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昌樂村

大昌樂村

大昌樂自然村,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1.50公里,距離鎮7.00公里, 國土面積3.80平方公里,海拔1685.00米,年平均氣溫16.50℃,年降水量896.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894.00畝,其中人均耕地0.76畝;有林地1144.6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21戶,有鄉村人口1368人,其中農業人口1368人,勞動力96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21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4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69.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第一產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94.00畝(其中:田447.00畝,地447.00畝),人均耕地0.76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144.6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54.6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6畝,主要種植梨、葡萄、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6.00畝,荒山荒地3,165.00畝,其他面積492.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五通(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421戶通自來水。有42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2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0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40戶(分別占總數的95%和80.76%)。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5輛,拖拉機14輛,機車156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6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7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47.00畝,有效灌溉率為53.3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47.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0 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1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8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4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10.5萬元;畜牧業收入173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60頭,肉牛73頭,肉羊105頭,雞9200隻);漁業收入0.7萬元;林業收入6.5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295.8萬元;工資性收入1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69元,農民收入以第一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50人(占勞動力的25.8%),在省內務工240人,到省外務工1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第一產業,主要銷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29.9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2.7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板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蔬菜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樂台舊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鹿阜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00公里,距離中學5.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99人,其中小學生43人,中學生56人。  該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基層組織

該村黨員總數35人,黨員中男黨員25人,女黨員10人。該村有團員52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土地被大量徵用,失地農民越來越多。2、農村人口年齡偏大,文化偏低,失地後就業困難。3、集體無固定資產,無經濟收入,加之徵地款大部分兌給民眾,發展集體產業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結合石林中路擴建及行政辦公區、生態工業集中區等重大項目的建設,在村西北邊至石林中路段,做好餐飲、酒店等招商引資項目,解決失地農民就業問題。2、充分利用黑龍潭水庫水資源優勢,在村東邊一帶做好觀光旅遊果園開發,發展商品味的石林旅遊觀光農業,豐富石林旅遊內涵。3、充分利用交通便利,距石林景區近的優勢,綜合新農村建設,發展農村旅遊,使之成為集民族風情、民俗文化藝術、傳統手工藝品,民族餐飲、土特產製作、展銷為一體的農村旅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