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澧縣轄鄉。位於縣境中部。面積36平方千米,人口2.05萬人(2007年?)。轄1個居委會、12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周家坡,距縣城10千米。彭頭山新石器文化遺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沿革
1956年建大坪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35.52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鄉政府駐周家坡,轄玉成、大廟、大新、白塘、群樂、大楊、新生、花雲、三湖、大坪、黃堰、孟坪、東嶽、中涔14個行政村。
2005年,1、撤銷原玉成村,將周家坡的居民納入後,組建玉成社區;2、撤銷原三湖村、花雲村,合併組建紅星村;3、保留大廟、群樂、大新、白塘、大楊、新生、大坪、黃堰、東嶽、孟坪、中涔等11個行政村的行政區劃不變。調整後,大坪鄉轄1個社區和12個行政村。
農業建設
2007年,大坪鄉各項事業快速發展,民眾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全鄉工農業總產值2.2 億元,其中農業產值8000餘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118元,比上年增長666元。
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在挖掘傳統農業潛力的同時,不斷發展新型高效農業。全鄉2007年依託洞庭春米業以及和金健米業簽訂訂單,種植優質稻20000餘畝,僅此一項增收300萬元左右。葡萄園建設方興未艾,全鄉建園面積已達50多畝。養殖業進一步發展,全鄉生豬養殖100頭以上大戶6戶。城頭山蛋雞養殖場養殖規模達3.5萬羽,極大地帶動了全鄉農戶養殖的積極性。
招商引資成果顯著,工企業發展迅速。2007年,大坪鄉工業主要注重原有企業提質增效,擴規技改,不斷做大做強原有企業。2007年,產值過億的企業達到了31家,上繳稅收過百萬元的企業達到了2家。工業總產值已達1.3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不斷增加。已初步形成了油脂化工、農副產品加工、膏礦開採、鑄造為主的產業格局。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07年,大坪鄉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中考升一中人數居鄉鎮中學前列。玉成中心國小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教學管理不斷加強。寄宿制走入正軌。衛生院新門診大樓建成並投入使用,給全鄉人民提供了更為舒心的就醫環境。農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不斷提高,繼續保持在全縣前列。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加強,民眾安全感提高,社會大局穩定。計畫生育工作以優質服務和提高計畫生育率為重點,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繼續處於全縣前列。民政事業進一步發展,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全鄉弱勢群體生活得到了有力保障,鄉敬老院建成,鄉敬老院建成,可集中供養40多個五保戶。
發展建設
3月3日上午,大坪鄉2013年經濟工作暨表彰會、第十七屆人大第二次會議、糧食生產動員大會三會精簡合一,在鄉政府會議室隆重召開,全體機關幹部、縣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站所負責人、村幹部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由黨委書記李泳坪主持。
會上,首先由鄉長汪瑋作政府工作報告,總結了2012年的成績,並規劃了2013年的工作目標,在深化項目服務,抓好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促進社會事業發展的基礎上,旗幟鮮明提出了三個創建,即創建生態大坪、產業大坪、和諧大坪。同時,積極號召、動員廣大幹部投入到春耕生產的攻堅戰中來。
其次,對2012年度全鄉各項工作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和頒獎,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最後,黨委書記李泳坪作重點強調,要求廣大幹部樹立五種意識,在服務重點項目上樹立大局意識、在產業發展上樹立開拓意識、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樹立憂患意識、在基層黨建和後背幹部的培養上樹立前瞻意識、在幹部作風建設上樹立危機意識,共同努力,推動大坪快速發展。
大會不擺花架子,不讀厚厚的講話稿,取而代之的是言簡意賅的要點羅列,不講客套話、不“唱高調”,只談“幹了啥”“將幹啥”,實實在在地採取措施,做到了“長會短開、多會齊開”,深入貫徹黨中央改進作風的精神,在壓縮經費開支、減少會議時間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