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主張
該思想主張在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西部建立一個更大的塞爾維亞人國家,包括:
塞爾維亞人到達巴爾幹半島後最初的聚居地,如黑山、舒馬迪亞(Šumadija)等
中世紀時的塞爾維亞帝國的領土,包括普雷舍沃谷地(Preševo Valley)、馬其頓等
有大量塞爾維亞人移居的地方,包括伏伊伏丁那、克寧等
1.塞爾維亞人到達巴爾幹半島後最初的聚居地,如黑山、舒馬迪亞(Šumadija)等
2.中世紀時的塞爾維亞帝國的領土,包括普雷舍沃谷地(Preševo Valley)、馬其頓等
3.有大量塞爾維亞人移居的地方,包括伏伊伏丁那、克寧等
其基本目標是統一塞爾維亞人聚居的地區。但一些較激進的人士對塞爾維亞人為少數民族的地區也有要求。
發展
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東南部,是亞歐大陸的交界地,並臨近非洲,雖然面積只有約50萬平方公里,卻是多民族、多宗教的文明結合部,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充滿“血與火”的多難之地。尤其是近代以來,這裡爆發了數次影響人類歷史的戰爭,以至於“火藥桶”成為其代名詞。
塞爾維亞則位於巴爾幹半島中北部,東北與羅馬尼亞、東部與保加利亞、東南與馬其頓、南部與阿爾巴尼亞、西南與黑山、西部與波赫、西北與克羅埃西亞相連。長期以來就處於“火藥桶”的中心,歷來是各大國爭奪的對象。塞爾維亞民族正是在追求昔日輝煌和民族獨立的過程中,產生了大塞爾維亞主義。
1844年,塞爾維亞內政大臣伊利亞・加拉沙寧制定了一項塞爾維亞長期綱領《回憶》(或譯《略圖》),提出了建立大塞爾維亞的國家藍圖,這即是大塞爾維亞主義的具體明確表述。這一主義強調塞爾維亞是整個南斯拉夫人的領導中心,所有受到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奴役的南斯拉夫人和地區都應該團結在塞爾維亞周圍,組成南斯拉夫王國。大塞爾維亞主義者力圖將黑山、馬其頓、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等地併入塞爾維亞版圖,恢復中世紀斯特芬・杜尚帝國時期的強大塞爾維亞國家,認為塞爾維亞民族才是勇敢的民族,才有權成為這個帝國的領導者。
演變
大塞爾維亞主義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產生、發展乃至衰落的。
古代
公元6世紀,在民族大遷移浪潮中,來自東方的遊牧民族阿瓦爾人迫使大量斯拉夫人湧入巴爾幹半島。其中,塞爾維亞人居住在範圍西起迪納拉阿爾卑斯山脈、東至南莫拉瓦河、南到黑山、北至薩瓦河和多瑙河之間的地區。
公元9世紀,散居的南斯拉夫人開始了國家建設進程。保加爾人首先在巴爾幹半島建立起來第一個以斯拉夫人為主體的國家。而塞爾維亞則處於拜占庭帝國和保加利亞王國的交相控制下。11世紀後期,保加利亞王國和拜占庭帝國先後衰落,這給塞爾維亞崛起提供了機遇。這一時期,塞爾維亞兩公國之一的扎胡姆列公國被另外一個公國澤塔公國吞併,塞爾維亞由此統一,歷史上第一個塞爾維亞王國由此建立。從12世紀起,塞爾維亞開始尋求擺脫拜占庭的統治。1169年,史蒂芬・尼滿雅在拉什卡建立了“塞爾維亞王國”,由此開啟了長達200年的尼滿雅王朝歷史。
在14世紀中葉,尼滿雅王朝進入了由史蒂芬・杜尚統治的鼎盛時代。這一時期,塞爾維亞帝國由北向南推進,先後占領了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和希臘等地。最鼎盛時,塞爾維亞帝國東至愛琴海,西至亞得里亞海,北至多瑙河,南至希臘半島科林斯灣,約占巴爾幹土地面積的2/3,成為巴爾幹歷史上最大的斯拉夫帝國。杜尚多次加冕自己為“塞爾維亞人與希臘人的皇帝”,而原屬拜占庭皇帝的尊號“德斯波特”、羅馬皇帝名稱“凱撒”等則被杜尚用來授予大臣。這一時期在塞族歷史上輝煌無比,在塞爾維亞心目中,被認為是自己歷史上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尼滿雅王朝所留下的事業在隨後的許多世紀裡對塞爾維亞人產生了一種持久的鼓舞和激勵,成為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的一大驅動力,恢復杜尚帝國的遼闊疆域成為後來大塞爾維亞主義者孜孜以求的夢想。
杜尚去世後, 其王國隨即瓦解。1389年6月28日,塞爾維亞人在聯合巴爾幹其他民族抵抗奧斯曼帝國侵略的“科索沃戰役”中慘遭失敗,這成為巴爾幹半島各民族歷史性的轉折點,巴爾幹各民族從此進入被外部列強征服和統治的屈辱時期。1459年塞爾維亞被徹底征服,此後350年一直處於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
為了有效控制塞爾維亞,奧斯曼帝國對塞爾維亞人採取了“民族分化”政策,誘使一部分塞爾維亞人由東正教改信伊斯蘭教,這部分人就是現在的波赫穆斯林;而對不改宗的塞爾維亞人則進行迫害,致使塞爾維亞民族產生了對杜尚王國的懷念, 並在長期反抗與謀求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運動中,萌發了恢復歷史輝煌、重建“大塞爾維亞”的強烈願望。
近代
1804年,在民族意識高漲的背景下,卡拉・喬治領導了塞爾維亞第一次起義,起義初期不斷獲得勝利,塞爾維亞人遂提出地方自治要求,但遭到奧斯曼帝國拒絕。由於塞爾維亞領導人內訌以及敵我力量對比懸殊,起義於1813年10月以失敗而告終,但它卻激起了整個塞爾維亞民族的獨立意識。僅僅兩年後,塞爾維亞人在米洛什・奧布廉諾維奇的領導下又發動了第二次起義。這次起義雖然沒有使塞爾維亞獲得獨立,但最終成為了一個自治公國,這成為了塞爾維亞人追求民族徹底獨立的起點。
爭取民族獨立不僅是對奧斯曼帝國暴政的反抗,同時也是塞爾維亞民族意識進一步復甦的表現。這種民族意識不僅表現在獨立戰爭之中,而且反映在塞爾維亞學者的語言與文化傳播過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塞爾維亞民族意識正是以語言改革為推動力的。武克・卡拉季奇在繼承卡拉・喬治政府首任教育大臣多西特伊・奧勃拉多維奇事業的基礎上,對塞爾維亞書面語進行了徹底改革。1814年,卡拉季奇出版了第一部著作《斯拉夫——塞爾維亞民間歌曲小集》,並發表了《塞爾維亞平民口語語法》一文。稍後,他又出版了一系列塞爾維亞語言語法的相關著作,並對西里耳字母進行了改造。這些努力喚起了塞爾維亞人認識本民族光榮歷史和民族傳統的意識,也為此後大塞爾維亞主義的誕生奠定了文化基礎。
1844年,塞爾維亞內政大臣伊利亞・加拉沙寧制定了一項塞爾維亞長期綱領《回憶》,提出了建立大塞爾維亞的國家藍圖。其中心思想是以塞爾維亞為中心,建立一個包括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以及阿爾巴尼亞北部的龐大國家,並與脫離奧斯曼帝國的保加利亞保持某種聯繫。1866年起,塞爾維亞相繼與黑山、希臘和保加利亞結盟。1866年9月,加拉沙寧還同克羅埃西亞民眾黨達成建立一個既獨立於奧地利又獨立於奧斯曼帝國的南部斯拉夫國家協定。他強調塞爾維亞與克羅埃西亞同屬一個民族,主張在此基礎上建立聯邦國家。顯然,加拉沙寧所要建立的是一個以塞爾維亞霸權為特徵的巴爾幹聯邦,反映了大塞爾維亞主義的欲望。
在加拉沙寧思想的影響下,一批被稱為“貝爾格勒秘密斯拉夫團體”成員的大塞爾維亞民族主義青年政治激進分子廣泛散布到克羅埃西亞、達爾馬提亞、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以及阿爾巴尼亞、馬其頓和保加利亞部分地區,開展秘密活動,為建立以塞爾維亞為中心的南部統一國家進行宣傳鼓動工作。
1877年,塞爾維亞在俄土戰爭爆發之際,再次發動起義,參加了俄國對土戰爭。戰爭結束所締結的《聖斯特法諾條約》使塞爾維亞的獨立地位獲得了承認,且領土得到了擴展。但由於遭到英法等列強的反對,“聖約”在1878年6月至7月的柏林會議中被徹底修改和推翻。柏林會議達成的《柏林條約》,雖然再次確認了對塞爾維亞的獨立地位,但塞爾維亞恢復杜尚帝國時期的版圖要求卻遭到拒絕,使得大塞爾維亞計畫的發展受到一定阻遏。
一戰期間
但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大塞爾維亞主義又開始活躍起來。1911年,狂熱的塞爾維亞民族主義分子迪米特里耶維奇・阿皮斯建立了一個名為“要么聯合,要么死亡”的秘密組織(又稱‘黑手社’),宣稱波赫、黑山、馬其頓、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伏伊伏丁那和達爾馬提亞都應成為塞爾維亞下屬的省份,都應聽命於塞爾維亞。
同時在這一時期,巴爾幹半島內外矛盾交織,歐洲大國在此展開日益激烈的爭奪。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在帝國的夾縫中搖來擺去,利用列強爭奪巴爾幹半島的矛盾生存。在這種局面下,爆發了兩次巴爾幹戰爭,“大塞爾維亞主義”在這兩次戰爭中得到進一步增強。大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與大克羅埃西亞主義、大阿爾巴尼亞主義、大希臘主義、大保加利亞主義等各種民族主義一樣,都在這一時期狂熱追求地區霸權和實施擴張計畫,力求獲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把同宗、同族、統一文化和風俗習慣的民族統一到自己的疆域之內。塞爾維亞在這一時期的戰爭中,極力追求鞏固和擴大民族獨立成果,擺脫奧斯曼和奧匈帝國的統治和奴役,並謀求獲取通往亞得里亞海的出海口。“塞爾維亞不擴張便滅亡”在塞族民眾中一度成為流行口號,大塞爾維亞主義者將擴張的目光或盯在奧斯曼帝國治下的馬其頓或盯在奧匈帝國統治之下的波赫。
1912年,塞爾維亞與保加利亞、黑山和希臘組成四國同盟,推翻了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統治地位。在此戰即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塞爾維亞得到了馬其頓的部分領土,但沒能取得夢寐以求的亞得里亞海出海口,因此要求得地最多的保加利亞劃出一部分馬其頓領土做補償。同時,希臘、羅馬尼亞也因為所得不多,而與塞爾維亞站到一起,共同反對保加利亞。巴爾幹四國同盟在分割馬其頓問題上出現的分化,終於導致1913年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爆發。最後,保加利亞戰敗求和,塞爾維亞從保加利亞手中奪走馬其頓的大部分領土,以及新帕扎州的一半。經過兩次巴爾幹戰爭後,塞爾維亞疆域擴大了一倍,並光復了杜尚帝國時代的首都斯科普里,人口和領土大大增加,軍事和經濟實力也獲得提升,遂成為巴爾幹大國。塞爾維亞民族自信心和民族主義情緒急劇上升,建立一個以塞爾維亞為中心的南斯拉夫統一國家的呼聲此後日趨高漲。
1914年,在“黑手社”影響下成立的大塞爾維亞青年激進秘密團體“青年波士尼亞”成員普林齊普成功地將斐迪南大公刺殺,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索。大戰爆發後,塞爾維亞成為巴爾幹地區抗擊奧匈軍隊的主力。雖然當時塞爾維亞老年激進黨存在建立一個“東正教大塞爾維亞國家”的夢想,但為了可以團結各民族抗衡外敵,塞爾維亞政府在此時暫時壓抑了大塞爾維亞主義,宣稱要解放和聯合一切未獲得自由的兄弟--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進行鬥爭,建立一個統一、自由、民主、平等的南斯拉夫國家。
但大塞爾維亞主義在一戰中還是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戰後建立的“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即“第一南斯拉夫”(1918-1941)所面臨的就是在建國進程中已露端倪的大塞爾維亞民族主義如何處理與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和黑山民族的關係以及如何對待其他少數民族問題。從冗長的國名來看,似乎三個民族是處於平等地位的,但事實上,大塞爾維亞民族主義是國家統治的基本綱領,塞爾維亞人幾乎把持了國家所有最重要的政府職位,並在經濟、文化教育、宗教、就業和國民收入分配等方面享有有利地位。從1921年頒布的新憲法規定王國實行中央集權
體制、貫徹只有一個民族的思想到1929年亞歷山大國王大權獨攬“奉行大塞爾維亞霸權主義”,都深刻體現了大塞爾維亞主義的影響。
二戰期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南斯拉夫雖然想保持獨立,但領土最終還是被瓜分,“作為一個國家,南斯拉夫的確已經被消滅掉了”。在這期間有一個不容忽略的歷史事實是二戰期間發生在巴爾幹半島最殘暴的種族滅絕屠殺,它不是法西斯分子實施的,而是克羅埃西亞的“烏斯塔沙”對塞爾維亞的屠殺;以及塞爾維亞“切特尼克”武裝對克羅埃西亞的反報復。但所幸的是,南斯拉夫共產黨意識到要打敗法西斯、贏得南斯拉夫獨立,就一定得緩解民族矛盾,消除民族隔閡和偏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南共提出了“民族友愛和團結”的口號,號召各民族拋棄仇恨,共同建立一個各民族的、部分黨派和宗教信仰的南斯拉夫反法西斯戰線,這推動了南斯拉夫反法西斯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
二戰以後
二戰結束後,在南共領導下建立了統一的南斯拉夫聯邦制政府。南共領袖狄托摒棄了“第一南斯拉夫”時期的大塞爾維亞主義,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並在此基礎上通過聯邦制和民族區域自治的制度保障來解決民族問題。狄托實行這種政策的重要目的正是要壓抑和遏制大塞爾維亞主義,這即是狄托的“塞弱則南強”思想。顯然,狄托認為,塞爾維亞人是造成南斯拉夫民族問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弱化塞爾維亞勢力,就會保證其他民族避免大民族主義的威脅,從而也自然會使其他民族的民族主義偃旗息鼓。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南斯拉夫上下將大塞爾維亞主義指斥為“一元主義”,並長期注意削弱大塞爾維亞主義傾向。在這一時期,大塞爾維亞主義明顯受到打壓。
但是,1980年代起,狄托的逝世、南斯拉夫的經濟危機,又使得民族關係逐步緊張起來。大塞爾維亞主義在此背景下開始回潮。米洛舍維奇自1984年從政以來一直鼓吹大塞爾維亞主義,1989年上台後,更是直接推行大塞爾維亞主義政策。米氏上台不久,就撤銷了科索沃和伏依伏丁那兩自治省領導人,並宣布收回1974年憲法賦予科索沃自治省的大部分立法、管理和司法權力,事實上取消了科索沃的高度自治權。這在客觀上推動了馬其頓和波赫的民族分離傾向以及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的獨立願望。事實是,大塞爾維亞主義的膨脹和各民族狹隘主義的激烈交鋒,使南斯拉夫各民族備受戰火熬煎,付出了慘重代價,僅僅6年時間,統一的南斯拉夫就土崩瓦解、一分為五。大塞爾維亞主義也漸入低潮。1992年,塞爾維亞和黑山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2003年,南聯盟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原來的聯盟共和國變為鬆散的國家共同體。2006年5月21日,黑山獨立,“塞爾維亞失去了唯一的出海口,成為一個領土面積更小的內陸國家,與西方對抗的物質基礎越來越弱。”塞爾維亞兩個少數民族自治省即科索沃和伏依伏丁那,他們都有擺脫塞爾維亞的願望和要求。尤其在2008年,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並為西方社會所承認,大塞爾維亞主義的現實物質基礎繼南聯拉夫一分為五後,再次受到致命性打擊。
國內有學者認為,正是米氏鼓吹並推行的大塞爾維亞主義摧毀了南聯邦,正是他成為南聯邦首要的掘墓人。如果米洛舍維奇能夠像狄托那樣抑制大塞爾維亞主義、兼顧各民族正當權益,以鐵腕繼續維護南聯邦的統一,那么南聯邦可能成為冷戰後最先加入歐洲聯盟和“北約”的東南歐國家。
結語
在一般意義上,民族主義通常被視作貶義詞,在中國正統意識形態觀念下,更被認為是屬於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辭彙而加以貶斥(參見《中國大百科全書》、《辭海》的‘民族主義’詞條),其實它是一個中性詞。“民族主義猶如一把雙刃劍,正面用之,以喚起民眾爭取、捍衛民族獨立與民族權益,它則是一把民族自立、自衛的抗敵利劍;如果反面用之,以煽動民眾,企圖實現民族擴張與民族霸權,它則是一把傷害其他民族、最終也不利於自己民族的殺戮之劍。”這一點在大塞爾維亞主義產生、發展和衰亡的歷史過程中得到了較明顯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