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大保敦(duì) 西周成王鼎彝
該器銘文:
王伐錄子,聖摣厥,反。王降徵令於大保。大保克敬亡遣。王迎大保,賜休余土,用茲彝對令。
銘文釋義:
(錄國謀反,)周王討伐錄國,不料途中生病,返回。周王遂派大保率兵平定。大保不負聖望,完成討伐之命。(得勝班師,)周王親迎大保,並將余(地名)地的良田賜予大保。大保因而做此器謝恩銘世。
相關詞條
-
青銅簋
西周早期的典範之作,相當於今天的碗,是商周時期的盛飯工具。文獻中說是用來盛黍稷稻粱的器皿,容量為一升或二升,用途已明。青銅簋出現在商代早期,但數量較少,...
基本資料 簡介 形狀 發展 夔龍 -
柞伯簋
柞伯簋,1993年出土於河南平頂山應國墓地M242。柞伯簋的銘文記錄了周康王在周都舉行大射禮的過程,同時也反映了西周時期的貴族教育制度。
銅器簡介 銅器詳述 銅器銘文 大意 考釋 -
宜侯夨簋
宜侯夨(cè)簋(guǐ),是西周早期青銅器。宜侯夨簋於1954年6月在江蘇鎮江大港鎮煙燉山出土,經修復成器。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簡介 藏品信息 銘文解釋 研究 -
㝬簋
㝬簋又稱胡簋,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西周厲王時期青銅器,1978年5月陝西扶風(今寶雞市扶風縣)齊村出土。 簋通高59厘米,口徑43厘米,腹深23...
發現歷史 文物造型 文物銘文 文物價值 -
西周宜侯夨簋
宜侯夨(cè)簋(guǐ),是西周早期青銅器。宜侯夨簋於1954年6月在江蘇鎮江大港鎮煙墩山出土,共有銘文120餘字。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簡介 銘文 研究 地位 -
害夫簋
害夫簋是一件文物,通高59厘米,口徑43厘米, 腹深23厘米,重60公斤。
-
厲王簋
這是簋當中最大的一件,被稱為西周“簋王”, 寶物上圓下方,象徵“天圓地方”。 下面若平台,周身布滿豎棱,如虎皮身上的斑紋。
-
太保簋
太保簋 西周早期 傳出山東壽張縣梁山下,梁山七器之一
-
保國寺
保國寺又名靈山寺,著名佛教寺廟,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洪塘街道鞍山村境內。1961年3月被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國寺古建築群占地...
簡介 歷史 傳說 建築 寺內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