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
墩上村男姓全為江姓。自本仁十三世孫鈞一偕堂兄高五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西源上江遷來。現居住墩上村的有五個支系:百二十三世烽公為墩上大房祖,百二十八世興聖公為墩上嶺上祖,百二十八世興梓為墩上二房祖,百二十八世興賢公為墩上三房祖,百二十二世杞公為東頭祖。村齡640餘年,人口已發展到1200餘人,並有十四分支由墩上遷往外邑(如廬山白鹿鎮江村等地)。
墩上村歷史悠久,文化沉澱較為深厚,世傳“東山晚讀、雞峰樵唱、龍潭蛟騰、官塘魚躍、西隴春耕、鹿嶺牧歌、鐵鐧泉流、鶴坳松聲”等八景雖經近世開發,仍依稀可尋。西隴聘公墓上有一株明末香樟,至今枝繁葉茂,冠蓋近畝,都昌縣政府釘牌列為二級保護香樟。
墩上村自古文風頗盛,明、清、民國三代不乏儒學之士,其間大學生、郡庠生、邑庠生層出不窮,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更是人才輩出,其中博士二人,碩士六人(其中不乏獲全國知名大學碩士學位者,如復旦大學碩士江政龍、江西財經大學碩士江期文等)、大學生三十餘人;副廳級幹部一人(前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科級幹部多人,而且湧現出一批頗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家,如大紅集團等。
如今的墩上人正以飽滿的熱情去創造輝煌的未來。
林木耕地
墩上村三面環山,有良田千餘畝,山二千餘畝,其中陽儲山等三山坐落在土塘鎮棋盤村,面積一百五十餘畝,為墩上村之綠色小銀行;架上鍾坐落在土塘鎮段傘村屋後,面積十四餘畝;龍山坐落在本鄉村下山村屋後,面積十六餘畝。池塘、水庫星羅棋布,如村口塘、上塘、下塘、老官塘、東頭塘、備戰水庫、寒山水庫、東頭水庫等等。
經濟概況
墩上村的經濟來源靠農民種植水稻和外出打工掙錢。