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撞擊號

深度撞擊號

深度撞擊號(英語:Deep Impact)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彗星探測器,設計用於研究坦普爾1號彗星核心的成分。探測器於2005年1月12日成功發射,同年7月3日釋放撞擊器,並於2005年7月4日05時44分(UTC時間)成功撞擊坦普爾1號彗星的彗核,地球在8分鐘後接收到撞擊事件的發生。 此前針對彗星的太空任務,如喬托號和星塵號都是飛掠任務,僅僅進行拍攝和遠距離彗核探測。深度撞擊號是第一個激起彗星表面的物質的探測任務。任務引發了公眾媒體、科學家和業餘天文愛好者的廣泛關注。在主要探測任務結束後,深度撞擊號被EPOXI任務用於研究地外行星和哈特雷2號彗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9月20日宣布深度撞擊號因軟體故障,未能控制太陽能板正對太陽,搭載的電池消耗殆盡,寒冷的氣溫破壞機載設備,基本上凍結它的電池和推進系統。在失去聯絡一個月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唯有將彗星研究任務結束。 2005年1月13日,台北時間2時47分,美國成功發射彗星探測飛船,“深度撞擊號”。2005年7月4日,釋放出一顆372公斤級的銅彈,撞擊“坦普爾1號”彗星的核,價值3.3億美元。人類第一次與彗星親密接觸。

基本信息

科學目標

深度撞擊號任務旨在幫助解答關於彗星的基本問題,諸如彗核的成分、撞擊造成的撞擊坑深度、彗星的形成地點等。通過對撞擊及其餘波的觀測,天文學家希望確定彗星核心與外層的差異,以探究彗星的形成過程。

該任務由馬里蘭大學的天文學家麥克·阿赫恩主持。他領導的科研小組成員來自康奈爾大學、馬里蘭大學、亞利桑那大學、布朗大學、貝爾頓太空探測計畫(Belton Space Exploration Initiatives)、噴氣推進實驗室、夏威夷大學、科學套用國際公司、鮑爾航天公司以及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學研究所。

任務簡介

深度撞擊號準備搭載德爾塔II型火箭發射

撞擊器撞擊13秒後拍摂到的彗核

在2005年1月12日發射之後,深度撞擊號經過174天長達4.29億千米的飛行抵達坦普爾1號彗星,平均巡航速度為28.6千米/秒(10.3萬千米/小時)。探測器在2005年7月3日抵達彗星附近時,自動分成撞擊器和飛越探測器兩部分。撞擊器利用推進裝置向彗星靠近,在24小時後以10.3千米/秒(3.7萬千米/小時)的相對速度撞擊彗星。撞擊器為重370千克的銅質射彈,動能達1.96×10 焦耳,相當於4.7噸TNT釋放的能量。科學家相信高速撞擊的能量足以鑿出100米寬的坑。但撞擊坑的真實大小在撞擊後的一年內仍舊未知。

撞擊後十分鐘,飛越探測器在距離彗核500千米的近距離飛掠並拍攝了彈坑位置、噴出物和彗核。整個撞擊事件都被地基望遠鏡(位於夏威夷及美國本土西部的觀測站)和軌道望遠鏡(包括哈勃太空望遠鏡、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斯皮策空間望遠鏡、XMM-牛頓衛星、星系演化探測器、亞毫米波天文衛星)所記錄;同時撞擊事件也被撞擊時距彗星8000萬千米的歐洲羅塞塔太空探測器的相機和分光儀觀測到,撞擊激起的塵埃和氣體的成分也得到測定。

該任務與1998年一部描述彗星撞擊地球的電影《天地大衝撞》同名,但這只是巧合。任務背後的科學家和電影的製作者幾乎在同一時間獨立地想出了這個名字。

探測器設計

深度撞擊號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用於撞擊彗星的銅核心“ 智慧型撞擊器”和在安全距離外拍攝坦普爾一號彗星的 飛越探測器

深度撞擊號探測器結構

飛越探測器

鮑爾航天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對飛越探測器的儀器進行熱真空測試。其中右邊為高解析度相機,左邊為中解析度相機

飛越探測器長3.2米、寬1.7米、高2.3米,擁有兩塊太陽能電池板、一個碎片盾以及數個科學儀器。科學儀器分別用於成像、紅外光譜探測和靠近彗星的光學導航。科學儀器的質量為90千克,相遇時消耗的功率達92瓦。為使飛越探測器保持三軸穩定,它還裝備有一個聯胺推進器,可以提供5000牛·秒的總衝量,燃料質量則占到了86千克。飛越探測器使用一個直徑1米、工作在X波段的拋物線天線與地球聯繫。飛越探測器和撞擊器之間則以S波段溝通,上行速度為125比特/秒,下行速度達175比特/秒。飛船獲取的科學數據存儲在兩台互為備份的RAD750型電腦之中,這種電腦以IBM的 PowerPC 750為基礎,各擁有309兆位元組的空間,且經過防輻射處理以防禦宇宙射線。

探測器還攜帶了兩個相機:高解析度相機(HRI)和中解析度相機(MRI)。高解析度相機是由一個帶有濾光輪的可見光波段相機以及一個稱作“光譜成像模組(SIM)”的紅外分光儀組成,其中紅外分光儀工作在1.05~4.8微米波段。高解析度相機主要用來觀測彗核。中解析度相機是備用設備,主要用於抵達前最後10天的導航。中解析度相機也有由一組略有差異的濾光片組成的濾光輪。

撞擊器

深度撞擊號的撞擊器部分有一個名為“撞擊目標感測器(ITS)”的裝置,它和中解析度相機光學部分相同,但是沒有濾光輪。該儀器有雙重作用:檢測撞擊器的軌道和近距離拍攝彗星。從釋放到撞擊的這段時間內,撞擊器共需調整四次軌道。當撞擊器接近彗星表面時,相機會拍攝彗核的高解析度照片(高達0.2米/像素)並實時傳送到飛越探測器,直至撞擊器撞毀。撞擊器的最後一張照片是在撞擊前3.7秒拍下的。

撞擊器的有效載荷稱為彈坑質量(Cratering Mass),完全由銅製成,占到撞擊器總質量的49%。之所以用純銅製作,是因為科學家們預期彗星內不會有銅的存在,如此可以從分光儀中排除銅元素的影響,同時也能減少撞擊時產生的碎片,以免干擾科學儀器工作。此外,相對於爆炸物來說,使用銅作為荷載更加廉價。

任務歷程

深度撞擊號任務臂章

發射前

使用天文軟體Celestia模擬深度撞擊號撞擊器與坦普爾1號彗星相撞。太陽和地球在右側。注意:深度撞擊號面朝錯誤的方向。太陽能電池板應該面向太陽;高增益天線應該指向地球。

彗星撞擊任務由NASA在1996年首次提出,但那時NASA的工程師對於是否能撞擊到目標尚持懷疑態度。1999年,原計畫經過改進和技術升級後,以“深度撞擊”的名稱提出,並得到NASA的低成本探測器探索計畫的認可和資金支持。探測器的兩個組成部分(撞擊器和飛越探測器)和三個主要儀器由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的鮑爾航天技術公司製造和集成。開發探測器所需的軟體共用時18個月,應用程式代碼由2萬行和19個不同應用程式執行緒組成。太空飛行器製造與任務執行總共花費3.3億美元。

發射和試運行階段

探測器原本計畫在2004年12月30日發射,但是NASA官員為了有更多時間測試軟體而推遲了這次發射 。之後在2005年1月12日美國東部時間13:47(UTC時間18:47)在卡納維拉爾角由德爾塔II號火箭發射成功 。

深度撞擊號在發射後第一天的狀態不穩定。在進入太陽軌道並展開太陽能電池板之後不久,探測器便進入安全模式。問題產生的原因只是探測器的RCS推進器催化劑床的溫度限制保護邏輯出現小錯誤。推進器用於在第三階段分離時防止探測器翻滾。NASA隨後宣布探測器一切正常並脫離安全模式。

2005年2月11日,深度撞擊號攜帶的火箭按計畫點火,以修正探測器的路線。由於這次修正足夠精確,預定在3月31日的修正被取消。試運行階段確認所有儀器均已激活並正常工作。測試期間,發現高解析度相機在經歷高溫階段後對焦不準。任務成員在6月9日宣布可以使用圖片處理軟體和數學的反卷積方法來修正到預期的解析度。

巡航階段

“巡航階段”在2005年3月25日試運行階段結束後馬上開始,此階段持續了60天直到靠近坦普爾1號彗星。4月25日,探測器在6400萬千米之外獲取到彗星的第一張照片。

5月4日,探測器進行了第二次軌道修正。火箭引擎工作95秒後,探測器的速度改變了18.2千米/小時。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該項目負責人里克·格萊美爾(Rick Grammier)評論這次軌道修正時說,“探測器狀態好極了,這次點火一絲不差,堪稱範本”。

抵達階段

抵達階段是交會前60天到前5天的時期。60天是深度撞擊號探測器的高解析度相機預期能夠探測到彗星的最早時刻。實際上探測器在撞擊前69天就已經提前於計畫捕捉到彗星了(參見上述巡航階段)。該里程碑標誌著一個密集獲取彗星軌道、研究彗星自轉、活動和塵埃環境時期的開始。

6月14日和22日,深度撞擊號探測到彗星的兩次爆發活動,其中的後者比前者大6倍。探測器根據不同距離的恆星的影像確定它當前的軌道和位置。噴氣推進實驗室的任務合作負責人唐·約曼斯指出“信號傳到地球需要7½分鐘,所以不能實時操控探測器。你得使得飛越探測器和撞擊器具有智慧型,在做事情之前有提前判斷的智慧”。6月23日,最後倒數第二次的軌道修正成功取消。以6米/秒的速度變化足以調整抵達彗星的飛行路徑,使撞擊器的目標限制在100千米寬的視窗內。

深度撞擊號位於不同位置時拍攝的坦普爾1號彗星影像
2005年4月25日拍攝,距撞擊還有69天 2005年5月30日拍攝,距撞擊還有35天 2005年6月15日拍攝,距撞擊還有19天 2005年6月21日拍攝,距撞擊還有13天 2005年6月27日拍攝,距撞擊還有7天,抵達階段終點
圖片由NASA/JPL拍攝

撞擊階段

深度撞擊號與彗星的交會時序圖

撞擊階段開始於撞擊前的5天,即2005年6月29日。在7月3日6時整(地面接收時間為6:07 UTC)撞擊器和飛越探測器成功分離。撞擊器攜帶的儀器拍攝的第一張照片是在分離2小時後。

為了避免毀壞,飛越探測器採取了兩種預案之中的一種規避機動措施。報告顯示,減速火箭工作14分鐘後,飛越探測器和撞擊器的通信聯繫工作完全正常。撞擊器在撞擊前的2小時內執行了3次軌道修正。

按照計畫,撞擊器將迎頭撞向坦普爾1號彗星。撞擊發生在7月4日05:45 UTC(地面時間05:52 UTC,誤差小於3分鐘,單程通信時間為7分26秒) ,與預定撞擊時間相差不到1秒。

撞擊器在撞擊前的3秒發回了影像資料。大部分的數據存儲在飛越探測器上,在接下來的數天內,地球一共接收到HRI、MRI、ITS相機拍攝的約4,500張照片。撞擊產生的能量接近引爆5噸TNT炸藥,使得彗星比平時要亮6倍。

撞擊階段影像資料
撞擊器剛分離時,飛越探測器拍攝的撞擊器的影像 撞擊器在撞擊前不久拍攝的彗星,距離彗星150千米 NASA TV播放的撞擊瞬間 撞擊動畫 撞擊時的HRI Visual CCD動畫
NASA:撞擊階段時間表

撞擊結果

撞擊成功後,任務小組成員互相慶祝

直到撞擊後的5分鐘,即美國東部時間01:57(06:57 UTC),任務控制才宣告成功。得到成功撞擊的訊息後,任務控制小組的成員鼓掌並互相擁抱以慶祝這一喜訊。唐·約曼斯(Don Yeomans)向媒體宣布結果時說,“我們撞上的位置正是我們想要的”;噴氣推進實驗室主任查爾斯·葉拉奇(Charles Elachi)宣布“成功超出我們的預期”。

在UTC時間2005年7月4日08:00公布的撞擊後簡報中展示了第一張處理過的彗星撞擊坑圖像。NASA科學家聲稱他們看不到撞擊後形成的撞擊坑,但之後發現撞擊坑直徑100米,深30米。任務的合作研究者之一露茜·麥克法登(Lucy McFadden)說:“我們事先沒有預料到任務成功的一部分(明亮的塵埃雲)會影響另一部分(看見生成的撞擊坑)。但遇到沒有預見的事情,這就是科學之所以有趣原因之一”。雨燕衛星的數據分析顯示彗星持續釋放了13天的氣態物質,在撞擊後第5天達到巔峰。撞擊使得彗星一共失去500萬千克的水 以及1000萬到2500萬千克的塵埃。

初步的分析結果表明彗星含有比預期中更多的塵埃以及更少的冰,這讓研究者感到驚訝。天文學家能夠明確排除的彗星模型只有會使彗星變得鬆散的多孔模型。另外,構成彗星的材料顆粒更加細小,科學家們把這比作滑石粉而不是沙子。其他在撞擊光譜中發現的成分有粘土、碳酸鹽、鈉以及矽酸鹽結晶。粘土和碳酸鹽需要液態水才能形成,而鈉在太空中很罕見。同時觀測顯示彗星大約75%的體積都是空的,有天文學家把彗星的外表面的組成比作防雪堤。天文學家還表現出對不同彗星的興趣,確定它們是否有類似的組成或在太陽系形成時期產生的存在於彗核深處的不同材質。

基於對彗星內部化學的分析,天文學家推測該彗星可能形成於天王星和海王星之間的奧爾特雲。在遠離太陽的地方形成的彗星有更多的低凝固點冰,如出現在坦普爾1號彗星內的乙烷。與坦普爾1號彗星有著類似成分的彗星,很可能與之形成於同一區域。

環形山

深度撞擊號 深度撞擊號

深度撞擊號和星塵號拍攝的照片對比,右圖可以看到撞擊產生的坑洞。

由於深度撞擊號任務拍攝的照片質量不盡如人意,2007年7月3日,NASA批准了坦普爾1號新探測任務(New Exploration of Tempel 1,縮寫為NExT)。該任務利用了2004年探測過懷爾德2號彗星的星塵號探測器。在2011年2月15日04:42(UTC時間),進入新軌道的星塵號離坦普爾1號彗星只有約200千米。 這是人類首次對一顆彗星進行重訪,為研究深度撞擊號的產生的撞擊坑、以及最近一次彗星接近太陽的變化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2011年2月15日,NASA的科學家從星塵號拍攝到的照片中分辨出了深度撞擊號產生的撞擊坑。坑洞直徑估計約150米,在中心有明亮的中心山,很有可能是深度撞擊號的銅製撞擊器撞入後形成的。

公眾關注點

媒體報導和反應

撞擊後不久的彗核。該圖在媒體中廣為使用。

這次撞擊成為網路、電視和書報雜誌關注的焦點。對於撞擊的結果,專家們持有迥異的態度。他們討論著撞擊器是會直接撞上彗星並從另一邊穿出,還是產生撞擊坑,還是在彗星內部打出一個洞或者其他可能。撞擊前24小時,噴氣推進實驗室的飛行隊私下裡表示,如果不發生任何不可預見的技術故障,他們深信探測器能夠攔截到坦普爾1號彗星。一名資深人員說“我們所有能做的只有坐下來等。所有從技術上保證撞擊的事情我們都做了”。在撞擊前的最後幾分鐘裡,超過一萬人在夏威夷威基基海灘的大螢幕觀看這次撞擊。

專家用一小段話向公眾簡介了該任務。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艾文·威廉士(Iwan Williams)說“這就像蚊子撞上了波音747。我們發現那蚊子不只是在表面刮擦,實際上它已經穿透了擋風玻璃”。

撞擊發生一天后,俄羅斯占星家瑪麗娜·貝(Marina Bay)要求NASA支付3億美元,因為“破壞了宇宙的自然平衡力”。她的律師要求公眾幫助譴責“撞擊改變了彗星的磁性,這可能影響地球上的手機通話。如果你的電話今天上午宕機了,問問你自己這是為什麼,然後聯繫我們”。2005年8月9日,莫斯科普列斯妮婭區法院駁回瑪麗娜·貝的訴訟。一名俄羅斯物理學家說撞擊對地球毫無影響,“彗星在撞擊後的軌道變化只有10厘米”。

中國的研究人員以“深度撞擊”任務為例,強調美國科學的高效率,以贏得公眾的支持,從而保證獲得長期研究資金的可能性。但相反“在中國,公眾對我們的科學家在做什麼毫不知情,科普經費的緊缺也降低了公眾對科學研究的熱情”。在任務成功的2天后,中國披露了一個“更加聰明”的任務版本:發射一個探測器到彗星或小行星上,並把它推離軌道。該計畫會在中國發射探測器到月球之後開始執行。

把名字送往彗星

某維基人參與“把名字傳送到彗星上”活動的證明

該任務由於它的一個推廣活動而廣為人知:“把你的名字送往彗星(Send Your Name To A Comet)!”。在2003年5月到2004年1月份之間噴氣推進實驗室網站的訪客都會受邀留下他們的名字,最後總共達62.5萬個名字被刻錄在一張迷你CD上,並搭載深度撞擊號的撞擊器升空。探測器科研組的唐·約曼斯博士聲稱“這是一個成為地外太空任務一部分的機會…… 當探測器在2004年12月發射時,你和你所愛的人的名字能夠被搭載進入這個旅程,並可能成為歷史上最美麗的太空焰火的一部分”。該構想是為了增加任務的趣味性。

慶祝活動

深度撞擊號任務與在洛杉磯舉行的比爾海利與彗星合唱團的歌曲圍著時鐘搖擺登上搖滾單曲銷售排行榜榜首50周年慶祝同時進行。隨著24小時任務的成功進行,馬丁·劉易斯創作了一個2分鐘的音樂視頻,視頻使用撞擊圖片與深度撞擊號探測器的電腦動畫,伴隨著比爾海利與彗星合唱團在1955年的表演,以及其存世成員在2005年3月的表演。這個視頻在隨後幾個星期被放在NASA網站上。

7月5日,為了慶祝任務的成功進行,彗星合唱團還在世的原始成員(從71歲到84歲)為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數百員工舉行了一場免費音樂會。這件事情受到全世界的廣泛關注。之後在2006年2月,國際天文學會在命名小行星79896比爾海利的評論中提到了這場音樂會。

業餘天文學家的貢獻

深度撞擊號 深度撞擊號

撞擊器搭載的該CD里有625,000個名字。

僅有專業的大望遠鏡如凱克天文台或哈勃太空望遠鏡是不夠的,深度撞擊號的科學家們呼籲“高級業餘愛好者、學生和專業天文學家”使用小型望遠鏡對彗星撞擊前後進行長期觀測。這些觀測的目的是尋找“氣體噴發、彗發演變、塵埃產生率、彗尾演變以及噴射活動”。到2007年中期,業餘天文學家已經提交超過1000張彗星的CCD照片。

一個值得注意的業餘發現來自夏威夷某學校的學生,他們和英美科學家合作,通過網路操作夏威夷的北霍基斯望遠鏡進行實時拍攝。這是最先拍攝到撞擊影像的小組之一。一名業餘天文學家報告發現彗星周圍的無結構亮雲,估計在撞擊後增加了2星等。另一名愛好者由NASA的圖片製作了撞擊區域的地圖。

擴展任務

深度撞擊任務在2005年完成坦普爾1號任務之後,被擴展為一個叫做 EPOXIExtrasolar Planet Observation and Deep Impact E xtended Investigation, 太陽系外行星觀測和深度撞擊擴展研究)的彗星探索任務。

飛越Boethin彗星

它的第一個擴展任務是飛越Boethin彗星,但是出了一些問題。2005年7月21日,深度撞擊號進行了一次軌道修正,使得探測器利用地球的引力向另外一顆彗星進發。

原計畫定於在2008年12月5日在700千米處飛越Boethin彗星。深度撞擊項目組的組長麥可·阿赫恩(Michael A'Hearn)解釋說“我們建議,不管在坦普爾1號彗星的結論是特有的還是類似於其他彗星,探測器都直接飛越Boethin彗星進行探測”。 這項價值達4千萬美元的任務能夠得到與坦普爾1號彗星撞擊約一般的信息量,但是成本卻只是其零頭。深度撞擊號將使用其分光儀研究彗星表面的組成,並用望遠鏡觀測彗星的表面地貌。

然而當地球的重力助推效應到來時,天文學家卻無法定位Boethin彗星。彗星可能碎裂成多塊,變得過於暗淡而無法觀測,這使得它的軌道難以精確計算,並不得不放棄進行探測器飛越。

飛越哈特雷2號彗星

2010年11月4日拍攝的哈特雷2號彗星 2010年11月4日拍攝的哈特雷2號彗星

噴氣推進實驗室小組把哈特雷2號彗星作為飛越目標。深度撞擊號又需要經過2年的飛行。2010年5月28日進行了一次11.3秒的點火,以保證6月27日的交會和11月4日的飛越。

11月4日,深度撞擊擴展任務EPOXI從距離哈特雷2號彗星700千米處發回照片 ,揭示了其花生形狀的彗核和幾處噴發。照片由探測器的中解析度儀器拍攝。

撞擊信息

2005年1月13日,台北時間2時47分,美國成功發射彗星探測飛船,“深度撞擊號”。2005年7月4日,釋放出一顆372公斤級的銅彈,撞擊“坦普爾1號”彗星的核,價值3.3億美元。人類第一次與彗星親密接觸。

太平洋時間2005年3日22時52分(台北時間4日13時52分),美國宇航局“深度撞擊”號探測器釋放的撞擊器“擊中”目標——坦普爾1號彗星,地面控制大廳里一片歡呼,“炮轟”彗星大片正式上演,整個程式花了3.7秒,

深度撞擊號 深度撞擊號

這項史無前例的“炮轟”彗星計畫始於1999年11月1日,美宇航局於2005年1月12日成功發射“深度撞擊”號探測器在4日撞擊彗星之前,“深度撞擊”號走過了4.31億公里的漫長太空之旅終於迎來了與坦普爾1號“親密接觸”的激動人心時刻。

撞擊器擊中彗星的彗核後,會在其表面轟出“彈坑”,使其內部物質暴露出來供研究。據預測,撞擊會造成彗核表面的冰雪、塵埃等濺起,好比在太空中放出一個大“焰火”。

科學家們認為,彗核中含有太陽系初生時遺留的物質,希望藉助此次撞擊對太陽系誕生的過程有更多了解。美宇航局專家表示這次撞擊不會改變彗星的軌道,也不會對地球構成危險,

探測器

外觀:大小約等於一輛小轎車

深度撞擊號 深度撞擊號

重量:約380千克裝置:高性能的中央處理器和高穩定性的指示控制系統。一個固定的太陽帆板及小的鎳氫電池、高增益天線、碎片防護裝置、高解析度成像儀和中解析度成像儀,34米波長的X波段無線電與地球和撞擊艙保持通信。

功能:

1、傳輸數據。當撞擊艙撞上彗星的小段時間內,由於探測器記錄數據急速增加,其信號將向地面各個重疊天線傳輸。探測器上的初始數據將立刻被傳輸至地面,隨後的數據將在一個星期內傳輸完畢。

2、觀測記錄撞擊過程。在7月4日彗星被撞擊的24小時前“深度撞擊”釋放撞擊艙。之後,探測器將降低速度改變航線,在距離彗星500千米以內觀測撞擊並記錄過程。

3、收集分析彗核樣本。在撞擊發生後,使用其光學成像和紅外線頻譜對彗星內部物質的碎片掃描,考察撞擊後10多秒內彗核的變化,對撞擊過程、撞擊坑的形成及坑內部成像,獲取彗核及撞擊坑內部的能量譜,並存儲、傳送圖像和能譜數據,還接收撞擊艙發回的數據,收集彗星內部物質樣本,分析彗核結構和組成。

撞擊艙

外觀:與茶几大小相等。主要由49%的銅和24%的鋁製成。

重量:約370千克。

裝置:一台稱為“撞擊者目標遙感器”的高精度星體跟蹤器。實際上它是一個帶孔徑為12厘米望遠鏡的目標瞄準照相機,用於在撞擊艙飛向彗星過程中導航。25米/秒推進速度的推進系統,以推進必要的軌道修正和姿態控制。

功能:1、提供照片。撞擊艙與探測器脫離、在撞向彗星彗核的前2秒,撞擊艙利用其相機,在距離彗星大約20至300公里之間拍攝有史以來最清楚的彗核照片。2、撞擊彗核,產生動能相當於4.5噸TNT炸藥爆炸時的能量

撞擊過程

尋找目標

撞擊器將以3.7萬公里/小時的速度撞擊彗星的彗核,其威力相當於4.5噸TNT烈性炸藥的爆炸威力,將在彗核表面撞出一個數十米深、足球場那么大的環形坑。這次碰撞將導致大量彗核物質向宇宙空間噴射而出,從而使彗星亮度明顯增加,屆時地球上的天文愛好者使用雙筒望遠鏡甚至肉眼就可以看到這枚彗星。

在5月初到達距離地球1600萬公里的最近軌道後,坦普爾1號彗星將在6月份開始朝著遠離地球的方向運行,但是仍然在接近太陽。在6月的夜晚,我們能夠觀測到它在天空中室女星座東南部偏南處。這段時間它的亮度不會有太大改變,但是亮度為10等,只及肉眼能見的最黯淡恆星亮度的1/40.

在接下來的幾周里,室女星座和坦普爾1號彗星將逐漸向西南天空移動,它們在夜幕降臨後出現,並在午夜後消失於地平線。

撞擊之夜

7月4日,“深度撞擊”號探測器將靠近彗星並轉向離彗星500公里的安全距離,這時它將向彗星發射一枚撞擊器在接下來的24小時裡,如果天氣允許,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都將能夠看到這次撞擊引發的“太空焰火”。

多數彗星專家認為,在撞擊後掀起的彗星塵埃雲將逐漸膨脹,坦普爾1號彗星亮度可能會增加到6等,這是肉眼能見的最低亮度。因此,屆時如果天氣狀況良好,有經驗的天文愛好者可能不需要任何光學儀器就能看到它。

另外一種不確定性是亮度提高的持續時間。最好的結果是,坦普爾1號彗星可能會在撞擊後數小時內變亮15到40倍。那么只要確定了室女座角宿的位置,你就能在它左邊(東邊)的天空中找到一個小小的絨毛狀的亮點,這就是坦普爾1號彗星。

“深度撞擊”探測器上還安裝了專業攝像機,將在整個撞擊過程中進行全程拍攝。撞擊任務完成後,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和“錢德拉”兩架軌道望遠鏡將繼續對該彗星進行觀測研究。

儘管沒有誰可以前往太空中的現場,近觀“深度撞擊”擊中坦普爾1號彗星時在太空中所綻放出的燦爛“焰火”,但還是有成千上萬的人守候在電腦、電視等媒體工具前,痴痴等候撞擊的那一刻,期待與科學家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深度撞擊”,深深地震撼了許多人的心,也將深深地印在許多人的腦海里。

撞擊已經完成,但對於科學家們來說,艱辛的工作不過才剛剛開始。科學家首先要關注的,無疑將是坦普爾1號彗星究竟被撞出了多深的洞,由此從彗核中暴露出來多少可能的太陽系原始物質,又能據此分析研究,帶領人類穿越多么深遠的時空隧道,去探尋宇宙深處的秘密?

重大意義

其一,科學家的發現將幫助我們對太陽系誕生的過程有更多了解,並將對探索生命的起源、地球上水的來源也有重大意義。天文學家猜想,包括地球在內的行星,大約39億年前可能都曾受到彗星的密集轟擊,而不久後地球上就出現了生命,兩者之間可能有聯繫。如果能由此在回答“人類從哪裡來”的問題上有所幫助,此次撞擊的意義更將惠及全人類。

其次,整個過程的太空飛行器無人控制技術堪稱完美,而這對人類未來遠足外空,離開蟄居許久的地球家園,前往外空開闢新的樂土,也將具有重大意義。

再者,以如此一種好萊塢大片的方式進行的“深度撞擊”,無疑能激發出人類更多的想像,吸引更多的人投身科學探索。或許在許多人的眼中,科學研究總是枯燥無味的,而空間探索則更往往是“虛無縹緲”的。但“深度撞擊”吸引了無數的眼球,當他們在今後仰望蒼穹的時候,心中或許會萌發出更多從事科學探索的激情。而這,或許遠比傳統教科書式科普教育的效果要來得更好。

可能有人會說,“深度撞擊”耗資3.3億美元,如此巨資是否值得?然而,比較一下吧,一架B-2轟炸機的單價高達21億美元,當它在地球上留下深坑的同時,留在人類心靈里的傷害,又是多么深重呢?

“香消玉殞”在宇宙深處,“深度撞擊”留給人類的,絕非僅僅只是一場華美的“焰火”表演。

其他信息

公眾七問

為什麼選“坦普爾一號”撞

龐之浩介紹,“坦普爾一號”彗星是在1867年被發現的,繞太陽運行一圈需5.5年。之所以選擇“坦普爾一號”是有理由的:首先人類對它已有100多年的了解,比較熟悉它的軌道特徵、自轉特徵等情況,而且目前它正處於中年時期,比較具有代表性;其次,它距離地球比較近,飛船到達它的彗核所需時間僅為半年。它不是新進入太陽系的活動型彗星,不會連續地向外噴發氣體,比較容易看清楚彗核的外部特徵,有利於研究彗核的內部結構;還有就是,它可以飛到離地球比較近的地方,撞擊後適宜地球上的公眾進行觀測。

這次撞擊是否會威脅到地球安全

龐之浩說,這次撞擊是在距離地球15000萬千米時進行的,雖然到時將產生相當於4.5噸TNT炸藥爆炸時的能量但相對於這樣一個遙遠的距離,這樣的能量是絕對不會威脅到地球的。聯繫“坦普爾一號”彗星的大小情況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比喻,“深度撞擊”撞擊“坦普爾一號”彗星就像蚊子衝進一架波音747飛機。撞擊器撞擊彗核的相對速度是10.2千米/秒,這將使得彗星的速度變化0.0001毫米/秒,使得彗星的近日點減少10米,軌道周期減少數遠小於1秒。與此相比,當彗星在2024年通過木星附近時,其近日點將變化為3400萬千米。換句話說,“坦普爾一號”彗星因“深度撞擊”引起的變化與彗星通過木星相比完全可以忽略。

如何確保撞擊器準確擊中彗核

撞擊器攜帶能提供25米/秒推進速度的肼推進系統,以推進必要的軌道修正和姿態控制。導航系統使用肼推進器將飛行路徑變化控制在1毫米/秒的精確度內。另外,曾在“深空一號”探測器上試驗過的自動導航軟體也“幫助”撞擊器準確執行過任務。“深度撞擊”探測器的有關專家認為,錯過目標的幾率小於1%。

為什麼撞擊器主要材料為銅

彗星看上去像是一個濃煙滾滾的火球,但實際上它是由凍結的水、岩石和氣體物質凝聚成的,其成分不含有銅元素。因此,銅為主要材料的撞擊器撞擊彗星彗核後不會混淆彗星物質組成,科學家能夠更容易地區別檢測出彗星成分。

撞擊成功後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

大概會出現6種可能:

(1)按預定推算,在彗核上形成一個足球場那么大的撞擊坑,75%的拋射物質降落到彗星表面。這種情況說明彗核是由疏鬆的、原始的、未受影響的物質組成。

(2)如果彗核是由固態的冰物質構成,撞擊後會形成一個普通房間大小的彈坑,50%的拋射物質降落到彗星表面。這種情況說明彗核不是原始的、未受影響的物質組成,彗星在撞擊下能很好地保持在一起。

(3)撞擊坑直徑比預期的更小,坑很深,但產生一個很小的拋射錐角,說明彗星物質太疏鬆。

(4)若彗核由一些與泡沙岩類似的堅硬多空的岩石組成,則碰撞只能把彗核物質進一步擠壓緊密。

(5)假如彗核是由高密度的粉末狀物質組成,撞擊器可能會“穿星而過”。

(6)彗星在撞擊後被沖碎瓦解。

如果撞擊不成功會怎樣

美國宇航局做了兩手準備,如果“深度撞擊”沒有按預期的計畫擊中“坦普爾一號”彗星的話,那么它會繼續飛行去探測另外6個替代彗星。

這次撞擊彗星計畫有什麼意義

彗星彗核的內部保存了彗星形成和演變過程的重要信息,對於研究彗星乃至整個太陽系的起源和演變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次人類親密“接觸”彗星,不僅能首次獲取大量彗核碎片樣本,為人類探索太陽系起源提供新的線索而且還能為地球避免與小天體相撞提供有用的數據。

幕後故事

時間

“選擇美國‘獨立日’是噱頭”

“深度撞擊”計畫從醞釀到今天,經過了近30年時間。為了保證計畫成功,科學家對於計畫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進行了精心挑選。比如撞擊器的重量就幾經增減,多一分則可能使預算超支,少一分則可能降低撞擊威力;撞擊對象“坦普爾1號”直徑6公里,個頭大,“靶子”也大,而且算是彗星中“循規蹈矩”的一員,很容易被預測到將要出現的位置。最重要的是,它自轉速度慢,可以保證千辛萬苦撞出來的撞擊坑不會在短時間內轉到人類觀測不到的彗星另一面去。

約曼斯博士向記者透露,其實,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這一天進行撞擊,也是經過“深度撞擊”計畫小組精心選擇的說白了,這是美國宇航局搞的一個“噱頭”。

“根據我們的計算,‘坦普爾1號’將在7月5日這一天來到它的近日點,也就是它自身軌道上離太陽最近的位置按照‘深度撞擊’計畫的要求,我們必須選擇彗星離太陽和地球都比較近的時候進行撞擊。因此,只要是在7月5日前後一到兩周時間裡,任何一個日子都可以是理想的撞擊時間。大家一琢磨,不如選7月4日‘獨立日’,聽起來不是更酷嗎?”

動機

“哈雷彗星激起科學家好奇心”

根據預測,撞擊器一旦擊中彗核,將產生一個不下30米深、足球場大小的撞擊坑。然而,如果彗核比預計的要堅硬,撞擊器打出的坑洞不大,噴射出來的彗核物質較少,人們盼望的“太空焰火”的絢麗景象也將難以出現。

不過約曼斯博士表示,對於撞擊坑大小的猜測,是建立在科學家目前對於彗核物質構成判斷上的。不同的撞擊坑形成過程,將為天文學家提供顛覆性的嶄新認識。所以,“深度撞擊”科研小組成員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各種意料之外的撞擊結果。

“‘深度撞擊’計畫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我們固有的觀念,而是為了挑戰神秘的未知。 要知道在此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天文學家都相信,彗星就是一顆顆裹著灰塵的骯髒大冰球。1978年,科學家艾倫·德拉米爾和美國國家光學天文台的邁克·貝爾頓無意中發現,著名的哈雷彗星是個不折不扣的‘煤球小子’,彗核外殼比煤還要黑。這激起了科學家研究彗星物質構成的好奇心,‘深度撞擊’計畫由此誕生。”

“根據我們目前的推測,‘坦普爾1號’應該是一顆結構疏鬆、重力小、易碎的彗星。因此我們判斷,應該可以撞出一個100米直徑的坑洞來。不過,如果這顆彗星是一個堅硬的大冰球,那么坑洞形成的時間會遠遠短於目前猜測的200秒,撞擊坑的尺寸會比較小、但是更深,也會有更多的噴射物脫離彗星。不排除還有第三種可能性,那就是‘坦普爾1號’的內部物質像聚苯乙烯泡沫塑膠一樣鬆軟,那么幾乎不會造成什麼坑洞也幾乎沒有什麼噴射物”

“所以說,不同的撞擊結果,可以為我們提供不同的認識。‘深度撞擊’計畫的目標,就是為了研究彗星的內部構成‘坦普爾1號’到底是一個堅硬的大冰球、層層包裹的‘大洋蔥’、外殼堅硬的‘空心湯糰’、還是一塊不堪一擊的‘雞蛋布丁’?通過攝像器材,我們可以了解到它的外部形態;通過撞擊,我們可以研究它的內部構成。不管獲得什麼我們都會為嶄新的發現歡呼雀躍深度撞擊’計畫最迷人的地方在於,我們真的不知道將要面臨怎樣的結果,

撞擊

“像一隻蚊子衝進客機”

此次“深度撞擊”行動和美國曾經拍攝的一部電影《深度撞擊》同名,如果看過當年的影片,也許人們會擔心一個探測器去撞擊彗星,會不會對地球造成不利影響?撞擊的碎片萬一飛到地球上,可怎么辦?

事實上,科學家已經對此進行了嚴密的考察和計算。“坦普爾1號”是一顆運行軌跡不可能威脅到地球的彗星經過估算,撞擊會使彗星的速度每秒鐘增加萬分之一毫米,但這也只是使它原來5年半的軌道運行周期減少1秒而已而且撞擊發生時,“坦普爾1號”彗星遠在地球1.32億公里以外,它的碎片也不可能撞上地球,

對於撞擊產生的影響,約曼斯博士形象地比喻說:“從科學角度來看,這一撞擊就好比讓一隻蚊子衝進一架波音767客機,完全不會影響到彗星本身的運行軌,

未來

“小天體的威脅真實存在”

約曼斯博士在接受採訪時也坦言,小天體對於地球和人類構成的威脅不容忽視。不過他一再強調,“深度撞擊”計畫與“小天體威脅論”毫無關係,科學家研究彗星的物質構成,絕對不是為了將來能夠將它們炸飛做準備,

“電影《深度撞擊》中的場景,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仍然是科幻影片中的‘胡思亂想’。不過,小天體的威脅真實存在。從幾百萬年的漫長時間來看,人類死於彗星或小行星撞地球的幾率,與在飛機墜毀事故中喪生的幾率是一樣的!”

“根據估計,從1998年到2008年之間,大約會有2000個直徑在1公里以上的小行星和彗星靠近地球,一旦與地球相撞,足以造成全球性的影響但此次‘深度撞擊’計畫的目的,僅僅是在於了解彗核的內部物質構成,以此幫助人類了解太陽系形成初期的物質形態,而不是為了對可以導致彗星偏離軌道或者直接將其摧毀的方法進行實驗

失去聯絡

美國宇航局(NASA)的“深度撞擊”號探測器如今有了大麻煩。這架探測器在8月11日至8月14日期間與地球失去了聯絡。該項目主要負責人、馬里蘭大學學院市分校的Michael A’Hearn表示,當前的指令是讓“深度撞擊”號探測器處於休眠狀態,或者說安全模式,然而這種嘗試並沒有成功,該探測器現在處於失控狀態。當“深度撞擊”號探測器的任務延展為觀測彗星以及擁有系外行星的恆星後,研究人員將這項任務重新命名為Epoxi。

工程師已經追蹤到問題的根源在於重置探測器計算機遇到的一個軟體通訊的小故障。他們現在正想方設法使“深度撞擊”號探測器重新恢復運行。

研究人員正試圖與探測器進行通訊,但他們必須首先搞清“深度撞擊”號探測器如今最有可能在什麼方向,以及是否要向探測器的高增益天線或低增益天線傳送信號。

項目科學家正在爭分奪秒地展開工作,這是因為“深度撞擊”號探測器的電池完全依賴於太陽能板提供的能量如果探測器上的太陽能板恰好指向一個能夠接收到部分陽光的方向,則電池還可以持續工作幾個月;然而一旦太陽能板指向一個遠離太陽的方向,電池可能在幾天內便宣告“死亡”。A’Hearn指出,如果電池不再工作,“深度撞擊”號探測器便再也“活不成了”。

A’Hearn表示,這次事故造成的一個重大傷亡便是科學家沒有收到任何由探測器發回的有關ISON彗星的圖像——“深度撞擊”號探測器原計畫於8月造訪該彗星。在投入太陽的懷抱之前,這顆冰凍的太空岩石原本會於秋季在太陽系內側上演一場精彩的表演。

“深度撞擊”號探測器於2005年1月12日發生升空。這項史無前例的“炮轟”彗星計畫始於1999年11月1日,在2005年7月4日撞擊彗星之前,“深度撞擊”號走過了4.31億公里的漫長太空之旅,終於迎來了與坦普爾1號“親密接觸”的激動人心時刻。

撞擊器擊中彗星的彗核後,會在其表面轟出“彈坑”,使其內部物質暴露出來供研究。據預測,撞擊會造成彗核表面的冰雪、塵埃等濺起,好比在太空中放出一個大“焰火”。

科學家們認為,彗核中含有太陽系初生時遺留的物質,希望藉助此次撞擊對太陽系誕生的過程有更多了解NASA專家表示,當年的這次撞擊不會改變彗星的軌道,也不會對地球構成危險,

深度撞擊”號徹底失聯 任務宣告終止

在與地球失去聯繫一個多月後,美國航天局20日宣布,被稱為“彗星獵手”的“深度撞擊”探測器已經“死亡”。項目科學家說,他們“為失去一位老朋友而悲傷”。

在輝煌的8年多太空旅程中,“深度撞擊”史無前例地飛近並釋放撞擊器擊中一顆彗星,還飛近另兩顆彗星近距離拍攝,此外還觀察了6顆恆星,向地球發回約50萬幅照片。“深度撞擊”一生飛行75.8億公里,成為歷史上飛得最遠的彗星探測器。

自上月8日突然失去聯繫後,項目科學家多次嘗試激活該探測器上的系統,但均以失敗告終。因此,項目小組不得不宣布,由於無法聯繫上“深度撞擊”,該彗星探測項目宣告結束。

項目首席科學家、馬里蘭大學天文學家麥可·埃亨在一份聲明中說:“我為因功能故障而失去‘深度撞擊’感到悲傷,但同時‘深度撞擊’項目為我們加深對彗星的了解作出許多貢獻,我為此感到十分自豪。”

美國航天局表示,目前還不清楚“深度撞擊”失去聯繫的原因,但項目小組懷疑,該探測器電腦軟體出現問題影響了定位系統,從而導致與地球的通信中斷,並使得太陽能電池板方向指向錯誤,最終探測器失去電力其內部包括電池與推進系統等全被“凍死”,

“深度撞擊”2005年1月發射升空,當年7月,完成了人造太空飛行器和彗星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也使人類首次得以窺見彗星內部的物質。

2010年,“深度撞擊”飛近另一顆彗星哈特利2號,並進行近距離拍攝。今年,該探測器還拍攝了將於11月底從太陽附近掠過的ISON彗星。由於通信中斷項目科學家還沒有接收到任何關於ISON彗星的圖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