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青銅文明探微:貴州戰國秦漢時期青銅器研究

夜郎青銅文明探微:貴州戰國秦漢時期青銅器研究

本書第一次較為系統地將貴州出土的戰國秦漢時期青銅器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比較全面的研究,採用類型學方法對其進行系統的綜合分析,可視為貴州出土戰國秦漢時期青銅器的首份類型學綜合研究成果。除了將貴州境內出土的所有青銅器按容器、兵器、生產工具、樂器、裝飾器、和雜器等進行類型學排比分析外,作者同時通過對周鄰地區相同或相似青銅器的橫向比較,從文化因素分析的角度對貴州出土的戰國秦漢時期青銅器進行了來源和相互影響方面的考察;對青銅器在墓葬出土情況進行了整體觀察,以了解各區域青銅器的共性和個性特徵;並對貴州古代青銅器的發展歷程、夜郎青銅文化區的形成等進行了分析。

基本信息

作者:張合榮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8月

版次:1

印刷時間:2018年8月

印次:1

ISBN:9787532589333

內容簡介

本書第一次較為系統地將貴州出土的戰國秦漢時期青銅器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比較全面的研究,採用類型學方法對其進行系統的綜合分析,可視為貴州出土戰國秦漢時期青銅器的首份類型學綜合研究成果。除了將貴州境內出土的所有青銅器按容器、兵器、生產工具、樂器、裝飾器、和雜器等進行類型學排比分析外,作者同時通過對周鄰地區相同或相似青銅器的橫向比較,從文化因素分析的角度對貴州出土的戰國秦漢時期青銅器進行了來源和相互影響方面的考察;對青銅器在墓葬出土情況進行了整體觀察,以了解各區域青銅器的共性和個性特徵;並對貴州古代青銅器的發展歷程、夜郎青銅文化區的形成等進行了分析。

目錄

第一章 青銅器的發現與研究概況

第一節 發現概況

一 夜郎系青銅器發現概況

二 漢系青銅器發現概況

三 其他青銅器發現概況

四 貴州戰國秦漢時期青銅器的地域分布特徵

第二節 研究述略

一 綜合研究

二 專門研究

第三節 研究對象和創新

一 研究對象

二 方法創新

三 存在不足

第二章 青銅器的型式劃分和比較分析

第一節 青銅容器

一 銅鼎

二 銅盉

三 銅簋

四 銅豆

五 銅斧

六 銅鍋

七 銅鍪

八 銅瓶

九 銅洗(盤)

十 銅提梁罐

十一 銅耳杯

十二 銅甑

十三 銅奩(樽)

十四 銅壺

十五 銅鐎壺

十六 銅碗

十七 銅匜

十八 銅鐎斗(或銅熨斗)

一九 銅量杯

二〇 銅盂

第二節 青銅兵器

一 銅戈

二 銅劍

三 銅柄鐵劍

四 銅矛

五 銅鉞

六 銅環首刀

七 銅鏃

八 銅兵器附屬檔案

九 銅弩機

第三節 青銅生產工具

一 銅斧

二 銅錛

三 銅鋤

四 銅削刀

五 銅魚具

六 銅錐等

第四節 青銅樂器

一 銅鼓

二 銅甬鍾

三 銅管耳狀鍾

四 銅鉦

五 銅羊角鈕鍾

六 銅虎鈕於

第五節 青銅裝飾器

一 銅帶鉤

二 銅扣飾

三 銅掛飾

四 青銅髮飾器

五 銅手鐲

六 銅鈴

第六節 青銅模型器與雜器

一 銅車馬和銅人俑

二 青銅搖錢樹

三 負罐(瓶)銅鳥

四 鳳鳥飾件

五 青銅鎏金飾

六 銅燈具

七 銅博山爐

八 銅溫爐

九 銅器座

十 青銅印章

十一 銅鏡

第三章 青銅器出土情境及地域特徵觀察

第一節 夜郎系青銅器出情境及地域特徵

一 出土情境

二 地域特徵

第二節 漢系青銅器出土情境及地域特徵

一 出土情境

二 地域特徵

三 貴州漢代遺存的層級

第四章 青銅器階段性特徵和社會現象觀察

第一節 商周時期青銅器特徵

一 商周時期青銅器發現概況

二 商周時期青銅器治鑄

三 反映的社會現象

第二節 戰國至西漢中期青銅器特徵

一 戰國早期青銅器

二 戰國晚期至西漢中期青銅器

三 戰國至西漢中期青銅器特徵

四 戰國至西漢中期青銅器鑄造技術

五 反映的社會現象觀察

第三節 西漢中晚期至東漢時期青銅器特徵

一 西漢中晚期青銅器特徵

二 東漢時期青銅器特徵

三 反映的社會現象

第四節 兩晉南朝時期青銅器特徵

一 兩晉南朝時期墓葬清理概況

二 青銅器的器類和器形特徵

三 反映的社會現象觀察

第五章 夜郎青銅文化區的形成及其通道作用

第一節 夜郎青銅文化區的形成

一 夜郎文化區典型青銅器

二 夜郎青銅文化區的分布範圍

三 夜郎青銅器與周邊族群青銅器的關係

第二節 夜郎與南越的商貿

一 西漢初期“西南夷”地區的政治形勢

二 夜郎與南越之間的貿易通道

三 可能經夜郎到南越的巴蜀式青銅器

第三節 南夷道與海上絲綢之路

一 “南夷道”開通的意義

二 南方(西南)絲綢之路的交通走向

三 南夷道在南方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節點作用

第六章 結語

一 夜郎系遺存的地域文化個性

二 漢遺存分布的線性特徵

三 “西南夷”遺存的對應問題

四 關於“朱提夷”及其遺存

參考資料

後記 372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