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這裡土地肥沃,景色迷人,三面一馬平川,既有名川之勝,亦有風花雪月之美。地處東經100°02′30″,北緯26°03′02″,海拔1976米。距洱源縣城18公里,距州府下關所在地60公里。士龐村現有人口2605人,539戶,其中移居外地80戶240人。士龐村始建於元初。據地方史志記載,雲南的回族先民在元、明兩個時期遷入,“元初從世祖取雲南,逐占籍”。“及明洪武中,傅友德、沐英平雲南,軍來者屯田。”以後繼續有商者遷入定居,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士龐村回族先民落居此地後,便與當地漢、白、彝等多族毗鄰而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在數百年的繁衍生息中,早已血脈相連,何曾有畛域之別,親疏之分。但清鹹豐年間,清政府大搞民族歧視和壓迫,據史料記載,士龐一村遭難最甚,曾六次被張正泰洗劫。據《滇西變亂小史》記載,“士龐武舉馬耀龍因刺殺張正泰未遂,鹹豐五年(1855年)士龐村被張正泰殺戮殆盡。”當時本村青年奮起反抗,積極回響和參加杜文秀反清起義。杜文秀起義失敗後,士龐村遭到了更加殘酷的鎮壓。村民幾乎被殺光,房屋被夷為平地。危急時刻,周圍的一些兄弟民族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對處於災難之中的士龐回民伸出援助之手。到同治年間,清政府實行招撫、歸籍政策,一些劫後餘生的鄉親又陸續返回故里,他們以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和堅定的伊斯蘭信仰,撫平創傷,重建家園。縱觀士龐村的發展史,實質上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反民族歧視反民族壓迫的血淚史、抗爭史。到清光緒25年(1899年),全村人口恢復到21戶60至70人,他們節衣縮食,信仰在心,在度過了二十多年無清真寺禮拜的艱苦歲月之後,在本村第一任教長馬迎安(杜文秀帥府大教長馬傑誠之子),武舉馬奉璋、記名簡放總鎮都督府篤勇巴圖魯馬遇春將軍等,管事鄉老的共同努力下,在士龐村清真寺舊址上“勤心公務,積聚公貯千百餘兩,是以勉仕之志,先建三楹,後修大殿。”(《清光緒丙生年重修士龐村清真寺禮拜堂大殿序》),在慘遭劫難後建起了第一座朝真殿,使本村信眾朝拜真主有了歸宿,讓伊斯蘭文化得以繼續傳承。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建立中華民國,制定“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的綱領,嚴申各民族一律平等,士龐人民才逐漸有了政治地位、宗教信仰自由,生產生活也得到保障。
民國時期的士龐村正處在恢復元氣階段,由於賴以生存的土地被清政府作為逆產充公,先輩們只好開荒種糧,打工,做小生意,逐步買田置地,恢復生產,起房建屋。他們吃苦耐勞,忍辱負重,勤儉節約,勇於開拓,本村二十多名青年先後“走夷方”,遠走緬甸、泰國去謀生計、搞經營,賺錢後,或作為再投入資本,或回鄉搞建設。在當年的茶馬古道上,還活躍著士龐村的馬幫,本村初具經濟實力的馬佩璋,馬鎮國以及馬秀山、馬士明,是民國年間士龐村馳名的四大馬鍋頭。他們每家擁有騾馬數十匹或上百匹,購置糧田數十畝,建蓋有三坊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的民居大院,是士龐村恢復重建時期最為輝煌的一段歷史,也是適逢我國早期市場經濟萌芽在士龐村的具體表現。直到今天,這些民居和古典建築部分還保存下來,它承載著士龐村昔日的輝煌,打上了馬幫文化的深深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