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15平方公里,海拔750米,年平均氣溫26℃,年降水量900毫米,適合種植甘蔗、玉米、水稻、黃豆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249畝,人均耕地1.56畝,林地3788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35.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02.00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甘蔗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249畝(其中:水田225畝,旱地2024畝),人均耕地1.59畝,主要種植甘蔗、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3788畝;荒山荒地6586畝,其他面積9877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全村有293戶通自來水,有91戶飲用井水,有9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3.7%)。有38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5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91.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1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192戶(分別占總數的57%和50%)。
該村到鄉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距離最近的車站45公里,無集貿市場個。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拖拉機26輛,機車20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25畝,有效灌溉率為1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2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6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4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6戶。
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為主,其中有1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5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5.3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04.18萬元,占總收入的70.0%;畜牧業收入38.17萬元,占總收入的8.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320頭,肉牛25頭,肉羊187頭,雞3840隻);第二、三產業收入42.15萬元,占總收入的9.7%;工資性收入23.86萬元,占總收入的5.5%。其它收入26.96萬元,占總收入6.2%。農民人均純收入2002元,農民收入以甘蔗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3.88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6人(占勞動力的2%),在省內務工5人,到省外務工11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84戶,共鄉村人口1443人,其中男性760人,女性685人,其中農業人口1440人,勞動力84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苗、彝、布朗族混居地)其中苗族175人、彝族41人、布朗族6人,傈僳族5人。
到2009年底,參加新農合1301人,參合率達90.2%;享受低保134人;五保2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4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40戶,占農戶總數的36.5%。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2237平方米,擁有教師10人,在校學生186人,距離鄉中學4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2人,其中小學生186人,中學生36人。
鄉村人口中,具有中學文化234人,占總人口的16.2%;具有國小文化948人,占總人口的65.7%;未上學263人,占18.1%。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8人,少數民族黨員3人,其中男黨員34人、女黨員4人。該村黨支部2006年被更戛鄉黨委評為先進黨支部。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6個村民小組。
設團總支1個,共有團員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