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寧第一中學

壽寧第一中學

壽寧一中,創辦於1938年7月。2005年8月遷入茗溪新區。新校區現占地面積33畝,建有一棟綜合設計辦公室、圖書館、書法美術室、報告廳、電腦室、語音室、專用教室等,建築面積8333平方米的綜合樓,一棟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30個教室的教學樓和一棟按省一級達標中學要求設計的建築面積2525平方米的實驗樓。學校現有37個教學班(高中33、國中4),在校生1968人(國中199,高中1769),教職員工163人,其中中共黨員55名,高級教師46名,一級教師65名;專任教師120人,其中本科105人專科15人,省骨幹教師20人。

基本信息

簡介

學校以“建和諧校園、創山區名校”為辦學目標,按照“構建學生的健全人格,打好學生的發展基礎”的教學理念,努力營造全員育人氛圍,形成具有特色的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格局;堅持“正己、敬業、愛生、奉獻”的優良教風,努力建設一支善於學習,勤於鑽研,具有較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理論水平的教師隊伍;發揚“勤勉、文明、樸實、合作”的良好學風,著力培養學生“會做人、會求知、會生活、會健體、會創造”;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努力實施“課題進課堂”,申報批准立項國家、省、市課題40多個,有力推動了課堂教學的素質化;不斷加強內部管理,改善辦學條件,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先後被評為省中國小文明學校、省“綠色家園--種世紀之樹”先進集體、全國網路教育示範單位、市文明單位、市師德教育先進集體等。
目前,學校以成功達標二級學校,目前正在積極與新區委、鰲陽鎮等相關部門協調征地40畝,以擴大校園面積,並計畫多渠道籌措資金進行校園搬遷二期工程建設,興建300米環形跑道、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室內體育館以及學生宿舍和食堂。

校史

1938年8月東渡日本留學歸國的葉森,回到了故鄉壽寧縣,在犀溪鄉他會同各界仁人志士,以祠堂、桂香閣為教室,以家廟為宿舍,以油印本和手抄本為課本,創辦了“私立育英公學”這就是壽寧一中的前身,從此貧窮的山城壽寧揭開了中等教育的序幕……
1941年公學經當局省廳審批後易名為“壽寧縣立初級中學”,並遷入壽寧城關。但當時條件還十分艱苦,以至於沒有固定的校址,師生們先後跋涉於馬仙宮、柳氏宗祠及三峰寺上課。直至1942年縣長郭振華創立學董會,在鰲城北鳳山麓奠基建校,壽寧一中方才有了正式的校園。1942年第一批42名學生畢業,至1948年止共培養了10屆331名畢業生。
1949年,新中國誕生的禮炮給學校注入了新的生機,從此壽寧一中事業迅速發展,1955年定名為“福建省壽寧中學”,1958年創辦高中部,成為一所完中,1960年學校定名為“福建省壽寧第一中學”,1961年壽寧人民自己培養的第一批高中生走出校門,老區人向國家輸送大學生的夢想第一次成為了現實!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的春風使壽寧一中重新煥發了青春。而壽寧一中也從此邁出了它創業的新步伐!春風化雨,桃李芬芳。二十餘年來一中人兢兢業業為山城壽寧的教育事業奉獻了累累碩果。僅78年以來壽寧一中就為國家培養了近5000餘名大學人才,以及一萬多名初、高中畢業生。也許他們並不全都是最優秀的,但他們每個人卻都確確實實是壽寧一中最大的驕傲!
二十年來壽寧一中在始終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的前提下,不斷發揚自身的辦學特色,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先的教育方針,將培養學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放在了重要位置。不但注重定期開展的學英雄活動,還建立了日洋浦勞動農場,家長委員會等六個社會實踐點,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的網路。有效的提高了學校的教學質量。受到了上級和社會的肯定。自78年來學校30餘次被評為省地縣先進教育集體,為山區教育事業作出了最大的努力。

校友

楊劍輝:留美醫學博士,主任醫師
壽寧一中1980屆高中畢業生楊劍輝,留美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現為濟南空軍第456醫院腎病中心主任 ,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山東省醫學科學院碩士生導師,美國腎臟病學會會員,國際腎臟病學會會員,濟南軍區學習成才先進典型,濟南軍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山東省血液淨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濟南市腎臟病學會副主任委員。
楊劍輝博士1985年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醫療系,從事腎臟病和風濕病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23年,精通各種腎臟病和風濕病的前沿診斷和治療技術,對危重病、少見病和疑難病的診斷治療經驗豐富;擅長西醫、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尤其在腎小球疾病的非激素療法、尿毒症的藥物治療、糖尿病腎病和重症腎臟病綜合治療方面具有特色。開展了腎性高血壓、IgA腎病、急性間質性腎炎、腎小球腎炎低補體血症相關因素、風濕性疾病的環磷醯胺衝擊治療和終末期腎病性腺功能等研究,獨創了祛風藥物二聯和三聯療法治療腎小球腎炎。
2001年應邀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腎臟科,在國際腎臟病主席及美國腎臟病主席Robert W. Schrier教授等人的指導下主持了3項美國國立衛生院重點課題,“神經氨酸酶在腎小球基底膜發育中的作用”課題在國際上引起廣泛關注。
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SCI6篇、CA2篇)和撰寫專著1部,第一著者全軍科技進步獎5項、山東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1998年被評為濟南軍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00年獲世界衛生組織學者獎,2002年獲國際腎臟病學會學者獎,2003年獲柏林國際腎臟病學會會議獎,2006年獲濟南軍區聯勤部學習成才先進典型的稱號。
孫勤: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
孫勤、男、1953年6月出生,漢族,浙江人,現任國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1974年壽寧一中畢業,後留校任教,1978年恢復高考第一年參考以高分被中南礦冶學院地質系(探礦工程專業)錄取。198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1月畢業。
1982、1—1984、7 任核工業部華東地勘局助理工程師
1984、7—1991、5 歷任華東地勘局二六一大隊副大隊長、大隊長
1991、6—1993、8 任華東地勘局副局長
1993、8—1999、6 歷任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礦冶局副局長、黨組書記、中國核工業部總經理助理兼地質總局局長
1999、6—2005、8 任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2005.08—2008.03 國家國防科工委副主任、黨組成員兼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
2008.03—2008.09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副部長級)、黨組成員兼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
2008.09—2009.08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副部長級)、黨組成員;
2009.08—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2009.08.13中組部副部長王爾乘宣布中央決定)。
鄭義正:
鄭義正、男 、祖籍壽寧、壽寧一中畢業。1950年參加革命,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福建省農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主任,中共莆田市委副書記、書記,1992年4月起擔任福建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後任福建省人大委員會副主任。是中共福建省第五次、第六次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第六屆省委委員,福建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代表。曾著有《檢察工作實踐與探索》等書。
夏鵬:紮根海峽西岸欠發達地區的企業家
夏鵬,壽寧一中78屆畢業生,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中外合資福建三祥冶金有限公司總經理。“閩東改革開放20年十佳傑出人物”,寧德市連續三屆“市管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福建省“勞動模範”,福建省“優秀青年企業家”,福建省“新長征突擊手”,福建省第九、十屆人大代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