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氅

大氅

大氅是漢族的傳統服裝之一 外套;大衣。常見於小說中描寫古人衣著。披在肩上的一種服裝,今北方人稱大衣為“大氅”。見“披風”。出處於丁玲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三:“不知道是哪一年還上過 北京 ,穿了一件皮大氅回來。” 老舍 《趙子曰》第六:“ 武端 披上大氅, 趙子曰 換了一件馬褂。”

基本內容

詞目:大氅

拼音:dà chǎng

釋義:

大氅是漢族的傳統服裝之一

外套;大衣。常見於小說中描寫古人衣著。披在肩上的一種服裝,今北方人稱大衣為“大氅”。見“披風”。

詳細解釋

外套;大衣。

大氅大氅

丁玲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三:“不知道是哪一年還上過 北京 ,穿了一件皮大氅回來。” 老舍 《趙子曰》第六:“ 武端 披上大氅, 趙子曰 換了一件馬褂。”

出處作者

大氅大氅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現代女作家。原名蔣偉,字冰之,又名蔣煒、蔣瑋、丁冰之。筆名彬芷、從喧等。湖南臨澧人。1918年就讀於桃源第二女子師範學校預科,次年轉入長沙周南女子中學。1922年初赴上海,曾在陳獨秀、李達等創辦的平民女子學校學習。在長沙等地上中學時,受到五四運動思潮的影響。1923年經瞿秋白等介紹,入中國共產黨創辦的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習。次年夏轉赴北京,曾在北京大學旁聽文學課程。1925年與胡也頻結婚,1927年開始發表揭露舊中國黑暗現實的小說作品。處女作《夢珂》於同年年底發表於《小說月報》,1928年,完成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引起文壇的熱烈反響。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在黑暗中》。1929年與胡也頻、沈從文在上海合辦《紅黑》雜誌。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完成第一部長篇小說《韋護》。1931年,出任左在線上關刊物《北斗》主編及左聯黨團書記(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這時期她創作的《水》《母親》等作品,顯示了左翼革命文學的實績。1933年被捕,被軟禁在南京,1936年脫離禁錮,離開南京到陝北。

大氅大氅

始終堅持女性立場的作家。時代的鮮明印記。《莎菲女士的日記》描寫“五四”退潮後叛逆苦悶的知識女性,是細膩大膽、感情飽滿的人物心理刻畫典型。其主角追求而無出路,傷感、自戀、頹唐的“時代病”體現在其身上,包括病態的反抗,都包含著深刻的歷史批判性。《韋護》通過其獨特觀察,捕捉出過渡性歷史人物的特殊矛盾。《一九三○年春上海》則刻畫了從個人主義走向團隊精神的知識分子。《水》是“普羅”文學重大突破,著重於表現農民覺醒、反抗的群像,放棄了對個別典型的刻畫。《母親》則體現了封建大家庭的崩潰沒落以及第一代新女性的坎坷路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