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擢魁村

大擢魁村

大擢魁村是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塘房鎮的一個行政村,地處塘房鎮北面,距鎮政府所在地2.5公里,到鎮道路為通路,交通方便,距鎮雄縣城20公里。東面鄰塘房村,西面鄰小擢魁村,北面鄰果珠鄉。轄鄧下、鄧上等2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104戶,共4328人,其中農業人口總數為4242人,勞動力1717人。整個村委會國地面積17336畝,海拔1598米,年平均氣溫14℃,適合種植玉米、土豆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667畝,林地140.4畝,人均耕地0.62畝,共有經濟林果地33.8畝。全村農民收入以養殖收入為主,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30496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18元。村內幹群關係融洽,社會治安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今後大擢魁村委會的發展重點是:養殖業方面發展養豬1500頭,組織農民外出務工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950元。

自然資源

大擢魁村委會位於塘房鎮北邊,距離塘房鎮2.5公里,到鎮道路為通路,整個村委會國土面積17336畝,擁有林地140.4畝。耕地總面積2667畝,人均耕地0.62畝,主要種植玉米、土豆作物。

基礎設施

大擢魁村委會已實現水通、路通、電通。整個村委會共有1028戶農戶通自來水,56戶還在飲用井水,2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98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04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4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312戶。

該村委會進村道路為硬化的水泥路面,到鎮交通方便,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面。

農村經濟

2006年整個村委會農村經濟總收入4304962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04045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7%;畜牧業收入2183679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0.7%;林業收入27442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0.6%;外出勞務收入1956000元。農民人均總收入1014元,人均純收入818元。

該村委會村民的住房以石木結構住房居住為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大擢魁村已有44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的農戶541戶,還有114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2006年底整個村委會共擁有汽車7輛;機車13輛。

人口衛生

大擢魁村委會是以漢為主,是漢、彝民族混居地,其中:漢族4288人,彝族40人。整個村委會現有農戶1104戶,共4328人,其中:男2112人,女2216人。農業人口數為4242人,勞動力總數為1717人,從事第一產業人口1386人,外出務工人數1208人。

2005年起,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衛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至2006年底全村享受低保人數241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909戶,總計3418人,參合率79%。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委會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委會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

文化教育

大擢魁村委會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3140平方米,擁有教師26人,在校學生1052人,距離塘房鎮中學3-18公里。整個村委會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940人,其中小學生人數789人,中學生人數151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3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667.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81.0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40萬元,有固定資產9.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中學生就讀到塘房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3.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789人,中學生151人。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81人,黨員中男黨員64人,女黨員17人。 團員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基礎設施上:道路交通閉塞,多數農戶飲水困難,通電(老網)線路老化,電價較高,電視收視難,通話性能差。2、文化教育上:壩區人口密集,山區人口分散,教室、教師不夠需求,課桌椅緊缺,器材空白,山區兒童上學路程遠。3、醫療衛生上:僅有一所衛生室(設在村委會內),因地形分散,山區民眾看病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緊靠華電、東源兩大集團在塘房鎮投資辦廠的邊緣。有很多土地可持於開發。2、引導村民轉變觀念,搞好種養職業,由自食型轉變為銷售型。3、在適應地段搞點大棚蔬菜試點。4、有眾多景點,可開發利用。十二名山,由十二根獨立聳出的石樁組成,中間主峰猶如一頂轎子,緊靠山峰似四個橋夫,前後象迎親,送親人馬。故又名轎子岩,期間有一根特別石柱,當地人喚為“石人”叫“石人婆婆”,時有他人前去殺雞,燒香敬拜。清人留下一詩《贊石人》“驚天一柱聳雲宵,恰立南山拱北際,最是此間中簡氣,仙翁多少仗余朝”;又有一座廟宇,叫“觀音殿”,方圓十里都有名氣,平時,前往燒香拜佛者絡絡不絕,但逢節日,更是人山人海,熱鬧極了。5、有張家山林場,近400畝,仍可拓寬擴大。6、大山深處,半岩的岩層逢中噴出九股泉水,喚名“九股水”,目前已開發利用,但其間景色迷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