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車燈

車燈,由流動彩車上懸掛的燈而得名,是象山定塘鎮大塘地區特有的民間藝術,故又名大塘車燈。車燈演繹的是三國時期著名的“關公送皇嫂”的故事,車由竹篾、鐵絲、布幔等材料製成轎型,四角懸掛彩燈,人在車內用假腿扮成坐姿,自己隨車而走,幾乎能以假亂真。

基本信息

車燈,由流動彩車上懸掛的燈而得名,是象山定塘鎮大塘地區特有的民間藝術,故又名大塘車燈。車燈演繹的是三國時期著名的“關公送皇嫂”的故事,車由竹篾、鐵絲、布幔等材料製成轎型,四角懸掛彩燈,人在車內用假腿扮成坐姿,自己隨車而走,幾乎能以假亂真。大塘車燈集唱、演、奏為一體,凝結了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創造力,於2008年被列為寧波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有著百年歷史的“大塘車燈”,曾是象山沿海的一朵藝術奇葩,車燈表演取材於《三國演義》中關公送皇嫂的情節。表演過程中,按故事情節發展作各種隊形變化,一般隊形是:關公居中,手執青龍偃月刀,身騎竹架紙馬,一路打馬前後搖晃,作出上坡、下坡、轉彎等動作。馬童在前場翻起筋斗,舞起拳腳,類似武生角色。關公左右由“車燈娘”手扶布畫彩車(車燈),扮演甘、糜二夫人(皇嫂),以肩扛架,椅前安了一雙假腳如同坐斗,舞起拳腳,類似武生角色。關公左右由“車燈娘”手扶布畫彩車(車燈),扮演甘、糜二夫人(皇嫂),以肩扛架,椅前安了一雙假腳如同坐著一樣。車後各有一名“車夫”作推輪前行狀。“車夫”類似於丑角,以各種滑稽動作活躍氣氛。

“大塘車燈”是當地民眾的一道鄉土文化大餐。

歷史沿革

大塘車燈歷史悠久,起源於清朝嘉慶年間。過去每逢元宵或舉辦大塘紅廟廟會,大塘車燈就要竄村走戶到大塘的各村莊表演,深受百姓歡迎和喜愛。1952年,全縣舉辦燈節大會演,大塘車燈榮獲二等獎。文革期間大塘車燈表演停止。2006年5月,中站村村民史濟康重新組建了大塘車燈隊伍,恢復了車燈的演出活動,並應邀在中國(象山)開漁節、石浦三月三、文化遺產日等大型文藝活動中表演,現已成為地方上一張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文化名片。

表演劇目

大塘車燈表演的劇目是關公不顧自身安危護送兩位皇嫂出關的動人故事。整個車燈隊伍由關公、馬童、兩名皇嫂、四個護將、二個車夫、四盞散燈、樂隊七人,共約25人組成。表演時,先由關公騎著竹編紙糊的高頭大馬在城內唱倒板,打開城門,馬童翻跟斗跌出,引出表演隊伍:關公手持大刀居中,後左右兩邊是兩頂裝扮精美的花轎,兩名皇嫂打扮的女子身綁假腿扮成坐姿位於轎中,實則兩腿著地手提轎走。花轎兩側繪有車輪,表示轎子安裝在車上,由兩名車夫推著,轎後則是四位將軍騎馬護送。在一陣鑼鼓聲中,關公率先開唱,演唱中隊伍按“剪刀車”、“雲頭陣”、“四角陣”、“大團圓”四個陣形不停地變換方位,直看得人眼花繚亂卻又有條不紊。

唱腔曲調

大塘車燈的唱腔用的是越劇的曲調,關公唱花臉,皇嫂唱旦角,車夫任丑角,樂隊有時也接唱幫腔。曲牌有《倒板》、《流水》、《慢二凡》、《高百子》等,聲腔跌宕起伏,剛柔並濟,時而鏗鏘,時而溫婉,把關公對結義大哥劉備的深情厚意演繹得淋漓盡致。伴奏樂器則由鑼鼓、二胡、京胡、號子等組成。
大塘車燈的表演曲目雖較為單一,但它的道具裝扮和藝術造型用色艷麗、裝飾優美,特別是車中皇嫂的假腿及武將所騎的紙馬的設計幾乎能以假亂真,匯集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很是別出心裁。車燈表演時馬童高而險的翻筋斗,關公目不暇接的舞刀動作,車夫均勻而形象的推車步伐,還有鏗鏘豪邁的唱腔,不斷變換的隊形,具有很強的現場感染力。而關公過五關斬六將,千里送皇嫂的三國故事幾乎家喻戶曉,它所頌揚的“忠義”之情在老百姓中深入人心,所以大塘車燈雖表演內容百年不變卻也百年不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