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accretion of ejecta by giant impact
學科:天體地學
釋文:月球成因假說之一。認為地球早期受到一個火星大小的小天體的撞擊,碎片在軌道中由兩個天體的矽酸鹽幔的一部分組成月球。這個假說較合理地解釋了月球的化學元素與同位素組成,地球自轉加速及地月自轉速度的差異,月球早期曾產生過岩漿岩及斜長岩月殼與月海玄武岩的噴發。
相關詞條
-
撞擊說
是科學家們針對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原因的一個新觀點。
觀點來源 原文欣賞 撞擊說依據 -
小行星撞擊說
小行星撞擊說,又名“阿爾瓦雷茨假說(Alvarez Hypothesis)”,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著名高等學府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
基本信息 尤卡坦陸地 小行星的撞擊 近年研究 -
撞擊
撞擊,意思是打擊,衝撞。運動物體與別物體猛然碰上。
簡介 詞義 參考 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
隕石撞擊說
前蘇聯科學家、第一位親臨通古斯現場的萊奧尼德·庫利克認為,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是由於一顆流星落到了地面。後來,美國科學家也在實驗室里用計算機模擬出了隕...
-
深度撞擊號
深度撞擊號(英語:Deep Impact)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彗星探測器,設計用於研究坦普爾1號彗星核心的成分。探測器於2005年1月12日成功發射,...
科學目標 任務簡介 探測器設計 任務歷程 撞擊結果 -
深度撞擊
2005年1月13日,台北時間2時47分,美國成功發射彗星探測飛船,“深度撞擊號”。2005年7月4日,釋放出一顆372公斤級的鋼彈,撞擊“坦普爾1號”...
外觀 功能 撞擊艙 實施 綜述 -
地外物體撞擊說
地外物體撞擊說是基於撞擊坑和銥異常的研究而提出來的。 早在原始的天文望遠鏡時代就觀察到月球表面遍布大大小小的環形坑,並認為是流星撞擊的結果。 1987年...
-
撞擊事件
撞擊事件(Impact event)是指地球或其他行星和小行星、彗星等其他天體互相碰撞的事件。根據歷史記載,有數百個在特定地區造成死傷以及財物損失的小撞...
撞擊物體積 生物集群滅絕 人類文明的終結 -
大碰撞說
“大碰撞說”認為,45億年前,地球受到一個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熾熱的碎片最終形成了月球。
簡介 來源 碰撞的證據 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