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大曆山風景區

池州大曆山風景區

大曆山風景區位於東至縣城堯渡鎮北12公里處的206國道旁,歷山又名舜耕山,後人為紀念堯舜二帝求賢、躬耕勝跡,命此山為舜耕山,命堯帝渡河處為堯渡。唐宋以後,道、佛兩教徒來此建廟立祠,先後建造了堯祠、舜祠、尋真觀、草規庵等廟,供奉堯舜塑像。現在山上有法藏寺,殿內常住僧尼10餘人,終日佛燈高照,香菸繚繞,每年接待四方香客在10萬人以上。1998年大曆山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基本信息

歷史傳說

大曆山圖4 大曆山圖4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傳說遠古時期舜帝初耕於此,賢名遠揚,堯帝前來拜訪,請求舜下山輔佐朝政,舜始不肯,交慍怒而去。後堯帝再三懇請,舜感其誠,出山理政。後人為紀念堯舜二帝求賢、躬耕勝跡。命此山為“舜耕山”,命堯帝渡河處為“堯渡”(即堯渡鎮)。“歷山遺澤”自東流建縣以來一直是該縣八景之一,唐宋以後,道、佛兩教徒來此建廟立祠,無數文人墨客前來尋幽訪勝,吟詩作賦,寫景抒懷,在千百首詩詞中,北宋政治家、文學農范仲淹《舜祠》一詩寫得好:“千古如天日,巍巍與善功;禹終平洚水,舜載治薰風;江海生靈外,乾坤揖讓中;鄉人不知此,蕭鼓謝年豐。”後人將導真觀前的一口大雨不積滴水、常年乾涸的石池命名為“舜池;隨首千百年的物換星移,尋真觀、草規庵及舜祠早已廢圮,唯堯池、舜池卻依舊是史料記載的風貌。如今山上有法藏寺,建於何年何月,無詳細記載。此寺規制宏大,分前後兩進大殿,中為寮房相連,總建築面積千餘平方米,畫棟雕梁,重檐飛角,輝煌壯麗。殿內常住僧尼10餘人,終日佛燈高照,香菸繚繞,每年接待四方香客在萬人以上。

唐宋以後,道、佛兩教徒來此建廟立祠,先後建造了堯祠、舜祠、尋真觀、草規庵等廟,供奉堯舜塑像。現在山上有法藏寺,殿內常住僧尼10餘人,終日佛燈高照,香菸繚繞,每年接待四方香客在10萬人以上。1998年大曆山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池州府志》贊其曰:“南望匡廬,西瞰江渚,最為雄傑”其實,歷山並不高,海拔只有372米,它既沒有九華山的千峰峻秀,又沒有天柱山的擎天一柱。而歷山卻有一段不平凡的歷史。相傳古時的虞舜,從北方一路行來,見這座掌形山脈樹茂林豐,竹影婆娑,且前有田畈,旁有河湖,可耕可漁可陶,便在此定居下來。他不但教當地百姓學農學漁學陶,還每天跪在地上對著上天哭泣,替父母分擔罪行,自我引咎……舜的孝心感動了上天,舜的賢名遠播四方。遠在北方的堯帝聞知後,跋山涉水,南巡訪舜,几上歷山,請其下山輔政,後又毅然決然地將帝位傳給了時年50歲的舜。舜繼位後,不負眾望,披荊斬棘,治薰風,除水患,開闢了“堯天舜地”之盛。

大曆山圖5 大曆山圖5

大曆山除了人文傳說,佛教文化之外,還有一勝,就是有待開發的溶洞景觀。對此,古籍中有很多記載,還有許多文人留下的讚美詩。清嘉慶23年《東流縣誌》就曾記載“山之西有舜城,山之東有舜井,上有尋真觀、草規庵。有二池並列,在觀前為水天池,甚旱不涸,在庵前者曰旱天池,甚雨不積,謂之舜池。一石名仙掌,石上有痕如掌跡也,觀下又有獅子石,形如立獅,庵前之右有老虎洞、八公洞、白龍洞(亦名隱龍洞),庵之後有望江石(亦名望江台)。旁有潛龍庵,皆遊覽之勝也。”古人有詩云:“山洞由來遠,神龍日隱眠;藤蘿常礙月,石柱自擎天;古篆苔痕蝕,新泉滴露涓;雲從應有會,鳴蟬最高巔”。

景區特色

大曆山圖6 大曆山圖6

歷山之上有溶洞數處,有名可指的5個,曰堆雲、曰燕子、曰 若、曰八公、曰白龍(又曰隱龍)。這些溶洞,古往今來數以千萬計的遊人香客不畏艱險,秉燭漫遊,留下了千百首詩歌。清人汪之漣《游隱龍洞》詩曰,“山洞山來遠,神門日穩眠;藤蘿常礙月,石柱自擎天;古篆苔痕蝕,新泉滴露涓;雲從應有會,滕踔最高巔。”五洞中,堆雲、燕子兩洞較大。堆雲洞口處片石亂疊,勢如堆雲,洞內鐘乳石疊疊叢生,或似宮燈張桃,或如竹筍聳立,或如宏鍾高掛,令人目不暇接。燕子洞內乳石形狀奇特,酷似人工雕琢而成,有的象弄球之獅,有的如卷鼻之象,有的似金雞獨立,有的若駿馬揚蹄、鬼斧神工,令人拍手叫絕。這些溶洞若經人工裝點,定會使人神痴心醉。

歷山自然風光也很清麗秀美。山上怪石,象形石星羅棋布,如神形畢俏的獅吼石、游龍石、仙掌石,栩栩如生的人形石、走獸石、飛禽石,至於形似旗幡、屏風、石林的巧石更是隨處可見。山上綠樹蔭翳,修篁蔽日,百鳥和鳴,身入其中,宛若仙境。正如前人詩云:“不歷崎嶇路,安知梵宇深;清泉流日冷,密樹銷煙雲;茅石一塊,喚作望江石(又名望江台),佇立石上,舉目四眺,長江如玉帶橫陳,帆影點點,遠山如雲,近山似錦,山村農舍,炊煙縷縷,青山綠水交相輝映,江南風光美不勝收。

鄉土風俗

綜述

大曆山圖8 大曆山圖8

池州戲曲地處江南的池州,山清水秀,歷史悠久,是人文薈萃的地方。古儺舞(儺戲)、青陽腔、目連戲都滋生、繁衍在這裡,在中國戲劇發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現概要介紹如下:

貴池儺戲儺舞

大曆山圖7 大曆山圖7

貴池儺戲、儺舞是以宗族為演出單位,以請神敬祖、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為目的,以戴面具表演為特徵的古老儀式性藝術形式,是古代民間社祭(土地的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此它匯蓄和積澱了從上古到近代各個歷史時期的多元的宗教(含巫、道、釋及儒家等多種)文化和民間藝術,特別是戲曲文化,從而在劇目、聲腔、表演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藝術品格。據明嘉靖《池州府志》記載,早在明中葉以前,它便盛行於池州。至今每逢春節期間仍有演出活動。貴池儺戲在小農經濟條件下的宗族中代代沿襲,互不交流,很少受外來藝術的影響,仍保持著宋雜劇和古南戲的古樸風貌。中外專家學者皆認為它有極珍貴的戲曲史料研究價值。因而被譽為“戲曲活化石”。

青陽腔

大曆山樵喬橋 大曆山樵喬橋
大曆山圖1 大曆山圖1

是明代嘉靖、萬曆年間(1573-1620)產生於中外聞名的佛教勝地九華山下的青陽縣,流行於池州一帶的一種戲曲聲腔,又稱“池州調”。它是在博採餘姚腔、弋陽腔及當地佛樂、民曲、土戲之精華的基礎上,形成的戲曲聲腔。曾以其行雲流水的“滾調”優勢,風靡於大江南北,更借石台、太平梨園班社的傳播,足跡遍及贛、鄂、湘、川、黔、魯、閩等省,享有“南北時尚,徽池雅調”之美譽。在中國戲曲史上有重要位置。清代鹹豐以後,受戰爭影響,青陽腔在本土上逐漸絕響,僅有部分劇目聲腔倖存於儺戲、目連戲以及本省的岳西高腔、江西的湖口高腔等地方戲中。

目連戲

是我國以表演“目連僧救母勸善”故事為主的民間古老戲曲。其歷史源遠流長。據史料記載,唐代即有目連扮演的形式出現。北宋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述了當時京城上演“目連救母”雜劇的盛況。

明萬曆初,祁門人鄭之珍在貴池之剡溪(今屬石台)根據民間演出本整理為《勸善記》三冊,首演於貴池。各班社競相以各自的聲腔(餘姚、弋陽、太平、青陽諸腔通稱高腔)形式搬演,由此形成全國各地不同演出風格的目連班社。

貴池目連戲在解放前尚有民間班社多個,又稱“花槌”,其聲腔與南陵一帶的目連戲(“青槌”)有所區別。

周邊景區

大曆山十八索自然保護區 大曆山十八索自然保護區

石台蓬萊仙洞坐落於石台縣貢溪鄉杜村境內,石台蓬萊仙洞距縣城9公里。該石台蓬萊仙洞全長3000餘米,石台蓬萊仙洞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層結構,造型奇特,曲折迴環,氣勢恢宏,佳景遍布。有迎賓廳、探海長廊、東海龍宮、通明宮、迷仙宮、玉嬋宮、銀河長廊、瑤池、南海、潮音殿、送客廳等10多個景點,精彩紛呈。

石台蓬萊仙洞有形態各異的巨石、淙淙不絕的地下河,9米多高的巨型鍾乳“落地金鐘”宏偉壯觀;中洞遍布精美的鐘乳石群,若物若人,維妙維肖;天洞宏大綺麗,曲折幽深,景觀奇異。“王母瑤池”是全洞的最佳景點,只見粉紅色的鐘乳石上端坐著一位體態豐腴的女子,她薄施粉黛,身著金縷玉衣,娥眉輕舒,面如滿月,宛如剛剛出浴的王母娘娘。“娘娘”身邊擺著一幅罩著紗巾的銅鏡,身後是籠著白紗的玉床,線條柔和,潔白透明,酷似天宮中的羅紗帳;身旁月牙形的池內,一群仙女正在嬉水沐浴,風姿綽約,栩栩如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