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學科視野下的農村社會保障研究

多學科視野下的農村社會保障研究

二、新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成本估算 一、農村社會保障的制度倫理偏差 二、國際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新發展

圖書信息

作者:郭愛妹 (作者), 張戌凡 (作者)
出版社: 中山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9月25日)
平裝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306036490
條形碼: 9787306036490

內容簡介

《多學科視野下的農村社會保障研究》主要內容包括:“未完成的公正”:多學科研究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動因;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歷史沿革;農村社會保障的政府角色;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經濟學考察;農村社會保障的倫理意蘊;農村社會保障:國際經驗與中國道路。

編輯推薦

《多學科視野下的農村社會保障研究》:1.當前,中國的農民面臨著身份和生計的轉換,越來越多的農民將進入城市社區生活和就業,年青的鄉村一代也在用飛快的速度完成代際的流動和轉移,這使得鄉村日益成為老者、弱者的居住區域。
2.在全面建設和諧社會進程中,“三農”問題是我國不得不面對的世紀性難題,農村社會保障是破解這一世紀性難題的關鍵路徑。
3.《多學科視野下的農村社會保障研究》從農村社會保障的歷史發展、農村社會保障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關係,以及農村社會保障中的政府責任、倫理意蘊與法制建設等方面構建多學科視野下的農村社會保障研究架構;同時,將研究脈絡置於中國特定的社會經濟背景之下,借鑑國外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經驗與教訓,探討農村社會保障發展的一般規律,並嘗試總結出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無論是從保障倫理視角還是從我國現實情況出發,社會保障制度的城鄉一體化都將是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的必然選擇。
4.《多學科視野下的農村社會保障研究》為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社會保障研究新視角”叢書之一種。

作者簡介

郭愛妹,1965年生,江蘇如東人。1987年獲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學位,1990年獲南京師範大學基礎心理學碩士學位,2004年獲南京師範大學基礎心理學博士學位。曾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進行過合作研究。現為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教授、南京師範大學老年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老年學學會理事、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理事。主要致力於理論心理學、社會老年學以及社會性別等領域的研究。先後主持或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等。在《國外社會科學》、《江海學刊》、《心理科學》、《心理學探新》等國家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30篇,獨著以及參撰論著10多部,多次榮獲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張戌凡,1981年生,江蘇常州人。2003年獲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學士學位,2006年獲南京大學社會學碩士學位,2009年獲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做訪問學者,現為南京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及省市級重點科研課題等10餘項。先後在《社會》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數篇。主要研究領域為勞資關係、人力資本、社會空間等。

目錄

總序 鄭功成
第一章 “未完成的公正”:多學科研究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動因
第一節 社會結構的轉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催生器
一、結構轉型與體制改革並行
二、專項農村社會保障的出台
三、專項農村社會保障的不足
第二節 風險社會的來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新挑戰
一、社會結構風險:結構界限並未消失
二、人口老齡風險:急速邁入“老齡社會”
三、階層分化風險:弱勢群體趨向固化
四、政治認同風險:相對剝奪感的蔓延
第三節“人人共享的福利”: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再定位
一、儘快轉換社會保障制度的角色定位與功能訴求
二、從多學科角度出發,拓展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視野
三、全力建設一個“人人共享”的社會保障新體系
第二章 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歷史沿革
第一節 古代農村社會保障的思想萌芽
一、西方古代社會的“慈善救濟”
二、我國古代社會的“荒政救濟”
第二節 近代農村社會保障的制度嘗試
一、西方近代社會濟貧制度的實施
二、我國近代社會保障制度的踐行
第三節 現代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全面確立
一、從“市民”到“國民”:西方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演進
二、從“集體”到“社會”: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
第三章 農村社會保障的政府角色
第一節 “放任”還是“干預”,“台前”還是“幕後”
一、“放任”還是“干預”:關於政府角色的理論探討
二、“台前”還是“幕後”:關於政府角色的實踐探討
第二節 政府在農村社會保障中的責任偏差及其後果
一、我國政府在農村社會保障中的責任偏差
二、政府在農村社會保障中責任偏差的後果
第三節 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政府再造
一、從農村社會保障政策看政府角色的轉變
二、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理念與實踐創新
第四章 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經濟學考察
第一節 西方社會保障制度的經濟學脈絡
一、經濟學的論爭:西方社會保障理論的萌發
二、經濟學的正名:西方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
三、經濟學的支撐:當代西方社會保障制度的新發展
第二節 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內生經濟效應
一、推動或限制?社會保障支出與經濟成長的關係辨析
二、農村社會保障促進經濟成長的論證線索
第三節 新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實踐可能性
一、新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需求分析
二、新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成本估算
三、新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供給測算
第五章 農村社會保障的倫理意蘊
第一節 農村社會保障的倫理基礎
一、正義:從形式正義到實質正義
二、公平:從個人公平到社會公平
三、互濟:從臨時互濟到制度互濟
四、人道:從生存權力到發展權力
第二節 農村社會保障的倫理缺位
一、農村社會保障的制度倫理偏差
二、農村社會保障的實踐倫理偏差
三、農村社會保障的價值倫理偏差
第三節 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中的倫理重構
一、秉持公平性為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倫理首則
二、恪守正義性為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倫理基礎
三、傳承互濟性為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倫理傳統
四、遵循人道性為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倫理規範
第六章 農村社會保障:國際經驗與中國道路
第一節 國際經驗:制度構建的時點與社會條件
一、典型國家城鄉社會保障制度構建的時點
二、典型國家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社會條件
第二節 國際經驗:新挑戰與新發展
一、國際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面臨的新挑戰
二、國際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新發展
第三節 中國道路:社會條件與城鄉一體化
一、路徑依賴:中國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社會條件
二、路徑選擇:“覆蓋城鄉”—“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化”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