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概述
其中最大看點就是活生生的家長里短被搬上舞台,導演王筱頔說,“我們不怕把爭搶房子、兄弟反目等家長里短搬上舞台,因為凡是多子女家庭幾乎都有這樣的情況存在,我們直面它、正視它,是為了喚回真誠。呼喚友愛,呼喚親情。人與人之間的親情,我覺得是文化的最基本的東西,這是人文的最基本的東西。如果親情土崩瓦解了,被褻瀆了,那么這個社會會多么可怕。所以我們截取了親情的衍變,來呼喚“不分貴賤,不記恩仇”的親情。”劇情介紹
1973年除夕,意氣風發、英俊帥氣的大哥牛培華,帶著深愛的戀人——資本家小姐吳靜梅上門,並想出了用大白兔奶糖抓鬮的辦法決定弟妹插隊落戶的命運。1985年除夕,三個弟妹為家裡的住房吵得不可開交,牛培華和新婚妻子讓出了新房,也就是這一年,他與舊愛吳靜梅意外重逢。1997年,母親已過世,除夕夜沒有誰在意團圓,大哥毅然召回了弟妹,說出了讓大家震驚的決定,瀕臨解散的家得以聚攏。2009年,業已老去的大哥遭遇人生中最大的衝擊,他無限悲哀地發現,在80後的兒子眼中,自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1973 1985 1997 2009,上海一個普通人家的四個除夕夜,大哥牛培華生命的四組片段,悵然若失的愛情、血脈相連的親情、家的凝聚意義、一代人的理想價值。歲歲年年,得到、失去、離散、回歸,說不盡的人生況味,重新講述了家的意義……
話劇解讀
作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原創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話劇《大哥》從創意初就受到多方關注,劇本從創意到完稿足足花了有3年時間,數度打磨,五易其稿,話劇中心對此劇本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劇本出來後,各方面都給予了極大地重視,對這個題材給予了肯定,但我認為當時這個劇本在藝術上並沒有成熟,我們秉著對藝術負責的態度一直希望能夠完善劇本,編劇洪靖慧花了2年時間翻閱各種和上海三十年有關的書籍,收集相關材料,數易其稿,才有了今天的《大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總經理楊紹林如是說。在前後五稿里,故事情節更是有著顛覆性的改變,編劇洪靖慧坦言道,“從2007年開始創作大綱、初稿,直到2010年8月定稿,差不多有三年了。我一直處於查閱資料,消化,寫作的狀態,一共加起來寫了有五稿,《大哥》這部話劇其實加在一起我寫了有十二萬字多的劇本容量,最後縮減修改成了二萬五千字,人家一般都說去掉零頭,我這是正宗的‘化整為零’……”
眾所周知,現實主義題材的戲難就難在貼近生活,因為越貼近生活,觀眾越能夠感同身受,越能夠糾錯,所以時下越來越多的戲願意把發生的時代定在古代、未來或是虛幻的荒誕時空,以逃避觀眾的“火眼金睛”。正是當下現實主義戲的匱乏讓話劇中心決心要做一個“能讓觀眾靜下心來看”的一個戲,“可能這個戲不會有太多的搞笑情節,但其中的細節,包括語言、生活狀態、情感,一定會讓觀眾覺得真實、可信,在點滴之間讓大家找到認同感。”並且,這是一個貫穿四個年代的年代戲,而且是中國變化最大的四個年代,如何在細節上體現四個年代的區別,是主創要著力去思考的, “我希望在這個戲裡要‘聞’見上海的弄堂味兒,要像北京人藝的《茶館》一樣的,把北京‘土味兒’刨的淋漓盡致。”楊總在言語間無不流露出對這個戲的期望。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建於1995年1月23日,是由原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始創於1950年)和上海青年話劇團(始創於1957年)這兩個著名的話劇表演團體合併而成。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和上海青年話劇團,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分別由著名戲劇家夏衍、黃佐臨和熊佛西先生創建的,在數十年中,先後上演了五百餘部中西方古典名著及近現代作品。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是上海唯一一家國家級專業話劇團體,也是中國最優秀的話劇團體之一。中心不僅有著一大批專業的編劇、導演、演員、舞台等創作人員,還擁有三個大小各異、功能齊全的專業演出劇場,每年中心自主創作及交流引進的各色演出達600場,吸引國內外觀眾十幾萬人次。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宗旨是:以自身的博大與包容吸納全國各地世界各國的藝術家,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舞台作品吸引更多的觀眾,在台前幕後所有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把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發展成為一家具有國際聲望的,且與上海這座城市地位相匹配的現代化世界一流劇院。
演出信息
演出時間:2012.10.12-10.14
演出劇場:國家大劇院戲劇場
演出價位:500、400、350、300、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