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中醫外治法

本書內容包括基礎篇和製劑篇兩部分:基礎篇介紹中醫外科外治法理論基礎、常用外用中藥、中藥外用製劑炮製工藝、中藥外用製劑常用劑型、中藥外用製劑使用方法和中藥外用製劑套用原則等內容;製劑篇以中醫外科學二級學科所包含的疾病為綱,按瘡瘍、甲狀腺疾病、乳腺疾病、泌尿生殖疾病、急腹症、癌症、肛門直腸疾病、周圍血管疾病、小腿潰瘍、褥瘡、燒傷和腱鞘囊腫的順序介紹各專科各種中藥外用製劑,共選方1095劑。

基本信息

序言

中醫外治方藥是中醫方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藥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將藥物施用於皮膚、腧穴、孔竅等部位,以發揮其疏通經絡、調節氣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使失去平衡的陰陽氣血得以重新調整或改善。促進機體功能的恢復,從而達到治病目的。外治法具有作用迅速、療效顯著、副作用少、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取材容易、能夠直接觀察、隨時掌握等多種優點,歷來受到廣大中醫藥工作者的普遍重視。

傳統中醫外治法可分為廣義外治法和狹義外治法。廣義外治法泛指除口服藥物以外,施於體表皮膚(黏膜)或從體外進行治療的方法,如藥物外洗、敷、熏、針灸、按摩、中藥灌腸、氣功、音樂療法、體育療法等均屬於廣義外治法。狹義外治法是指用藥物、手法或器械施於體表皮膚(黏膜)或從體外進行治療的方法。自針灸形成專科以後,狹義外治法的概念一般不包括針灸。

現代中醫外治法是指根據傳統中醫理論原理,藉助現代科技手段及現代醫學方法,以多種形式與中草藥結合,共同作用於人體而取得治病效果的一類外治法。如直流電中藥離子透入法、超聲藥物透人法、中藥電熨法、中藥注射法和肛腸灌滴法等,由於藉助聲、光、電、磁、熱的能量,可促進藥物由外而內的滲透吸收,從而在臨床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尤其近20年來發展較為迅速。而在未來幾年,以透皮控釋系統(TTS)、納米科技為代表的新技術也將對中醫外治法的給藥方式產生巨大影響,並推動中醫外治法的發展。

中醫外治法歷史悠久,內容非常豐富,據有關文獻記載外治法多達四百餘種,概括起來可分兩大類:即藥物外治法和非藥物外治法,在臨床中往往相互配合,綜合運用。從治療方式來講一般分內病外治、外病外治兩大類。從臨床科室來講外治法又分為內科外治法、外科外治法、婦科外治法、兒科外治法等。

圖書信息

外科病中醫外治法

外科病中醫外治法

作 者:姜兆俊主編

出 版 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0-1

開 本: 16開

I S B N: 9787117121019

定價:¥63.00

內容簡介

本書由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姜兆俊主編。書中所選方既有中醫外科數千年來行之有效的傳統製劑,又有近幾十年來藉助現代科技手段及現代醫學方法研製出的新製劑和新方法,力求能夠反映中醫外科學在外治法方面的最新進展和取得的最新成果,其中部分方劑還是主編幾十年在臨床上行之有效的經驗方。每一個藥方按劑型、配方、功效、主治、禁忌證、製法、用法、出處等8個欄目介紹,力求全面而詳細,以正確地指導臨床套用和探本求源。本書可供中醫臨床各科醫生參考。

目錄

第一篇 基礎篇

第一章 中醫外科外治法理論基礎

第一節 外治法的理論依據

第二節 外治法的作用機制

一、給藥途徑與吸收機制

二、藥物作用機制

第二章 常用外用中藥

第一節解毒殺蟲燥濕止癢藥

雄黃硫黃水銀輕粉皂礬 白礬(明礬、枯礬)蜂房狼毒

大風子蛇床子土荊皮(土槿皮)木槿皮木鱉子

第二節 拔毒化腐生肌斂瘡藥

升藥(升丹、小升丹、三仙丹)砒石硇砂鉛丹(樟丹、黃丹)

鉛粉(宮粉、官粉) 密陀僧松香爐甘石硼砂

第三節 清熱藥

石膏 白芷 天花粉黃連 黃柏 苦參生地赤芍 紫草

紫花地丁蒲公英菊花野菊花馬齒莧蚤休(重樓) 山慈菇

白蘞生甘草熊膽青黛木芙蓉葉紫荊皮

第四節 止血藥

地榆槐花白及五倍子兒茶血竭

第五節 開竅藥

麝香冰片樟腦蟾酥

第六節 安神藥

……

第三章 中藥外用製劑炮製工藝

第四章 中藥外用製劑常用劑型

第五章 中藥外用製劑使用方法

第六章 中藥外用製劑套用原則

第二篇 製劑篇

第一章 瘡瘍外用方

第二章 甲狀腺疾病外用方

第三章 郛腺疾病外用方

第四章 泌尿生殖疾病外用方

第五章 急腹症外用方

第六章 癌症外用方

第七章 肛門直腸疾病外用方

第八章 周圍血管疾病外用方

第九章小腿潰瘍外用方

第十章 褥瘡外用方

第十一章 燒傷外用方

第十二章 腱鞘囊腫外用方

附錄 主要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