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制標本保護技術
正文
防止壓制標本發生物理、化學性質變化所採取的技術措施。壓制標本是利用壓制脫水的方法,對自然標本進行固定處理。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吸水紙法和矽膠法兩種。吸水紙法固定平面標本,矽膠法固定立體標本。標本在固定和保存過程中會出現退色、變色、萎縮、變脆、霉變、蟲蝕等現象,均為程度不同的質變。質變是標本發生了物理、化學性質變化;可分為以下五種情況。①化學質變。由化學反應引起的質變,主要是非酶褐變。乾制標本在長期保存中, 由於吸濕而發生退色、變色等現象,這是由非酶褐變作用引起的。產生非酶褐變的主要原因是羰氨反應,首要步驟為羰氨縮合,生成薛夫鹼,再經環構化和阿馬都利氏分子重排作用,便進入酮糖降解階段,通過斯特勒克降解作用生成褐色色素。反應的最後階段是醇醛縮合和生成黑色素的聚合反應。②生化質變。乾燥脫水的固定方法並非不可逆的,固定處理沒有破壞酶的結構,一旦遇到適宜條件,酶就會再度活躍起來。③生物質變。由微生物侵害引起的質變。微生物遇到適宜環境便開始活動,利用自身生產的酶分解被侵害物,破壞其表面組織,然後侵入內部,引起微生物降解。黴菌可產生降解花青素的酶,使色素裂解,引起標本退色。環境的溫濕度條件,對微生物活動有重要影響。溫度在10℃,相對濕度為65~75%時,微生物即可造成危害。④光化學質變。紫外線可斷裂有機物的C—H鍵,鍵斷裂生成的游離基與氧反應,生成過氧化物游離基,隨即生成氫過氧化物而進行光自動氧化反應。此外,色素吸收可見光後形成電子激發態,被激發的色素分子可與氧進行光氧化反應。⑤蟲蝕。多種倉庫害蟲,可對標本進行蛀蝕、侵蝕或綴蝕等。
壓制標本保護,為了保護標本顏色,在固定前可先行預處理。例如用乙酸和乙酸銅處理葉子,可得到穩定的綠色效果;用亞硫酸鈉水溶液處理植物材料,可防止非酶褐作用的影響。
壓制標本保護方法,可用高溫覆膜,對於標本預處理和固定後,粘到白板紙上,然後送入護卡機覆膜,溫度控制在120~140℃;其次,用除氧劑封袋,將標本連同除氧劑、除氧指示劑、變色矽膠乾燥劑等一起,裝入特製的透明袋中,立即封口保存。保存過程中,要定期檢查除氧指示劑和矽膠的顏色變化。再次,用樹脂包埋,材料為不飽和聚酯樹脂。在樹脂中分別加入1~4%固定劑和促進劑後,樹脂很快固化為無色透明的玻璃態。在樹脂尚未固化前,將標本置入,經固化、脫膜、拋光即可製成包埋標本。此外,存放壓制標本的環境,要具備低溫、通風、乾燥和弱光照的環境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