣西藥植名錄》)。來源
為天南星科植物水浮蓮的全草。植物形態
水浮蓮浮水無莖草本,有長而懸垂成束的根。葉簇生,倒卵狀楔形,長2.5~10厘米,先端截頭狀渾圓,基部厚,無葉柄與葉片之分,兩面均被毛,葉脈下面凸起,扇狀。佛焰苞白色,下部管狀,上部開張,長1.2厘米,具短柄,有柔毛,生於葉簇的中央;花單性,同株;肉穗花序與佛焰苞管的背部合生,上部分離;雄花序生於花序軸的頂部,由數枚無柄、合生的雄蕊組成;雌花序生於下部,為一單生、圓錐狀卵形、1室的子房,有胚珠多數。漿果。花期6~7月。
生淡水中。分布華南、華東一帶。
採集
夏季採收,除去鬚根,曬乾。藥材
乾燥全草,葉簇生,多皺縮,全體呈團狀,葉片直徑3~4厘米,淡黃色至淡綠色,基部被有長而密的毛茸,或有鬚根殘存。質鬆軟,易碎。氣微,味鹹。以乾燥、無鬚根者為好。產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本品在廣東、廣西以及福建地區作浮萍使用。
性味
辛,寒。①《生草藥性備要》:"味淡,性寒。"
②《福建民間草藥》:"甘微苦。"
③《南寧市藥物志》:"辛,寒,有毒。"
功用主治
涼血,活血,利尿除濕。治蕁麻疹,丹毒,水臌,濕瘡,跌打損傷,無名腫毒。①《生草藥性備要》:"治灑風腳痛,煲食。亦擦汗斑,能散皮膚血熱。"
②《嶺南採藥錄》:"煎服能通經,煎水洗血熱作癢,消跌打腫痛。"
③《福建民間草藥》:"活血消腫,除濕止癢。"
④《南寧市藥物志》:"發汗解熱,利尿消腫。治痘疹,丹毒,梅毒,打撲跌傷。"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宜忌
①《南寧市藥物志》:"孕婦及非實熱實邪者禁用。"②蘇醫《中草藥手冊》:"根有微毒,內服應去根。"
選方
①治血熱身癢:大浮萍半斤,銀花藤半斤,地稔四兩,過塘蛇半斤,土荊芥四兩,樟木葉三兩(均鮮用)。煎水洗。(《陸川本草》)②治跌打傷腫:鮮大浮萍,酌加冰糖搗爛,加熱外敷。(《福建民間草藥》)
③治蕁麻疹:大薸、胡麻、皂刺、白蒺藜、海桐皮各三至五錢。水煎服。
④治濕瘡:大藻三兩。焙乾為末,煉蜜為丸服。
⑤治水臌:大薸、糖各四兩,清水三碗,煎成一碗,分二次服,服後大量排尿,腫脹便消,忌食鹽。(④方以下出江西《草藥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