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大有鎮]

大有[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大有鎮]

大有鎮,城鎮名稱,在中國共有兩座城鎮是叫這個名字,分別是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大有鎮、重慶市南川區大有鎮。

基本信息

簡介

響水縣大有鎮 響水縣大有鎮

大有鎮東臨黃海,北鄰國營黃海農場,南傍中山河。水陸交通便利,308省道橫貫全境,與204國道、京滬高速公路相連線,鎮內現有客運車輛100餘輛,每天有數十班豪華客車往來上海、南京、青島等十多個大中城市,中山河與通榆大運河交匯,溝通海河聯運,是全省重要的水運通道。自然資源豐富,盛產糧、棉、果和甲魚、螃蟹、對蝦、龍蝦等水產品,尤以棉花種植,畜禽和海淡水養殖而聞名。

所屬的康莊村是全國農業生產先進單位,擁有新開發的成片楊樹林5400多畝,連片淡水養殖水面2000餘畝。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全鎮初步形成以大農業為依託,以軋花、紡織、機械、製鹽及農副產品加工為主導產業的經濟格局。毗鄰的黃海農場是全省最大的國營農場,耕地面積20多萬畝,工業、農產品加工業基礎雄厚,且有多處閒置工業生產廠房、設備可供選擇利用。鄰近的頭罾鹽場,有廣袤的沿海灘涂,發展鹽業和海水養殖業有著廣闊的前景。

歷史沿革

大有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建鄉,1992年建大有鎮(又名大鍋廠)。地處城區東南部,金佛山東坡,與三泉鎮、慶元鄉、古花鄉、德隆鎮、頭渡鎮、貴州道真縣大矸鎮毗鄰。

經濟建設

整體發展

2008年以來,大有鎮堅持“以工興鎮”不動搖,最佳化產業結構,增強經濟工作 組織化程度,全力開展招商引資,推動項目建設,加快新增長點培植,放大區域產業特色,構建加快發展平台,提升經濟效能,開拓新的發展平台,建設新大有,構建全縣新型的“小特區”。1—5月份,該鎮新上千元以上項目7個,其中,中航造船總投資6億元,已在陳家港船舶工業區緊鑼密鼓的建設中,超5000萬元的項目有萬潤紙業、黃海米業二期工程,府前路商業街開發等。加快新項目的建設和個私經濟培植。萬潤紙業、祥龍化工物流、山河燈飾燈具等項目都是邊建設邊找市場,確保三季度投產並投入市場,全年銷售分別為2億元、1.2億元、6000萬元。根據大有鎮農業產品的特色優勢,大力發展種、養、產業鏈上龍頭企業,引導農民經紀人和各類經濟能人興辦個體加工業,把全鎮的個私經濟引入規模發展的快車道。加快存量資產的盤活和社會要素的組合。

大有鎮 大有鎮

一方面,對現有企業現有設備充分利用和改造,拉長生產周期,擴大生產能力,選擇新的項目,提高存量資產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加快虧損企業重新最佳化組合,實行多元化投入,開發新的項目。發揮政治、經濟、法律、黨群基礎設施,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力量,集中思想,集中精力,集中力量,能量組合,優勢互補,全力加快工業化經濟的發展。各級黨政組織和各級幹部,全面提高主攻項目建設的責任,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營造環境,為大有鎮工業化的構建打造優勢。加快資源整合,謀求發展瓶頸上新突破。隨著國家巨觀政策的調整,工業用地使用空間越來越小,大有鎮工業也面臨增量擴張不足等問題,曾經因土地瓶頸制約使一些項目無法落戶大有。08年,大有鎮將與頭罾鹽場緊密合作,共建紡織印染產業區,選址位於中山河下游,占地面積2000畝。目前蘇州中盛印染公司已和該鎮達成投資協定,計畫投資3億元人民幣,新上高檔紡織印染及紡織後整理生產線,該項目定金已到位,環評手續正在跟蹤過程中。除此之外,大有鎮還力爭全年再引進3—5個投資規模超億元的大項目落戶大有。決心用2年左右時間,建成具有大有經濟特色的紡織印染為主導的經濟園區,拉動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

鄉鎮工作

2007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350萬元,同比增長15%;財政總收入77.662萬元,增長5%;農民人均純收入3155元。方竹筍2.6227萬畝,到2011年達到3.7萬畝;中藥材0.7萬畝,到2011年達到2萬畝;土雞20萬隻,到2011年達到34萬隻。亮點工作:一是完成8.3公里通鄉公路建設任務。二是完成水源村扶貧示範村建設,啟動實施了石良村扶貧示範村項目建設4個。三是啟動實施以沼氣池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生態家園富民工程。

總體思路:圍繞“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抓好工作,推進城鄉統籌綜合配套改革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發展,構建和諧大有。

預期目標: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903萬元,同比增長15%;財政總收入10.8萬元,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3590元,增長13.8%。

大有鎮 大有鎮

重點工作:一是圍繞筍竹、中藥材、土雞三大特色產業發展和渝南特色民居建房,著力打造“五個示範”。二是抓好扶貧開發示範區建設和其他扶貧項目實施。三是按照渝南特色民居建房要求和以“一池三改”為主要內容為主的生態家園富民工程配套建設,推進農村危舊房改造,力爭再規範建設一個村莊點。

黨政工作

一、圍繞“科學發展”,創新理念,引領農村新發展

要始終把增加農民收入和讓農民民眾高興作為工作的落腳點和出發點,根據農民願望來決定我們的工作走向,圍繞民眾需求確定我們的工作重點,用改善黨群關係、鞏固民心基礎來衡量我們的工作成效。通過討論,要把解放思想作為近一個時期內廟崗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開關和總抓手,一抓到底,抓住成效。一是利用今冬明春農閒季節,多層次、多批量地組織外出對口參觀考察。發展養殖的對口去灌漲、去王店,發展工藝的對口去雲南、去石佛寺,發展板栗的對口去遵化,發展板材的對口去雲浮、去佛山,發展家具的對口去萊州,幹啥務啥,對口學習。二是要把招商引資作為解放思想的載體,下功夫抓實抓好。每個班子成員、每個站所、每個村一年都要引進一個投資100萬元以上項目。引不來就是思想解放不到位,引不來就是黨員的先進性沒有保持好。黨委、政府下決心以解放思想來促進招商引資,以招商引資的成果來檢驗解放思想的成效,來檢驗基層黨建工作的成敗。三是在對石材產業全面升級的同時,要引導民眾大抓猛上養殖業。08年要新建10戶以上的養殖小區11個,新發展養殖戶232戶,年創效益650餘萬元,人均養殖收入增加300元。

二、圍繞“改善民生”,創新方法,提高黨建工作實效

大有鎮 大有鎮

創新方法要立足於實際,立足於鄉情和村情。一個地方、一個鄉鎮最首要的任務是發展,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了改善民生,讓民眾滿意,這就是基層組織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具體工作中,一方面要聽民聲、關注民生。要經常聽取民眾意見,想民眾之所想,要把中央的惠農政策踏踏實實地、不折不扣地落實到民眾手中,落實到民眾心裡;另一方面要順民意、改善民生。要把好事、實事辦到民眾的心坎上。明年我們要集中財力、集中物力,加大對教育、衛生、交通、集鎮等事關民生的基礎建設投入力度,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

三、圍繞“構建和諧”,創新機制,促進黨建工作的運行

農村社會的和諧,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體現在基層黨員幹部對待民眾的態度上,在幹部作風的轉變上,在服務意識的提高上,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強對黨員幹部的管理和約束。一是要強化服務民眾的理念。幹部就是公僕,黨員就是服務,要服務民眾的發展,要服務民眾的生活。二是要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充分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以此凝聚人心。加強對黨員幹部的培訓,提高黨員幹部的理論素質和業務技能。三是規範各種規章制度,加強黨員幹部日常行為監督,充分暢通監督渠道,使黨員時時刻刻牢記宗旨,心繫民眾,真真正正做到“一名黨員一面旗”,“一個支部一豐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