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詩意

《夜雨詩意》是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散文。

基本信息

原文欣賞

早年為了學寫古詩,曾買過一部線裝本的《詩韻合壁》,一函共6冊,字型很小,內容很多。除了供查詩韻外,它還把各種物象、各種情景、各種心緒分門別類,纂集歷代相關詩句,成了一部頗為齊全的詩歌詞典。過去文人要應急寫詩時,查一查,套一套,很可快速地炮製出幾首來。但是毫無疑問,這樣寫出來的詩都是不值一讀的。只有在不帶寫詩任務時隨便翻翻,看看在同一名目下中國詩化語詞的多方匯集,才有一點意思。
翻來翻去,眼下出現了“夜雨”這一名目,那裡的詩大多可讀。既然是夜間,各種色相都隱退了,一切色彩斑斕的辭彙也就失去了效能;又在下雨,空間十分逼仄,任何壯舉豪情都鋪展不開,詩句就不能不走向樸實,走向自身,走向情感,李商隱著名的《夜雨寄北》堪稱其中典範。
光聽著窗外夜色中時緊時疏的雨聲,便滿心都會貯足了詩。要說美,也沒有什麼美,屋外的路泥濘難走,院中的花零落不堪,夜行的旅人渾身濕透。但正是在這種情境下,你會感受到往常的世俗喧囂一時澆滅,天上人間只剩下了被雨聲統一的寧定,被雨聲阻隔的寂寥。人人都悄然歸位,死心塌地地在雨簾包圍中默默端坐。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像,夜雨中的想像總是特別專注,特別遙遠。
夜雨款款地剝奪了人的活力,因此夜雨中的想像又格外敏感和畏怯。這種畏怯又與某種安全感拌和在一起,凝聚成對小天地中一脈溫情的自享和企盼。在夜雨中與家人圍爐閒談,幾乎都不會拌嘴;在夜雨中專心攻讀,身心會超常地熨帖;在夜雨中思念友人,會思念到立即尋筆寫信;在夜雨中挑燈作文,文字也會變得滋潤蘊藉。
在夜雨中想像最好是對窗而立。黯淡的燈光照著密密的雨腳,玻璃窗冰冷冰冷,被你呵出的熱氣呵成一片迷霧。你能看見的東西很少,卻似乎又能看得很遠。風不大,輕輕一陣立即轉換成漸瀝雨聲,轉換成河中更密的漣漪,轉換成路上更稠的泥濘。此時此刻,天地間再也沒有什麼會干擾這放任自由的風聲雨聲。你用溫熱的手指划去窗上的霧氣,看見了窗子外層無數晶瑩的雨滴。新的霧氣又騰上來了,你還是用手指去劃,劃著名劃著名,終於劃出了你思念中的名字。
夜雨是行旅的大敵。
倒不是因為夜間行路艱難,也不是因為沒有帶著雨鞋和傘。夜雨會使旅行者想家,想得很深很深。夜雨會使旅行者企望安逸,突然憬悟到自己身陷僻遠、孤苦的處境,顧影自憐,構成萬里豪情的羈絆。
不是急流險灘,不是崇山峻岭,而是夜雨,使無數旅行者頓生反悔,半途而歸。我不知道法顯、玄奘、鄭和、鑒真、徐霞客他們在一次次夜雨中心境如何,依我看,他們最強的意志,是衝出了夜雨的包圍。
如我無用之輩,常常會在大雨如注的夜晚,躲在鄉村旅店裡,把地圖拿出來細細查看。目光在已經走過的千里之間來回,痴想著其間在夜幕雨帳籠罩下的無數江河和高山。這樣的夜晚,我常常失眠。為了把這種沒出息的惰怠心緒驅趕,我總會在夜雨中邀幾個不相識的旅人長時間閒談。
但是,真正讓心緒復歸的,完全不是這種談話,而是第二天晴朗的早晨。雨後的清晨,鋪天蓋地奔瀉著一種興奮劑,讓人幾乎把昨夜忘卻;又不能完全忘卻,留下一點影子,陰陰涼涼的,添一份淡淡的惆悵。
在人生的行旅中,夜雨的魅力也深可尋探。
我相信,一次又一次,夜雨曾澆熄過突起的野心,夜雨曾平撫過狂躁的胸襟,夜雨曾阻止過一觸即發的爭鬥,夜雨曾破滅過兇險的陰謀。當然,夜雨也斫折過壯闊的宏圖、勇敢的進發、火燙的情懷。
不知道歷史學家有沒有查過,有多少烏雲密布的雨夜,悄悄地改變了中國歷史的步伐。將軍舒眉了,謀士自侮了,君王息怒了,英豪冷靜了,俠客止步了,戰鼓停息了,駿馬回槽了,刀刃入鞘了,奏章中斷了,敕令收回了,船楫下錨了,酒氣消退了,狂歡消解了,呼吸勻停了,心律平緩了。
不知道傳記學家有沒有查過,一個個雨夜,扭轉了多少傑出人物的生命旅程。人生許多關節點的出現常常由於偶然。種種選擇發端於一顆柔弱的心,這顆心不能不受到突發性情景的執意安排。一場雨,既然可以使一位軍事家轉勝為敗,那么,它也能使一個非軍事的人生計畫改弦易轍。無數偶然中隱伏著必然,換言之,堂皇的必然中遍布著偶然。人生長途延伸到一個偶然性的境遇,預定的走向也常常會扭轉。因此,哪怕是夜,哪怕是雨,也默默地在歷史中占據著地位。
如果人生和歷史都是拔離了瑣碎事物的構建,那么它們也就不屬於現實世界。
於是人們每時每刻遇到的一切,都可能包孕著恢宏的蘊涵。詩人的眼光,正在於把兩者鉤連。夜雨中,人生和歷史都在蹣跚。
漸漸,我對夜雨的詩意,有了一點新的思考。
記得幾年前我在廬山上旅行的時候,常常能在荒嶺草徑邊看到一座座坍弛的屋基,從屋基的用料看,絕不是山民的居舍,而應該是精雅別墅的所在。不知是哪些富有的雅士詩興突發,要在這兒離群索居,獨享自然。然而,他們終於沒有住久,我想多半是因為無法消受荒山夜雨時可怖的氛圍。但毫無疑問,此間的詩意卻是焉與倫比的充沛。
去年我遇到一位美國教授,閒談間竟也提到了夜雨。教授說,他也深深迷戀著這種詩意,所以特意在城郊的山頂造了一間考究的白木房子,只要有夜雨襲來,他就立即駕車上山。
他邀請我到他的白木房子裡住幾天,我至今未去,但完全能想像,我以前對夜雨的感悟與他領受的大為逆反。狼狽的苦旅不見了,荒寂的恐怖不見了,只是在緊張生活的空閒,讀一首詩,親撫一下自然,一切是那樣的輕鬆和瀟灑。
在這裡,我們顯然遇到了一個美學上的麻煩。某種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詩意似乎注定要與艱難相伴隨,當現代交通工具和營造手段使夜雨完全失去了苦澀味,其間的詩意也就走向浮薄。我至今還無法適應在中國傳統的山水畫中加上火車、汽車和高壓電線,儘管我對這種文明本身毫無推拒之意。去一趟四川恨不得能買到當天的飛機票,但家裡掛的卻要一幅描盡山道奇險、步履維艱的“蜀山行旅圖”。在燈光燦爛的現代都市街道上駕車遇雨,實在是談不上多少詩意的,只有一次在國外一個海濱,天色已晚,瓢潑大雨就像把我們的車摔進了大瀑布的中心,替我駕車的女士完全認不得路了,一路慌亂地在水簾和夜幕間轉悠,事後倒覺得有了點詩意,原因也許正是碰到了自然所給予的艱難。
人類在與自然周旋的漫漫長途中,有時自然的暴力會把人完全吞沒,如地震,如海嘯,如土石流,一時還很難從這些事端中提取出美。人至少要在有可能與自然對峙的時候才會釀造美,在這種對峙中,有時人明確無誤地戰勝了自然,例如汽車、電燈、柏油路的出現,產生了一種鬆快愉悅的美;有時人與自然較量得十分吃力,兩相憋勁,勢均力敵,那就會產生峻厲、莊嚴、扣人心弦的悲劇美。由於這種美襯託了人類嚴峻的生存狀態,考驗了人類終極性的生命力,因此顯得格外動人心魄。人類的生活方式可以日新月異,但這種終極性的體驗卻有永久價值。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吧,歷史上一切真正懂藝術的人總會著迷於這種美學形態,而希臘悲劇乃至種種原始藝術總是成為人類不衰的審美熱點。過於整飭、圓熟的審美格局反射了人對自然的戰勝狀態和凌駕狀態,可以讓人產生一種方便感和舒坦感,卻無法對應出一種生命考驗。為此,歐洲啟蒙主義的大師們不贊成法國古典主義的大一統,不贊成把人類的社會生活和藝術生活都處理成凡爾賽宮規整無比的園林一般。他們呼喚危崖、怒海、莽林,呼喚與之相對應的生命狀態。這便是他們心中的詩意,狄德羅甚至直捷地說,人類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詩意。難道是他們在抵拒現代嗎?不,他們是啟蒙者,分明啟蒙出了一個活生生的現代。現代,本不是一種文質彬彬的搭建,而是人類的一種原始創造力的自然發展。
因此,再現代的人也願意一再地在“蜀山行旅圖”中把延綿千年的生命力重溫一遍,願意一再地品味苦澀的夜雨,然後踩著泥濘走向未來。
前不久聽到有人對那些以黃土文化為背景的藝術作品提出批評,認為它們寫得過土過野。這些批評家不願意看到人類行旅上的永久性泥濘,只希望獲得一點兒成果性的安慰。無論在生命意識還是在審美意識上,他們都是弱者,狄德羅所說的詩意他們無法理解。

作品簡析

在當代散文家中,余秋雨可能是比較受歡迎的一位。這不單單是因為在他的散文中,我們可以尋見多少“散文化”的語言,更重要的,他不僅是一位散文家,而且還是一位博學多才的學者。所以品讀余秋雨的散文,一方面是文學上的薰陶,另一方面則是當代人“渴求”的文化上的洗禮。

任何一位散文家的作品,都離不開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個人境地的表述;二是內心深處思想的表達。余秋雨的散文亦如此。但因為在余秋雨的身上存在著太多的學者之風,所以在“思想的表達”時,有時往往顯得“天馬行空”,“不著邊際”,其深度和廣度早已超出“個人”範疇。余秋雨的思考,涉及歷史的、哲學的、社會的、文化的等等。總而言之,是將一種歷史的回眸與當代社會的構建“整理”在其散文中,進而深深地鐫刻在自己的思想和靈魂深處,而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是一篇篇氣勢恢宏,但又稍有些抑鬱氣質“文化漫談”。之所以說是“氣勢恢宏”,是因為“歷史的”等存在於散文中,不可不呈現這種氣勢;而“抑鬱”,則同樣是“這些東西”,不可不勾起作者對如今社會“形形色色”的隱憂。家國情懷,是“一代”散文家的敏感,更是文化學者,尤其是有著社會責任感的學者普遍具有的憂患意識。《夜雨詩意》既是一篇兼個體思考和家國情懷於一體的散文。

任何一篇散文,無論有著多么雋永含蓄的語言,無論思想性和社會性達到何種高度,但開篇,即“入題”,大多會選取一個“生活化”視角。由淺及深,是一個常人正常的思維方式。無論對於作者還是讀者,濃郁的生活氣息,是一種“屢試不爽”的引領:多數作者樂於將自己的生活表露出來;而讀者也大多存有一種獵奇心理,存在一種“窺視”他人生活的欲望。也許是在“表現欲”和“窺視欲”的“雙重效應”下,《夜雨詩意》採取了這樣的開篇形式。開篇的兩段,作者將自己早年學寫古詩的事情以及產生的一點點“疑問”“還原”給讀者。兩段沒有豪情壯志的樸實語言,恰恰架構起一座連線作者和讀者的心靈之橋,為接下來的客觀陳述和情感表達開闢了通路。

雨,在多數時候,是不受人們歡迎的。尤其是下雨的夜晚,一種惆悵和寂寥的情緒更是油然而生。散文家的性情往往是敏感的,因而作者自然會被夜雨悲涼消極的情緒所感染,於是產生了“泥濘難走”,“渾身濕透”這樣淺淺的抱怨。但凡事都是一分為二的,在“抱怨”之餘,作者瞬間尋找到夜雨給人帶來的一點點往日難以覓得的享受:“圍爐閒談”,“專心攻讀”。在一個人人都忙於物質追求的時代,“閒談”與“攻讀”,這“稀罕”的生活情趣,正是“逼仄”的夜雨的恩賜。夜雨的“矛盾”,無形中構築起一方富有詩意境界。仿佛只有在這樣的境界中,心中的情懷、才華、抱負才能真正直抒胸臆;久積心底的豪言壯志才能夠獲得豪爽地迸發。

夜雨帶來的“愁”,難以因其帶來的“恩賜”而立馬遠離心緒。夜雨與“愁”,“結緣”應該有幾個世紀了吧?歷代文人騷客幾乎“遇雨皆愁”;但夜雨的“恩賜”,是否是作者的“專利”,無從考證,但我想它應該誕生在工業化與城市化之後。因為在這以前,人們的生活中從不缺乏詩意,既然如此,“詩意”一詞就不會被人們提到一個“文學的”層次。就猶如在困難時期,吃粗糧是一種無奈之選。但如今,粗糧被高高“抬舉”到了養生的高度。“愁”是千百年的積澱;而“恩賜”尚需後人繼續開掘。因此“恩賜”與“愁”相比,自然落於下風。在“恩賜”帶來的“情趣”稍稍愉悅了滿是惆悵的心之後,愁情再次爬上作者的心頭。這一次,他想到了一些人。

熟悉余秋雨的人應該知道,他還是一位“虔誠的”旅者,豐富的旅行經歷創造了他獨具一格的思想度量和文學面貌。旅行,是一位“與文字為生的人”的“必修課”。古今中外皆如此,沒有“行走”,哪能知得多、看得遠、想得深!傳世的作品、不朽的事跡,不是憑空而出,而是需要走進自然、走進社會、走進歷史,用一顆對自然熱愛,對社會關懷,對歷史敬重的熾熱之心而完成的。作者深知這一過程的艱難,因而在“夜雨”之際,他想到了自己的“旅伴”——法顯、玄奘、鄭和……這是一種“同行”間傾情的關懷,更是一種向“前輩”虛心請教的表現。在“前輩”身上,作者找到了“衝出夜雨的包圍”的“妙計——“最強的意志”。

也許是“榜樣”的力量,作者的心情突然變得快活開朗,不再將夜雨的愁苦刻意寄託於外在的何種形式,而是靜心期盼“第二天晴朗的早晨”。至此,在一篇描寫“雨”的散文中,第一次提到了“晴朗”二字。這不但是作者心中“由愁到喜”的分水嶺,而且為讀者的內心敞開一片湛藍的天空。同時,“第二天晴朗的早晨”,不失為一個承上啟下的轉折,它是雨夜與“人生”(個體)暢想的“完結篇”,也標誌著更加宏大與豪邁的敘事議論即將開啟。

一篇散文,用富有文學色彩的語言將個人遭際和感悟表達出來,頂多可以用“不錯”來形容。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連篇累牘的“不錯”的文章,必定會埋沒在浩浩湯湯的文學長河中。哪一位文人不希望自己的文章千古流芳?哪一位文人都不盼望自己的作品成為後人的精神食糧?但“不錯”,顯然達不到如此境界,若想“千古流芳”、“精神食糧”就必須完成一次從“不錯”向“出色”的跨越。如果不突破散文原有的命題,再華麗的辭藻、再優美的語句,也無法這樣的跨越。在《夜雨詩意》中,作者將情感的傾注從個人上升到歷史、社會和國家,“宣告”出此篇散文的寫作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自我宣洩,而是一種心繫家國的真情表達。

想必很多人面對夜雨,都有著或深或淺心靈感悟,這是夜雨與詩意“天生”存在的一種關聯,它能使人的思緒活躍,催生想像。但我想,能將夜雨和歷史更迭聯想到一起的,這世上應該僅有寥寥幾人。如此的聯想,超越了一般的文學範疇,它是作者將自己的靈魂植根於歷史、社會和國家,經過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漫長思考、等待,甚至是忍耐而產生的“大智慧”、“大氣魄”,“華麗的辭藻”、“優美的語句”在此面前,只能“可憐”充當一回“配角”了。

“歷史”,確實是一個宏大的辭彙。大到一般人只可觀望,無法駕馭。對於平庸的文人而言,他們可能也會“寫歷史”,但多數是為了顯一顯其“文人本色”;或只是寥寥幾筆而過,無法深入,因為他們難以察覺到歷史與現實的關聯。在他們眼中,歷史是冷冰凍的、毫無生氣的。《夜雨詩意》,表面寫雨,實則寫史。讀者為作者宏大敘事命題拍案叫絕,但在作者的筆下,歷史又是“可大可小”的。但只有真正懂史的人,歷史才具有這樣的“伸縮性”:歷史之大,“悄悄地改變了中國歷史的步伐”;歷史之小,告訴了人們一個簡單的道理:“……人們每時每刻遇到的一切,都可能包孕著恢宏的蘊涵。”就如同孔聖人所言:“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而此時的作者,也仿佛是一位俯看世事滄桑的聖人,“揉搓”歷史於鼓掌之間。

回眸歷史、感悟過去,為的是更好地洞悉紛繁複雜的當下社會。由夜雨產生的對社會的思索,作者將筆觸對準了“回歸”。心向自然與傳統,追尋一種歸真返璞的自然與社會——是當代人最為缺失的一環,是有識之士急切呼喚的一環,因而“回歸”,構成了本篇散文的主旨——只有將事物回歸到其原本的面貌,詩意等一切具有感性色彩的理性浪漫才會顯現,否則,一切都是“表面文章”而無法深入事物的精髓,一切都是外在形式上的描摹而顯得單薄無力。所以很多“富有的雅士”的“突發”之舉只能“無情地”讓物質上貧窮、但精神上“寬裕”的雅士當做嘲諷的對象。

作者倡導的“回歸”,並不意味著要回到“採菊東籬下”的社會之外的社會;對於現代化,作者也沒有表現出“先鋒派”時常表現出的憂慮與迷茫。事實上,人們每天都在享受著現代化帶來的便利,而現實也印證了現代化終究是社會發展的主流。但在現代化的過程中,不乏有人類與自然、自我的抗爭;更不乏流血、犧牲。人類從混沌未開愚昧走到今天這樣一個色彩斑斕的時代,其代價是無法估量的。所以作者倡導的回歸,是倡導人們應具有一種“回眸”的意識,不要忘記社會前進中先輩們一輪輪悲壯的抗爭。悲壯,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其中的“美”並汲取道德的力量;另一方面,回眸歷史、體會傳統,是對一位位“鬥士”最好的祭奠。只有這樣,他們才不會感到孤獨,因為有我們這些深受他們惠澤的現代人為伴。

自然界也好,人類社會也罷,都是從“遠古”走來而沾帶一身“野氣”。如果人們僅僅看到了“文明”的結果而忽略其過程,勢必會對歷史和社會的種種現象產生曲解:什麼是精雅?什麼是文明?什麼是詩意?忽略過程,只會使這些概念本末倒置。而“過程”產生的“美”,無論是細膩的,還是粗獷的;無論是“可接受”的,還是“不可接受”的,都是一種不加修飾的但卻震撼人心的“美”。沒有“遠古”的“野氣”,哪有“現代”的“高雅”?社會發展是這樣,人類自身的經歷不也如此嗎?每當人們竭盡全力成就一件事時,結果時常被“忽略”,真正享受的可能正是那段“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過程。

讀畢余秋雨的《夜雨詩意》,不但沒有被夜雨的孤寂所擊倒,反而幻想著何時能有那么一刻真正“享受”夜雨的詩意。也許那一刻,是一個人能夠潛心思考的時候,是立下雄心壯志的時候,是獲得精神力量的時候,是向“聖人”靠近的時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