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評定—定區域範圍內的大氣環境質量好壞的過程。是單要素環境質量評價的—種,區域環境質量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評價目的可分為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影響評價和回顧評價。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最早採用環境質量指數進行大氣污染綜合評價。而後隨著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大氣環境質量評價方法和大氣污染預測模型得到很快發展和套用。中國原子能工業曾在60年代開展過大氣環境質量評價工作,l977年以後環境質量評價工作在全國範圍廣泛開展起來,其中的大氣環境質量評價皆為主要評價內容之—。1977年開展的上海寶山鋼鐵公司環境影響評價,是中國首項正式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其中主要內容是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對於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基本目的在於掌握當地大氣環境質量現狀和污染氣象特徵,根據建設項目大氣污染結構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預測對當地大氣環境質量可能造成的污染影響程度和範圍,論證項目的選址、總圖布置的合理性,採用的環境對策的可行性,進而論證建設項目的可行性,並提出避免或減輕大氣污染的對策和建議,為開發項目決策和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為此要求:(1)根據建設項目特點和大氣環境保護目標,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工作;(2)從發展經濟、保護大氣環境的角度出發,對建設項目的可行性作出明確的結論。
內容
大氣環境質量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第一,對污染源的調查與分析,從而確定主要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找出污染物的排放方式、途徑、特點和規律。第二,對大氣污染現狀的評價。根據污染源調查結果和環境監測數據的分析,確定大氣污染的程度。第三,對大氣自淨能力的評價。研究主要污染物的大氣擴散、變化規律,闡明在不同氣象條件下對環境污染的分布範圍與強度。第四,對生態系統及人體健康影響的評價。通過環境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大氣污染對生態系統和人體健康已產生的效應。第五,對環境經濟學的評價。通過因大氣污染所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進行調查與統計分析。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工程分析、評價標準或目標值確定、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和評價、大氣污染源調查和評價、污染氣象資料收集和觀測、污染影響預測和評價及評價結論和對策建議等。
工程分析主要了解:(1)建設項目概況。包括建設項目位置和交通,項目規模(產品結構、生產規模、投資、占地面積、職工人數、總圖布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等),生產工藝(突出污染物去向),原、燃料(來原、用量、成分),廢氣排放情況(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氣筒高度、直徑等),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和投資。從而找出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和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要因素,確定評價重點。(2)周圍地區環境現狀調查。包括自然環境狀況(地形、地貌、氣象、水文、地質和土壤植被),社會環境狀況(行政區劃、工礦企業分布、居民區分布、農林牧結構、土地利用等)。
評價標準或目標值確定包括各類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標準,評價區內不同環境功能區的大氣環境質量標準,按當地環境總量控制要求的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目標*以及分行業、企業的排放總量控制分目標等。
目的
(1)確定有關大氣污染物的排放目標;(2)為大氣環境質量預測、評價提供背景依據;(3)為分析污染潛勢、污染成因提供依據;(4)有時也配合污染源調查結果為驗證擴散模式的可靠性提供依據。大氣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工作包括:監測範圍的確定、監測點布設、監測項目選擇、監測方法確定、監測制度確立和監測結果分析等。關於監測結果分析的目的和內容,除了了解當地大氣環境質量現狀——污染物濃度(—次值、日平均值)範圍、超標率、最大超標率外,還包括不同環境功能區的濃度分布特徵、濃度年變化和日變化特徵、濃度分布和污染氣象以及與污染源分布的相關關係。
大氣污染源調查和評價包括兩個方面:(1)對建設項目大氣污染源排放量的預測和評價;(2)對評價區現有大氣污染源的調查和評價。對建設項目大氣污染源調查的內容包括:煙氣(或廢氣)流量,污染物種類和質量排放量,排氣筒高度、直徑,排氣溫度和流速,排放制度等。根據大氣污染源調查結果,按—定的方法對大氣污染源作出評價(見污染源調查)。
污染氣象資料收集和觀測污染氣象特徵對大氣擴散有很大影響,是進行大氣污染預測的重要依據。污染氣象資料主要包括局地流場特徵、溫度場特徵和大氣湍流特徵等資料。流場特徵包括地面和不同高層低空的水平風場,不同下墊面的垂直風場,以及當地局地環流特徵;溫度場主要是指氣溫隨高度變化規律,接地層和近地層逆溫特徵—頻率分布、層次和平均層厚,逆溫生消的時空規律,以及混合層高度的日變化、年變化規律。此外,還要掌握與風場、溫度場有關的大氣穩定度分布特徵,統計風向、風速、穩定度在某—預測時段的聯合分布頻率等。污染氣象資料的收集,主要採用評價區內氣象台站的觀測資料。當沒有現成資料可用時,應設臨時地面氣象觀測點和臨時探空點進行所需氣象參數的觀測。
方法
現場擴散試驗、實驗室風洞試驗和模式計算。三種方法各有其特點和長短,對於複雜下墊面地區的不同性質項目的預測,往往要相互配合使用,以便相互補充,取長補短。
現場擴散試驗
主要內容包括:收集當地地貌、地形、地物資料,並分析其特徵;統計分析當地常規氣象特徵資料;適當補充測試局地大氣邊界層狀況,如不同穩定度下不同時空的風向、風速、氣溫分布,統計分析風場和溫度場特徵;測定當地大氣邊界層湍流結構,統計分析擴散參數特徵。現場實測方法較多,且各有特點和適用對象,對於垂直風場、局地環流、垂直溫度場的常用觀測方法和特點見表2、表3、表4。現場擴散試驗的主要作用是:為項目選址、總圖布置的評價提供依據,為實驗室內風洞模擬試驗提供依據,為污染分析和擴散模式的數值計算提供參數。
實驗室風洞試驗
主要設備有大氣擴散風洞(又稱大氣邊界層風洞)和水槽。大氣擴散風洞是在專門設計的風道內人工模擬大氣邊界層,將現場實物(地形、建築物、構築物、污染源等)按比例縮小的模型布置在風洞邊界層中,進行模擬試驗的裝置。這種模擬試驗方法具有直觀性,可以人為改變試驗條件,在三維空間隨意布置測試點,使流態觀察、湍流特徵量和濃度空間分布的測定易於實現,而且可重複進行試驗。對於複雜地形的大氣環境質量評價是個重要的補充手段,特別是對於廠址選擇、總圖布置方案的確定,煙羽抬升規律試驗,複雜地形、山後背風渦流區及建築群內污染物濃度分布等問題的解決更有實用價值。但是,由於大氣湍流的複雜性,風洞模擬只能做到近似模擬,模擬試驗結果還需有—定的現場試驗結果進行驗證才能套用。
模式計算
是大氣污染預測的必要手段。根據選用的大氣擴散模式,可以分別對單個污染源、多個污染源疊加預測出不同排煙方案、不同氣象條件下的污染物濃度時空分布。大氣擴散模式有多種,各有其特點和適用條件(見表5)。模式計算的關鍵是建立或選取合適的擴散模式及獲取或選擇適當的擴散參數。由於大氣湍流的複雜性,所套用的擴散模式都帶有—定的經驗性,所以預測結果也有—定的局限性和較大的誤差。
大氣污染影響分析和評價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評價兩部分。定性分析主要服務於廠址、總圖評價、煙氣控制途徑和環境管理建議等方面。它是基於對當地污染潛勢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根據風向頻率分布或污染係數分布以及風向年變化、日變化特徵,對廠址、總圖布置的合理性進行評價;通過對當地不利擴散條件的分析,提出煙氣控制的合理途徑和環境管理的建議;通過當地重污染氣象背景的分析,提出防患措施等。污染影響的定量評價,主要以擴散模式的計算結果為依據,通過對多種設計方案在不同氣象條件下的計算結果進行分析比較,了解不同污染源各自影響和疊加影響的程度和範圍,超標範圍和程度,從而評價不同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污染源治理重點、治理目標和治理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
評價結論和對策建議大氣環境質量影響評價的結論,主要包括下列內容:現有污染源結構、分布,污染物排放量統計結果;大氣質量現狀;污染氣象的主要特徵和大氣污染潛勢;廠址和總圖布置評價結果;大氣污染影響範圍和程度,各種污染源影響比例,與現有污染源疊加的影響程度,對環境敏感區的影響程度和影響來源;環境對策可行性評價和補充、修改建議;從大氣污染角度對項目建設可行性下結論;建成後提出大氣質量監測大綱建議;等等。環境對策建議要力求具體、實用,要兼顧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統—性。
方式
評價的整體性冶金企業是混合型工業,包括許多單項工程,往往分期建成,從環境影響的整體性特點考慮,評價不應單—項目單獨進行,要從企業整體出發進行—次性整體評價,才能揭示對環境的綜合影響。
注重工程分析鑒於冶金企業大氣污染源結構的複雜性,既有點源,又有面源,還有隨風改變排放特徵的揚塵風面源(原料堆場等);既有有組織排放,又有無組織排放;既有連續排放,又有間斷排放;污染物類型既有城市煤煙型,又有企業特有污染物。因此,大大增加了工程分析的難度。在工程分析中要充分重視污染源調查,較科學而客觀地統計污染物排放量。
單要素評價與多要素評價相結合冶金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不僅影響大氣環境質量,而且通過沉降、沉積也會直接影響水體、土壤、作物等環境要素。不同治理措施也會引起污染物在各相間的轉移,而且伴有二次污染以致三次污染現象。因此,大氣環境質量評價要與其他環境要素評價很好地結合。
(4)局地污染與大範圍污染影響評價兼顧冶金企業是污染大戶之—,—般大型冶金企業周圍不可能設立充分的衛生防護帶,加之冶金企業既有高煙囪又有低面源,因此大氣污染既有對廠區和附近的影響,又有對較遠的居住區和中心城市的影響,兩者要兼顧。
採用綜合防治途徑減輕冶金企業對大氣的污染,不僅要重視各個污染源的治理,同時要全面考慮工藝改造、原料選用、合理布局,加強生產管理和環境管理,合理利用周圍土地,以及採取廠區和周圍綠化造林等綜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