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以下簡稱“新農合”)及其可持續發展機制,對於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實現城鄉社會統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1章主要分析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基本理論問題。首先從疾病風險人手分析了農村疾病風險特徵、經濟影響及管理手段,接著重點探討了新農合的性質、特徵及基本經營原則,最後還討論了研究新農合應具備的理論視角。筆者認為,對於廣大農民來說,要有效應對疾病風險,不僅需要解決農村衛生服務供給和
便利性問題,還需要解決醫療費用的支付能力問題;作為提供醫療費用補償手段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性質上屬於社會醫療保險的一種初級形式,它與傳統合作醫療、城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應遵循自願參加、風險共擔、以收定支、公平為主兼顧效率等基本原則;深入研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問題應具備保險與風險管理、社會保障和福利經濟、社會學及衛生經濟學等多學科理論視野。
第2章主要分析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發展的社會背景和歷史背景,目的是探尋新農合發展的制度根源。首先考察了我國不平等的城鄉二元社會保障體系形成過程,分析了造成保障體系分割的根源,接著又探討了改革開放後工業化、城市化對傳統農村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的衝擊。筆者認為,歧視農民的就業制度、戶籍制度等城鄉分割的社會政策安排,固化了我國的二元社會保障體系,工業化、城市化使農村傳統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制度的作用正在迅速弱化,我國農村急需農村醫療保障的正式制度安排。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在傳統合作醫療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傳統合作醫療在我國歷史上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筆者分析了傳統合作醫療曲折發展的制度根源,認為在經濟和組織上失去依託、中央部門政策的相互衝突及經營技術上的缺陷等,是造成合作醫療重建失敗的主要原因。
第3章主要通過對四川都江堰和雲南大理新農合試點的田野調查,運用大量實際資料分析了新農合試點的運行效果和存在問題。筆者認為,新農合在減輕農民醫療負擔、增強農民健康意識、推動農村基層衛生髮展等方面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著籌資成本高、保障程度低、補償標準確定不科學、醫藥費用上漲過快等影響制度發展的不穩定因素。接著筆者對試點中兩種流行運作模式(家庭賬戶設定與否)作了進一步比較研究,認為設立家庭賬戶模式在新農合籌資、基金管理、醫療需求自發控制等方面具有優勢,而完全統籌模式則在抗大病風險、刺激農民小病及時就醫、擴大受益面等方面具有優勢。本章最後針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中普遍表現出的短效性問題,從理論角度探討了其制度設計上的缺陷及其根源,認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在制度設計上具有明顯的傳統路徑、城市路徑和商業保險的路徑依賴,現實的農村社會結構、傳統文化環境等使這一制度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無法適應,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4章對國內外主要農村醫療保障模式進行了比較研究,目的是為下一章新農合改革中的模式選擇提供借鑑。本章首先總結了國內多年來形成的主要農村醫療保障試驗模式,將其歸納為改良式合作醫療、大病住院合作醫療保險、個人賬含義戶與鄉鎮(或縣)統籌相結合、家庭賬含義戶與社會統籌相結合、商業保險公司多形式參與農村醫療保險等五種類別,分析了這五類模式的特點及適宜性;然後又比較研究了國外免費醫療保障、社會醫療保險、社區合作醫療和市場主導的商業醫療保險四種農村醫療保障模式的發展特徵和經驗教訓,認為我國應從中得到的啟示是:強調政府責任、不同地區應選擇適宜的醫療保障方式、堅持公辦醫院為主的醫療體系以降低醫療保險成本等。
第5章主要研究新農合可持續發展的改革取向,即在政府主導下構建區域性多層次農村醫療保障體系。本章是全書的重點,認為要實現新農合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重新構建在我國政府主導下的區域性多層次農村醫療保障體系。筆者認為農村醫療保險高昂的自然成本、公共物品和優效品屬性、外部效應的存在、政府承擔綜合性普遍性風險的能力強於市場及政府所具有的市場效率之外再分配功能等,是政府主導農村醫療保險發展的理論依據。農村醫療保障體系的區域性多層次是指:第一層次的基本醫療保障,通過為每一地區安排一種正式的保障制度,保證廣大農民能享有基本醫療權益。由於區域間的差異,發達地區、中等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應選擇不同方式建立農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第二層次是補充醫療保障,通過家庭扶助、社區互助、商業醫療保險等非正式制度的倡導和作用發揮,為農民看病提供基本保障外的補充。第三層次是建立農村醫療救助制度,作為農民大病醫療的最後一道保護防線。本章分三個部分對各層次保障的內容和制度設計進行了詳細論述。
第6章主要研究了新農合保障水平的確定原理與籌資制度的改進途徑。
籌資與補償是醫療保險基金的“入口”和“出口”,出入口管理若搞不好,會直接動搖新農合發展的基礎。本章首先分析了新農合保障水平的含義及保障水平確定不當的影響,然後構建了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水平的精算模型,並以彌渡和賓川兩縣為例具體分析並演示了在“以收定支”原則下精算模型的應用程式和醫藥費補償比的測算方法;接著又從理論上探討了醫藥費補償比的確定原則,認為當前以保大病為主的新農合政策方向需要反省,保大與保小的補償目標的確定,會通過不同的基金分割機制影響補償水平的高低。本章最後研究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籌資制度,主要對現行籌資制度的合理性與可持續性進行了分析,認為中央政府應在合作醫療籌資中承擔更多的責任,在地方籌資中應明確由省級財政承擔主要責任,有條件的地區應將社區作為一個單獨籌資主體,合作醫療籌資水平應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農民的醫療衛生需求相協調並逐步提高。
第7章主要研究新農合中道德風險與逆選擇及其規避問題。由於新農合的自願參加原則及醫療保險中各參與主體行為的特殊性,新農合中的道德風險與逆選擇相當嚴重。通過對新農合中逆選擇與道德風險表現形式與生成機理的研究,筆者認為市場信息不對稱與機會主義傾向是其形成根源,其影響是可能導致新農合價格扭曲、市場萎縮與效率損失。新農合中逆選擇與道德風險規避,應從衛生需方控制和供方控制兩方面著手,其中供方控制是主要的。需方控制主要是通過經濟利益的調整增強患者的費用意識,供方控制的關鍵在於農村衛生管理體制改革。
第8章主要論述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可持續發展的政府責任定位與政策建議。本章作為全書的落腳點,認為政府應在新農合發展中扮演公益人、監管人、調控人和守夜人的角色。具體促進發展的政策建議包括:加強農村醫療保障立法,明確各方責任,保證制度發展的穩定性;提供農村醫療保障制度,並充當制度的組織者和監管者的角色;建立以財政資助為主的多方籌資體系,探索籌資額穩定增長機制和個人繳費創新機制;同時要創造適宜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建設的外部環境。鑒於當前農村衛生市場在一定程度上處於失控狀態和新農合試點中出現的問題苗頭,必須進行農村衛生管理體制的配套改革:建立以非營利性公立醫院為主體的農村醫療體系、合理分配和布局農村衛生資源,並強化衛生服務行為監管,以形成全方位的醫藥費用上漲控制機制。
本書研究的主要創新之處有:一是以可持續發展為線索,以大量的田野調查為依據,對我國新農合的發展背景、制度根源、組織模式、經營技術及改革發展的方向進行了全方位的系統研究,在選題、立意及研究方法上進行了創新。建立新農合,是近幾年中央針對“三農”問題推出的一項重大的“三農”政策,但該制度要在農村全面建立和推廣,涉及的問題很多、難度很大,這不僅是因為我國農村問題本身就具有極大的複雜性,還因為醫療保險發展的專業性、技術性很強,涉及的利益主體繁多,需要進行多方利益的協調。本書借鑑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在四川、雲南及福建等地的鄉村先後進行了長達兩個多月的田野調查,運用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對新農合試驗取得的初步成效、存在的問題及其根源、各地試驗的運作模式等進行了較全面的深入分析,認為可持續性不足是當前新農合試點問題的關鍵,進而提出了我國新農合可持續發展的改革方向、完善途徑,以及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系統性政策建議,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選題上有所創新,研究對策的針對性、實用性較強。
二是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導下的區域性多層次農村醫療保障體系構想,並深入論證了政府主導的理論依據和各層次保障的內容和制度設計,對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書根據我國農村發展的區域性差異特徵,提出了農村基本醫療保障、補充醫療保障和最後救助的三層次農村醫療保障體系的構架,並認為發達地區、中等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應根據實際選擇不同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安排。本書對補充醫療保障和醫療救助的發展方式也進行了充分論述,這對我國有關政府部門的決策有一定參考價值。
三是在“以收定支”的管理原則下,研究構建了我國新農合保障水平和補償比的精算模型,並系統地論述了精算原理的套用方法和補償比的確定過程。在當前新農合保障水平確定普遍缺乏科學性的背景下,這一簡潔、實用的精算模型,可以為實際工作中各地新農合補償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學的依據和有效的量化方法。
四是創造性地考察了新農合中道德風險與逆選擇的表現、影響及生成機理。對於商業保險中的逆選擇與道德風險,已有較多分析,對於城鎮社會醫療保險中醫療費用的控制也有比較多的研究,但對於新農合中道德風險與逆選擇問題,人們卻關注得很少。本書運用風險效用理論,較為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新農合中道德風險與逆選擇的生成機理及對其影響,並根據農民和農村實際提出了風險控制方法,這對加強我國新農合風險管理和試點方案的完善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編輯推薦
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中央政府為解決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缺失而採取的重大舉措。本著作運用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對新農合試驗取得的初步成效、存在的問題及其根源等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我國政府主導下的區域性多層次農村醫療保障體系的構想,對當前我國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社會統籌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本著作採用實證研究與規範分析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從疾病風險管理手段、發展背景、制度根源、各地試驗的不同運作模式、試點效果與問題等方面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在此基礎上,以可持續發展為主線研究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
本書主要從疾病風險管理手段、發展背景、制度根源、各地試驗的不同運作模式、試點效果與問題等方面對新農合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然後在此基礎上,以可持續發展為主線研究了新農合改革的方向和制度運行中影響到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水平、籌資機制及經營風險控制等問題,最後較系統地提出了促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建議。
作者簡介
丁少群,男,漢族,安徽安慶人。1993年7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農學碩士學位;2006年6月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專博士研究生畢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廈門集美大學財經學院教授,任集美大學金融系主任、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方向農村保險及社會保障。近年來主持或參加國家級、省部級課題6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將勵4項,出版專(譯)著2部,在《會計研究》、《改革》、《保險研究》等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
目錄
前言
內容摘要
導論
0.1研究目的和意義
0.2國內外研究現狀
0.3主要研究方法
0.4本書研究思路和篇章結構
第1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基本理論分析
1.1農民健康與疾病風險
1.2社會醫療保險與農村合作醫療
1.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基本原則
1.4研究新農合需要的理論視角
第2章我國城鄉二元社會保障體系及傳統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演變
2.1我國城鄉二元社會保障體系的形成
2.2工業化、城市化衝擊傳統農村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制度
2.3傳統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歷史演變
2.4傳統農村合作醫療曲折發展的制度根源
第3章新農合的試驗:運行效果及存在問題
3.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特徵及都江堰市的初步試驗
3.2新農合試點運行效果及問題分析:以雲南省大理州為例
3.3兩種流行運作模式的進一步分析:家庭賬戶設立與否的實證考察
3.4新農合設計的缺陷與根源分析
第4章國內外農村醫療保障模式選擇的比較研究
4.1當前我國各地形成的主要農村醫療保障試驗模式比較
4.2國外主要農村醫療保障模式比較及啟示
第5章新農合可持續發展的改革取向:政府主導下的區域性多層次體系構建
5.1政府主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發展的理論依據
5.2不同地區農村基本醫療保障的正式制度安排
5.3多形式農村補充醫療保障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5.4作為最後防線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
第6章可持續發展微觀基礎之一:新農合保障水平與籌資制度研究
6.1新農合保障水平的界定及保障水平確定中存在的問題
6.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水平確定的精算模型
6.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水平精算模型的套用及分析
6.4補償比的確定與補償目標、基金分割機制的關係
6.5新農合籌資制度的可持續性分析與制度改進
第7章可持續發展微觀基礎之二:新農合道德風險與逆選擇及其規避
7.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各參與主體的行為特點
7.2新農合中道德風險與逆選擇的表現及生成機理
7.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道德風險與逆選擇的規避
第8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可持續發展的政府責任定位與政策建議
8.1新農合發展中政府責任不到位與政府參與的必要性
8.2促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建議
8.3農村衛生管理體制配套改革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