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貝蒂寄生蟲學名“cerathotoa italica”,科學家稱其為“貝蒂”。2012年3月媒體報導稱貝蒂寄生蟲在地中海被發現,它們寄生在海鯛口內,吞噬掉宿主的舌頭,而後取而代之。
“貝蒂”在過度捕撈的海域蔓延速度最快。雖然並不對人類構成威脅,但“貝蒂”卻讓海鯛遭受滅頂之災,抑制它們的生長,降低它們的壽命。它們首先通過腮進入真鯛幼仔口內,而後占據舌頭位置,靠吸食血液生長。
都柏林大學學院以及東安格利亞大學的科學家對兩個地中海海域的斑紋海鯛進行了考察,一個是西班牙受保護的海域,一個是義大利的過度捕撈海域。西班牙沿岸一個受保護的海域有30%的海鯛感染“貝蒂”,但在過度捕撈的義大利海域,這一比例則高達47%。研究人員發現,“貝蒂”雖然抑制義大利海鯛的生長,但對西班牙海鯛的身體並沒有產生明顯影響。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在地中海最新發現一種類似外星生物的可怕寄生蟲,能夠逐漸吞食鯉科魚的舌頭,然後代替魚類的“舌頭”在其口腔中等待進一步的傳播。
研究發現魚類密度較大的水域,以及過度垂釣的水域,這種可怕寄生蟲更為泛濫
如圖所示,一種可怕的寄生蟲以魚類的舌頭為食,期間以吸食魚類
舌頭血液為食,最終將完全取代魚類的舌頭。
調查結果顯示義大利一處水域接近一半的魚類都感染這種可怕寄生蟲,它們遊動
進入幼魚的鰓中,然後逐漸吞食它的舌尖,並替代這一位置,以魚類的血液為食。
研究人員發現的這種寄生蟲學名為“cerathotoa italica”,科學家對其命名為“貝蒂”,它們在魚密集的水域傳播速度更快。雖然貝蒂寄生蟲對人體並無危害,但它阻止魚類的生長,並降低寄居魚類的壽命。
一項對比研究結果發現,貝蒂寄生蟲能夠倖存於魚數量非常密集的水域,在鄰近西班牙的保護海域,僅有30%的魚類感染這種寄生蟲,但在魚數量密度較大的義大利釣魚區,47%的魚類感染了這種寄生蟲。
英國索爾福德大學的斯特凡諾-馬里安尼(Stefano Mariani)博士說:“這是一個強有力的證據,證實人類過度繁殖魚類也存在著不利因素,以及對魚類產生更深遠的影響。難以調控的水域棲息著體形較小的魚,目前我們證實魚類密集較高的水域將生存更具危害性的寄生蟲。”
貝蒂寄生蟲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生物,它會讓人們不由得聯想到關於外星生物的科幻恐怖電影,相比之下,這種寄生蟲具有較高的環境適宜性,且在環境中能夠成功地生存下來。不幸的是,過度捕撈將破壞這種寄生蟲的生態平衡性,以及與整體生態環境的協調性。通過這項研究,我們意識到在保護性水域的魚類更加健康,更適應人們食用。
索爾福德大學的馬里安尼博士和來自都柏林大學和東安格利亞大學的研究同事對地中海兩個水域的養殖區魚類進行了調查——西班牙一處拒絕垂釣的保護性水域和義大利過度垂釣的水域。
同時,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寄生蟲對過度垂釣水域的魚類影響更嚴重,該寄生蟲可以顯著影響義大利水域魚類健康以及阻止魚類生長,但在西班牙水域並未探測到該生理現象。
原因
英國索爾福德大學的斯特凡諾·馬里安尼博士稱:“這種寄生蟲的出現再一次證明人類過度消耗魚類資源能夠產生非常深遠的副作用。在監管不力的海域,魚類的個頭和年齡更小,感染寄生蟲的情況也更嚴重。‘貝蒂’非常恐怖,讓人不免聯想到描寫外星生物的影片。它們的適應能力更強,針對特定的動物發動攻擊。在種群繁衍方面,它們顯然更加成功。過度捕撈打破了寄生蟲與宿主之間的平衡,進而影響整個生態系統。這項研究表明,建立保護區至關重要,能夠確保我們所吃的魚的數量和品質。”
建議
據2012年3月11日《新民晚報》報導,上海市民購買鯛魚時發現了魚嘴中有白色異物,從外形上看類似地中海發現的“外星寄生蟲”。對此,專家仔細看過圖片後認為,市民買到的鯛魚嘴中的白色異物應該不是魚虱,可能是一種暫時無法鑑定的其他蟲體。
漁政專家表示,在地中海發現的“貝蒂”對人類不造成威脅,但其會抑制魚類的生長繁殖,並且會降低魚類的壽命。一般來說,魚的腹腔、鱗片下可能存在寄生蟲,必須清洗乾淨,高溫烹製後仍可食用。但是,專家也提醒市民,儘量不要生吃魚類海鮮,因為寄生蟲被食入人的腹中後,可能影響健康。
上海寄生蟲事件分析
專家解釋說,滬上市民買到的這條鯛魚嘴中的異物與地中海發現的"外星寄生蟲"不太相同,不過鯛魚嘴中的白色異物也應該不是魚虱,可能是一種暫時無法鑑定的其他蟲體。但不管白色異物是何種蟲體,這種寄生蟲現象出現在海洋中明顯是不合理的。
它向我們警示著,海洋面臨著巨大威脅,海洋寄生蟲不光威脅了魚類,進而也會威脅我們人類。海洋中寄生蟲會抑制魚類的生長繁殖,並且會降低魚類的壽命。魚的腹腔、鱗片下可能存在寄生蟲,要是寄生蟲被食入人的腹中,是極有可能影響人類身體健康的。
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隨著各國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海洋受到了來自各方面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我國沿海也時常發生海水赤潮等海水變質現象,日益嚴重的污染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後果。
大陸工業的快速發展是造成海洋污染的重要原因。一些與海相通的河流兩岸的造紙廠、化工廠等利用河道排放污水而流入海洋;還有含有污染物質的工業垃圾傾倒河岸或河道,隨河水或漲潮落潮流入海洋等,都會造成海洋污染。
海洋的污染不光是由大陸工業造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逐漸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為防止、控制和減少污染,國際社會針對世界海洋污染制訂了一系列的國際公約,我國從1979年以來相繼制訂頒布了專門涉及到環境保護及防止海洋污染的法律法規,它們對控制和減少污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海洋環境污染的形勢還是非常嚴重,因此只靠法律法規是不能真正解決海洋污染問題的。
這需要我們機電五金企業擁有自律精神,必須遵守有關環境的法律、法規,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在當地人民政府的統一指導下,採取措施,積極發展無污染、少污染和低資源消耗的企業,切實防治環境和生態的破壞,保護和改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