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過程
在1980年,當地村民燒窯取土時就在此地發現了石鏃等器物。2008年6月,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普查隊首次確認了該遺址的存在,當時定名為“東嶽宮遺址”。2010年,該遺址獲評為“寧波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
考古發掘
2016年4月至今,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與寧波大榭開發區管委會商定保護範圍的基礎上,經浙江省文物局和國家文物局批准,聯合了眾多科研機構,對大榭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情況表明,大榭遺址地層堆積深度1米至2.5米,文化層劃分為四個大層,相對應的時代由早至晚分別為:史前時期的良渚文化和錢山漾文化,以及商周和宋元時期。
對占地約20000平方米的大榭遺址實施了Ⅰ期大規模考古發掘,總發掘面積為4000平方米。發現史前至宋元時期各種遺蹟50餘處,出土陶、瓷、銅、石、玉質遺物小件200餘件。
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館員雷少在發布會上表示,大榭遺址內涵清楚,時代明確。從發掘出土的陶器、石器標本來看,其主體文化遺存所處時代應在史前時期的良渚文化中、晚期至錢山漾文化階段。遺址保存狀況較好,文化堆積較為豐富,在海島上能發現這種保存狀況良好的史前文化遺址是比較難得的。大榭遺址錢山漾文化時期發現了一個特殊灶,有數量較多的柱狀燒土支腳、石制支腳,以及厚胎、淺腹陶盤,可能為製鹽遺存,為探討浙東沿海地區的早期鹽業生產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此外,大榭遺址地理位置獨特,在史前和商周時期可以說是寧紹平原與舟山群島之間文化交流、傳播和人群遷徙的橋樑,對於該時期的海島環境變遷、人地關係和對外交往,以及海島文化、海洋文明等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意外發現
特殊的灶
儘管上面的兩個文化層里也發掘出了不少遺存物,但是最讓考古人員欣喜的發現還在後面。今年8月,他們在發掘時發現了一堆坍塌的燒土,然後小心翼翼地用小手鏟一點一點地將燒土剝去,為此花了整整一星期。當這堆燒土被全部剝離後,地面上露出了很多小坑,考古人員看出這些坑是灶的火眼。這是怎樣的一個灶?為什麼有這么多火眼?考古人員初步探討後認為,結合這個灶周圍散落有數量較多的柱狀燒土支腳、石質支腳以及陶盤等,他們推測可能為製鹽遺存,這對於探討浙東沿海地區的早期鹽業生產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
該灶所處的文化層是錢山漾文化層,考古人員在這個文化層里目前共發現了7處灶址、1個大坑、7處燒土堆和3處陶片堆。出土的人工遺物主要為陶、石器,玉器僅有1件錐形器。陶器可分為兩類,一類以常見的夾砂陶為主,器型有鼎、豆、鬹、缸、罐和盆,火候較高,胎質較薄;另一類為以往未見的夾著植物莖葉和貝殼碎屑的器物,器型絕大多數為盤,還有一些支腳,火候較低,但胎質極厚。石器有斧、錛、鑿、刀、鏃。自然遺物主要是動物骨骼,以海生貝、螺類的殼為大宗。
鮮亮的種子
在最下面的良渚文化層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些灰坑和一座墓葬。今年10月,在其中一個坑的底部,考古人員發現淤泥中包裹著一些小指指甲蓋大小的種子。在地下與空氣隔絕了幾千年後,就像河姆渡的稻穀一樣,這些種子出土時依然顏色鮮亮。這批種子的數量不多,只有幾十粒,經專家認定,這些種子是甜瓜和葫蘆的種子。除了這些種子外,坑內還發現了竹筐的碎片和南酸棗的核。它們都被送往實驗室予以保護,以供進一步研究。
考古價值
“這個遺址在東南沿海海岸線東段比較重要,是浙東沿海海島上的第一次大規模的發掘。這裡可能是良渚古國的海疆,或者是中轉站,對當時人類生活水平等各方面情況的研究有一定的價值。”雷少說。他表示,3000平方米的Ⅱ期發掘工作將於2017年春節後啟動。
大榭遺址考古有如下價值和意義:首先,大榭遺址內涵清楚,時代明確。從發掘出土的陶、石器標本來看,其主體文化遺存所處時代應在史前時期的良渚文化中晚期至錢山漾文化階段。遺址保存狀況較好,文化堆積較為豐富,在海島上能發現這種保存狀況良好的史前文化遺址是比較難得的。其次,大榭遺址地理位置獨特,在史前和商周時期可以說是寧紹平原與舟山群島之間文化交流、傳播和人群遷徙的橋樑,因此對於該時期的海島環境變遷、人地關係和對外交往,以及海島文化、海洋文明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再次,大榭遺址出土遺物種類豐富,有一些史前時期大型墓葬常見的隨葬品,反映了該遺址等級可能較高的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