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壽縣位於皖中腹地,淮河中游南岸,土地面積2986平方公里,人口124萬人,轄32個鄉鎮,東與合肥市相連,北與淮南市毗鄰,與阜陽市隔河相望,合阜、六壽、壽蔡、壽霍四條二級以上公路穿境而過,鄉鄉油路相通,村村程控相連,交通、通訊十分發達,區位優勢明顯。
歷史
壽縣古稱壽春、壽陽、壽州,198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縣內文物古蹟星羅棋布,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是楚文化的積澱地,豆腐的發祥地, 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的古戰場。
壽縣文化底蘊豐富,人才薈萃,楚國名相孫叔敖、清末狀元孫家鼐、愛國名將方振武及其孫女陳方安生(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等一大批傑出人物均祖籍於此,當今壽縣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達500餘人。
文化
壽縣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故鄉,是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以楚文化為底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鄉土文化,尤以正陽肘閣、壽州鑼鼓等廣受歡迎。壽縣勝跡宏博,現在的古建築有發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的報恩寺、宋嘉定時期的古城牆、元代的黌學、明朝時期華東最大的清真寺、典雅肅穆的孫公祠等;名人古墓星羅棋布,主要有蔡候墓、楚王墓、淮南王墓、廉頗墓、宓子墓等;古遺址有古郢都遺址、安豐城遺址、淝水之戰古戰場等;其它還有春申坊、時公祠、鬥雞台、呂蒙正寒窯、陳玉成囚室、狀元府、淮王丹井,以及早在清代就載於方誌的壽州內八景和外八景等等。目前全縣存有古蹟160多處,其中唐、宋、明、清建築10多處,古墓葬多達80多座,古遺址29處。壽縣文物眾多,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博物館珍藏國家一級文物160多件,二、三級文物2000多件,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壽縣人文薈萃。春秋時楚國令尹孫叔敖修的安豐塘,與都江堰、鄭國渠,漳河渠並稱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壽縣是世界管狀射擊武器、垂體激素藥物、豆腐的發源地“天下第一塘”安豐塘所在地,因而又被世人稱為“
四個世界之最”。特別是豆腐文化的始祖--淮南王劉安及其門人編著的宏篇巨著《淮南子》,集自然科學、哲學、史學、文學價值於一體,博大精深,在亞洲和世界上都廣有影響,現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專門研究《淮南子》的學術團體。“時苗留犢”的典故早在唐代就被作為兒童啟蒙教育的典範,“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等成語膾炙人口,國人皆知……。宋代政治家呂夷簡、呂公著和詩人呂本中,清代一代帝師孫家鼐、民國英傑柏文蔚,以及抗日名將方振武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已名垂青冊,萬古流芳。壽縣是革命老區,誕生了安徽省最早的黨組織--中共壽縣小甸集鎮特別支部,走出了曹淵、曹蘊真、薛卓漢、方運熾、孫一中等一批談民族獨立和解放而光榮獻身的革命先烈,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
區劃
全縣轄21個鎮、4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壽春鎮、雙橋鎮、澗溝鎮、豐莊鎮、正陽關鎮、迎河鎮、板橋鎮、安豐塘鎮、堰口鎮、保義鎮、隱賢鎮、安豐鎮、眾興鎮、茶庵鎮、三覺鎮、炎劉鎮、劉崗鎮、雙廟集鎮、小甸鎮、瓦埠鎮、大順鎮、八公山鄉、張李鄉、窯口鄉、陶店回族鄉;壽西湖農場、正陽關農場、保義農場,632個村。縣政府駐壽春鎮。
資源
壽縣自然資源豐富,屬亞熱帶、溫暖半濕潤氣候,境內河渠湖泊及庫塘溝堰縱橫交錯,物產豐富。傳統名品八公山豆腐、八公山酥梨、大救駕、銀魚、瓦蝦、淮王魚等享譽海內外,礦產資源已探明的有石灰石、鉀長石、大理石、礦泉水等。
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勤勞智慧的壽縣人民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發奮圖強,辛勤耕作,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到1999年底,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1.15億元,財政收入2.5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16元。幾年來,先後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平原綠化百佳縣"、省"漁業致富一等獎"、"農田基本建設先進縣"、"鄉鎮企業20強"、全國“兩基”教育先進縣、全國廣播電視先進縣、全國科技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等光榮稱號,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