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社區

大安社區

大安社區是珠江毛南族自治縣的一個村莊,有近4000人口,耕地面積達5000多畝,獲得多個縣級榮譽的模範社區。

珠江毛南族自治縣大安社區

基本介紹

社區文化社區文化
大安社區位於大安鄉南部,距縣城12公里,羅環公路貫穿而過,社區有28個村民小組,人口3873人,耕地面積5130畝。近年來,社區先後獲得“縣級文明社區”、“縣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平安社區”、“無毒社區”等榮譽稱號。

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和諧社區建設是最基層、最大範圍的和諧創建,是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方面。為加強和諧社區的創建工作,大安社區成立了以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大安社區創建工作計畫,提出了創建工作的指導思想及目標、任務,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工作責任,為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
社區文化社區文化
大安社區居委會現有辦公面積達360平方米,配套建有社區衛生服務室、電子閱覽室、圖書室等。社區圖書室有圖書8000多冊;2009年底新建立了社區電子閱覽室,配有電腦10台,遠程教育設備一套,開通了社區服務管理信息網路,為居民豐富業餘知識和學習電腦技術提供了場所。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治理工作,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民眾生活質量,2009年,在上級環保、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中央農村環保專項資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落戶毛南山鄉大安鄉,主要是完善大安社區集鎮居民、中國小校和周邊村屯民眾的生活污水處理及社區主要公路沿線的垃圾收集處理。項目總投資315萬元,項目將於今年9月上旬竣工,項目投入運行後可以實現集鎮生活污水的集中處理和達標排放,對社區公路沿線屯隊民眾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併購置垃圾桶150個、垃圾收集人力車20輛、自動裝卸垃圾車1輛,垃圾轉運車2輛。為建設“生態和諧大安”提供堅實基礎。
構建群防群治網路,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社區綜合治理工作堅持“打防並舉、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強化基層”的方針,增強社區防控職能和穩定功能,大安社區通過“一事一議”,大力實施治安防範新舉措,建立了集人防、物防、技防和民眾自我防範為一體的防控網路。推行村、隊乾、無職黨員治安承包農戶新機制,承包農戶的治安防範、矛盾糾紛調解、法律宣傳等等事項;組建的“三員”、“五隊”、“六崗”、紅袖標群防群治力量近40人。村級聯防隊員4人,民兵治安巡邏隊員10名,義務巡邏隊員10名,青年志願者巡邏隊員10名。目前,覆蓋全社區、屯的防控網路,對重點時節、時段、部位進行重點巡邏。形成了以治安聯防隊為主要骨幹,民眾治安巡邏為依託,十戶聯防為基礎的治安防範體系。廣泛開展預防、打擊、治安巡邏、看家護院、看村護組、鄰里守望工作。由此構建了多層次、全方位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防控網路和信息收集網路。為平安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兩年來,轄區內無刑事治安案件和火災事故發生。
繁榮社區文化,豐富居民業餘文化生活

幾年來,大安社區民眾性的文化活動非常活躍,民眾自發組織成立的業餘文藝隊和舞獅隊已有10多年的歷史,並逐步發展壯大,文藝隊從成立初的6人發展到現在的38人;舞獅隊的規模已達50餘人。每年除在本鄉舉行比賽和表演外,還積極組織參加縣裡和其它鄉鎮舉辦的表演和比賽,舞獅隊連續三年在全縣元宵舞獅表演賽中均獲第一名。為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大安社區還多方籌措資金興建了6個籃球場,其中燈光球場3個,每逢假節日,都舉辦籃球、氣排球等比賽,大大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精神生活。社區居委會在開展社區文化活動時,緊緊把握以點帶面,以骨幹帶動民眾的文化活動的宗旨,倡導文明風尚,提高社區居民文化品位,為推動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努力。
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一是利用好各種有利時機和重要節日,開展各種專題教育活動。在清明節,社區組織部分青少年到望峰山祭掃、悼念革命先烈,進一步培養青少年發揚光榮傳統、激發愛國熱情。在今年的學雷鋒活動日和重陽節,組織大安中學40名學生到鄉敬老院、頂新村敬老院為孤寡老人打掃衛生,拆洗被窩,買藥送菜。讓廣大青少年學會感恩,回報社會。二是充分發揮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的職能作用及思想道德教育的陣地作用。未成年人校外活動中心是服務、教育廣大未成年人的活動平台,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進素質教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大安社區充分利用活動中心這個平台,加大與鄉文化站的溝通協調,完善活動中心的管理制度,落實管理人員,以方便青少年為已任,採取定時、定人開放的形式,利用現有的圖書和完整的電教設備,為全鄉未成年人提供課外閱讀及觀看科學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等服務。據統計,一年來,共免費借閱書籍3000多冊次,播放愛國主義教育影片120多場次,組織未成年人開展文藝表演、演講比賽、詩歌朗誦、讀書活動等。

台灣大安社區大學

大安社區大學大安社區大學
台北市政府於1998年成立全國第一所社區大學--文山社區大學--以來,迄今已屆滿七個年頭。在馬英九市長的大力支持下,社區大學得以蓬勃發展,由一所迅速拓展至十叄所,每年可提供市民學習機會超過60,000人次,歷年來累計學員人數亦達219,012人次,綻放出彩虹般的光芒,讓「終身學習」展開前所未有的新風貌,也再創社區文化的新境界。台北市十叄所社區大學,由十叄個不同的法人團體(含叄所私立職業學校)承辦,創造出十叄種不同的辦學風格,提供市民更多元化的選擇。如此以觀,社區大學正逐步地融入民間,日益蔚為風潮。然而社區大學開辦之後,其課程仍需進一步深化、其教學亦需不斷地提升;社區大學要如何在與社區民眾的互動中成長?許多新經驗值得再開發,才能為社區民眾提供更加多元而活潑的高等教育機會。常民化的社區大學,一方面在提供個人知識、藝能成長的機會,豐富生活的內容與品味,另一方面則強調開拓民眾對公共領域的關懷,啟發並培育其判斷思考、反省和調適的能力,以進行社會重建工作。也就是說,不僅僅強調教育改革,同時亦注重社會改造,並以政府做為社區大學的推動重心,喚起各界的認同與支持,建構出一個真正成熟的公民社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