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為邦本,本固邦寧。因此,農業是國策是根基。
《大國根基》就是講述在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背景下,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與創新成果,展現這些突破性發展與創新成果背後的關鍵力量。以此來回答“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這個世紀之問!
《大國根基》全片分為六集,每集五十分鐘。分別從種子、科技、生產關係、農業重器、金融、產業鏈等六個方面來展開。
《大國根基》承制單位-----中央新影集團下屬北京發現紀實傳媒有限公司,作為中國最大的科教影視節目製作基地,創作出了大量的優秀節目,榮獲國家金雞獎、華表獎、上海白玉蘭、四川金熊貓等國內、國際各項獎項,已經成為影視業內極有影響的品牌。
項目指導單位:農業部
顧問指導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
專家顧問團隊:
陳萌山: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
鄧秀新:中國工程院院士
華中農業大學校長
周光宏:南京農業大學校長
黃季焜: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北京大學教授
程國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合作局局長
宋洪遠: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張合成:農業部發展計畫司司長
王守聰:農業部農墾局局長
張 輝: 農業部發展計畫司副司長
劉 艷: 農業部科教司副司長
策劃:
李慶海:農業部辦公廳宣傳處處長
俞建飛:南京農業大學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劉思沅:美國A+E電視網中國區業務拓展總監
亞 當:英國電影人、中國傳媒大學特約客座教授
傅曉航:資深媒體策劃人
總撰稿:
董 峻:新華社資深三農記者
總製片:海潮明
製片主任:史國林
導演組:
總導演:劉 未 (人文科學部主任)
潘婷婷 (人文科學部《走近科學》欄目主編)
分集導演:
第一集:蘭玲、陳東
第二集:李林蒴、趙擎
第三集:潘婷婷、許芸芸
第四集:叢玥
第五集:許芸芸
第六集:沈逸明
分集簡介:
第一集 農業 的力量
每天,中國人要消耗170萬多噸糧食,如果用中型貨車運輸,一輛輛車頭尾相接,要排開1200公里,這相當於從北京到上海,或是從紐約到芝加哥。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接近14億人,相當於整個歐盟國家加上美國、英國、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以及日本和韓國的人口總和。
有著世界1/5人口的中國,耕地卻不到世界的1/10。這如何養活中國人?
在這集裡,我們將講述水稻、小麥和玉米這三大主糧如何裝滿人們的飯碗,中國又是如何從憑票供應的時代進入糧油肉蛋奶充足的今天。
我們還想告訴你,在中國仍然有幾千萬貧困人口,中國政府正在啟動“圓夢計畫”,消除絕對貧困的故事。
第二集 第一推動力
中國的“超級稻”畝產已突破1000公斤,不斷創新世界記錄;
中國豬、羊、牛存欄量,遙遙領先;
世界上三條魚就有兩條是中國養的,兩個蘋果就有一個產自中國;
中國糧食人均占有量達到450公斤,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
所有這一切都與農業科技密切相關。
沒有農業科技的巨大進步,飢餓仍將是中國的夢魘,大多數人仍將被束縛在土地上,向自然的索取將變本加厲,文明的腳步也將停滯不前。
在這集裡,我們帶你感受農業科技的強大力量——鹽鹼地變良田,青藏高原上的數千個溫室陣,城市高樓種菜,生物技術破解病蟲害。
第三集 希望的田野
中國有2.78億進城務工的農民,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成為城市的新一代移民。
可是,城市化也意味著農村勞動力的流失。
當年輕人紛紛離開村莊,由誰來接替他們父輩的職業?中國人的飯碗裡,又由誰來提供足夠的食物呢?
在這一集,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業職業經理人,這些陌生的辭彙被我們變成一個個生動的人。我們將為你講述依戀土地的人們的故事。
第四集 農業重器
綠色革命是20世紀最偉大、最深刻的一場農業變革。從這時起,工業和農業兩大生產系統相遇。農業重器,正是兩者的完美結合。
新中國成立近70年來,農業現代化的物質裝備和技術條件越來越強,發展的腳步也更快更穩,為中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發揮了基礎性作用。
在這一集,大型水利工程保障了農田灌溉,農業機械則提高了生產效率。這些農業重器,正在深刻改變著農業生產的面貌。
第五集 從田間到餐桌
一套複雜龐大的流通系統,把成百上千種農產品不分晝夜地運往城市。
一個全新的“大食物觀”,讓18億畝耕地之外的天地成為新的食物來源。
一種基於農耕文化的新業態,使農業的價值不再只是為了口腹之需。
在這一集,我們想講述人們一日三餐的食物是如何從田間到達餐桌的,也要為你展示在新的食物消費需求下草原、海洋等空間如何生產更多食物,還希望你了解中國的“農家樂”產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第六集 綠水青山
中國農業正處在一個全新的起點,面臨一場全新的變革。
在需求和資源之間,人們想要尋找新的平衡。這需要更先進的發展理念、更開闊的國際視野,也需要從八千年的農業文明中尋找靈感。
新時代的中國農業,正在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邁進:
讓農村成為夢想家園;
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讓萬物健康永續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